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村姑玉篱 » 第一百三十章 胡闹

第一百三十章 胡闹

    张师傅回老家后,孙玲匆匆打了个电话来跟玉篱说声了也回了学校。又过了几天,邓月明也辞行去上海。玉篱跟两人都不是第一次分别,唯独这次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玉篱收拾起心情,想到王凤羽。王凤羽庭审后,转到了监狱收监。监狱在离城一百多公里的一个山坳里,说起来也在碧暮寨一个方向,只是更往山里一些。

    这天,天气晴好,玉篱早早地从家里出发。坐了两多小时的车才颠颠簸簸到了王凤羽所在的监狱。玉篱带给王凤羽的除了些新买的换洗衣服,就是把收在床底下的一大箱子书搬了好几本过去。

    王凤羽看起来倒比在看守所的时候更精神些。一头黑漆漆的头发被剃得短得不能再短,紧紧地贴在头皮上。看见玉篱看过来,不自在地用手挡了挡。

    玉篱装作不在意,很快地收回目光。旁的也没多问,只说了些白婶的事情,就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堆到他面前。

    王凤羽看到那些书,微微发怔,

    “他们认识我,我不认识他们......”

    玉篱笑嘻嘻地,

    “那下次给你带本字典来!”

    忽一扬眉:

    “少哄人!上小学的时候就看见你成天捧着本书看,这会儿又不认识了?”

    王凤羽默然。

    玉篱抿抿嘴,伸手去触了他一下。王凤羽放在桌上的一双大手触电似地合拢。

    “干什么呢......”

    不自在地看了看旁边的人。

    两人的脸都微微发红。想到上次在看守所,玉篱的耳根不由发烫。清清嗓子道:

    “放心吧,也都是些杂书。在这里呆着也是呆着,没事的时候看看打发时间,别胡思乱想!”

    王凤羽听了,看看玉篱,迟疑地接过去。

    玉篱笑起来。一双秀气的眼睛亮晶晶的,弯成漂亮的月牙。看得王凤羽嘴角微扬。

    玉篱说:

    “月明姐还有孙玲都各奔前程去了,我总觉得咱们也该干点儿什么,不然心里不踏实。”

    跟王凤羽商量,

    “本来我还想去自考试试,想来想去,就算拿到文凭得好几年呢。再看月明姐,她大学毕业,可还得跑那么远不是,我可不想......”

    看向王凤羽,眼里满是不舍。

    王凤羽眼神一黯,低下头。

    “你爱做什么就只管去做,想那么多干什么.......”

    玉篱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微微蹙紧,片刻脸上又露出笑容。

    “这么说你是一定支持我了?”

    王凤羽微微点头,

    “当然。”

    玉篱一笑,眼里露出丝难得的狡黠。

    “刚从学校回来的时候,我就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是种地的人,过日子还得从土地里想办法才行。只是没料到后来去了碧暮寨。如今转了个圈又回来,说来是上天安排也不一定。我寻思,咱们的出路最终还得从那片土地上动脑筋才行,你说呢?”

    王凤羽看着玉篱,表情一凝,

    “翻个底儿朝天也不过是些泥。除了种粮食还能怎么样?再说,你也没做惯这些事,别把自己累着了!”

    很不赞同玉篱的想法,

    “你好好地和家里人呆着,我.......”

    说到这里一下子顿住,瞟了眼玉篱不敢看她,

    “你对我好,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哪天碰到个真心对你好的,别错过......”

    话音刚落,王凤羽手背上被狠狠拧一下。

    “王凤羽!你有没有良心?都到这份儿上了还说这些话!”

    王凤羽疼得直咧嘴,见对面的人俏生生地怒瞪自己,心里又暖又不是滋味。

    两人一时沉默下来,相对无言。一个怒目圆睁像雄赳赳的小母鸡,一个高头大马却蔫蔫地耸拉着头。

    狱警提醒道:

    “时间快到了!”

    玉篱嚯地站起身来,指指王凤羽跟前一摞书,

    “赶紧看完!下次来换别的!”

    说完自顾开门出去,临了又探回头来,

    “我说的事你有空也想想,我们一起想办法!”

    王凤羽看着关上的门发呆。狱警看看王凤羽手里的书,难得温和地对王凤羽说:

    “这姑娘真有心。就是夫妻,大难临头还有得是‘各自飞’。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别辜负了!你好好表现,也不是没有机会。”

    王凤羽听了,扯了扯嘴角。

    玉篱回到家,把跟王凤羽说的话也和玉家夫妇说了一遍。

    玉篱妈苦着张脸对玉篱说:

    “你还是消停点吧!本来在学校干得好好的,你自己又不惜福!”

    想到好端端的工作就这么没了,玉篱妈不由又哀声叹气。

    玉篱爸倒跟玉篱多说了两句。道理跟王凤羽说的差不多,翻来复去都是土,能弄出个什么花样?又叮嘱玉篱,

    “你妈一人伺候个鱼塘够累得了,你回来正好搭把手!一年下来也能存好几万。其他的,想来容易做来难,差不多就算了吧。你还嫌被人指指点点不够?”

