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村姑玉篱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忙

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忙

    大清早,树上的蝉鸣就一波大过一波。潮水般的吱呜声阵阵袭来,有一刻恍神,玉篱以为自己又回到了碧暮寨。玉篱陡地翻身从床上坐起,伸手摸了摸汗津津的脖子,发丝贴在颈上黏糊糊地。玉篱赶紧下床找了件干净的短袖换上。撩起窗帘,太阳已经把窗玻璃晒得微微发烫。

    玉篱暗喊一声糟糕,趿拉上鞋子冲到院子里。玉篱妈一个人坐在水槽边埋头搓件薄背心。听到动静,头都没抬一下。

    “一大早地,风风火火急什么?饭给你留着呢!”

    玉篱一愣,讪笑道:

    “睡过头了......您不去田里帮干妈吗?”

    玉篱妈抬头斜了玉篱一眼,又自顾仔仔细细地搓揉玉篱爸那件半旧的背心,

    “秧苗都扯了的,插秧也包给了别人,帮什么忙?”

    玉篱扯扯嘴角。见自己母亲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情也不说破,反倒松了口气。轻快地答道:

    “没什么,就问问!”

    说着麻利地打水洗漱,边跟母亲商量:

    “吃完饭我得去看着三平。其他做不了,帮他们把三平管好,也算帮忙了吧?......”

    自顾“嘿嘿”笑两声。

    玉篱妈淡淡斜眼过来,

    “天天不都这样,还用说?”

    玉篱顿住,背脊一凉。再不敢废话,只管埋头把早饭解决掉,打了声招呼赶紧跨出门。

    从家里出来,玉篱大呼口气,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先跑去三平那里给他重新布置了些作业,然后急冲冲地下楼来。到了院子里,看见王七婶昨晚上泡的粳稻杆子还放着大半在水槽里。玉篱二话不说,用草绳绑了稻草,两步并作一步,一路小跑到湖边的秧地里。

    