    玉篱听了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一有空闲就独自钻屋里看电视。也不看其他节目,见天就盯住农业频道不眨眼。逢到玉篱妈进城,非得跟着去,一到城里就跑到书店买了好几本大棚种植的书回来......

    玉篱妈看得心慌。说了几句,玉篱只管笑,也不言语。玉篱妈火起要发怒,想到远远近近发生的一桩桩事,又恨恨地作罢。夫妇俩一边担忧一边又无计可施。时间一晃到了五月间,麦收的季节。

    玉篱所在的城市位于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原上,虽和外界交通不便,却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尤其位于净峦山北麓净湖畔的村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算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到了每年大春时节,金灿灿的地毯揭去,立马就变成碧波荡漾,青苗点点的水田乡泽。

    王家村和近旁临湖的村子一样,每人分到的责任田刚好是一亩地,不多也不少。玉家三人,就是三亩大田。再加上小队分的每人三分自留地,玉家就一共有三亩大田六分自留地。傍晚时分,凉风习习。玉篱爸坐在梨树下编背篓,玉篱端了个小凳子坐在对面屋檐下,左边地上放了一摞书,手里还捧着个本子。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又在本子上写写划划,皱紧眉头若有所思。完了,拿个皮尺钻进鸡棚里半天不出来。

    玉篱爸看着她自顾捣鼓,弄得棚子里的鸡慌得里外乱窜,大声提醒道:

    “说话你妈就回来,你倒是快点弄好!要她见了又是一阵急!”

    玉篱闻言,在鸡棚里扑哧笑出声来。钻出鸡棚用手上的本子将身上的灰打去。

    “我也没干什么,被您一吼,倒像是偷鸡贼!”

    听闺女这样打趣,玉篱爸一点不为所动,沉沉地看着玉篱,

    “麦子,蚕豆刚收回来,田里的秧苗也长得好好地,你要胡乱来,我可不准!”

    将手里刚锁好边的背篓重重地放在地上,

    “手里没钱,打打杂,捞点儿鱼虾,都能缓过去。可要是耽误了种庄稼,手里没粮食日子就不能过!你要动什么脑筋都行,可不许在土地上打主意!”

    玉篱瞥眼父亲,摸摸鼻子。慢条斯理地把尺子,书笔都收好放回屋里,仍旧回到院子里坐在玉篱爸对面。双手抱了膝盖,安安静静看玉篱爸编背篓。

    这架势,弄得玉篱爸很不自在。自顾扎了两副背篓架子出来,就耐不住性子。

    “你这又是咋了?忽地又一声不吭?”

    玉篱略昂了头,一双眼睛如同浸了水的葡萄,一眨不眨看着玉篱爸。

    “您还记得这个小板凳吗?以前您和妈忙着照顾鱼塘,又不让我动手,就只让我搬了这个小凳子,坐在一旁看你们。我还记得您跟妈说的,‘要想少吃苦,就得先吃苦’。”

    玉篱爸望向玉篱坐着的小木凳子,头皮发麻,

    “我多会儿说过这话?”

    当初夫妇俩那个累,玉篱爸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了那么多话,谁知道旁边还有个记事的?想想那时候,只管给闺女喂饱,多得全靠她自己自觉,玉篱爸心里不由泛酸。

    “比起您和妈,我随便捣鬼点儿什么,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就当试验试验,这样也不行吗?”

    玉篱可怜巴巴地望着父亲。玉篱爸看玉篱,只见闺女眨巴了下眼睛。

    “您放心!田地我一捧泥也不会动!”

    闺女细微的表情没有逃过玉篱爸的眼睛。玉篱爸瘪瘪嘴,

    “我还真信!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变得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也不听人劝!”

    蓦地想到王凤羽,恨恨地一砍刀下去,将手里的斑竹一分为二!

    玉篱缩缩肩,站起来帮玉篱爸把弹开的半边斑竹捡回去。低声道:

    “什么也瞒不住您。要不您是我爸呢?”

    就听见玉篱爸哼了一声,

    “你妈和我都不是睁眼瞎,你这阵子看的那些书,不明摆着吗?”

    玉篱轻咬唇角,

    “我的确是想在土地里寻思条路出来。您看电视上,人家那大棚多好,不论什么季节,想种什么都行!不怕刮风下雨,也不怕变天降温。东西长得快不说,出来的季节也恰恰是稀缺的时候,光价格就是平常的几倍!”

    “电视上?”

    玉篱爸看向玉篱,一脸匪夷所思。

    “电视上的事谁知道真假?看看就好,你还信得真真地!你当干点儿什么事是小孩儿玩过家家,不行了,重新又来?不费时不费力?旁边看着的人嘴上是吃素的?简直是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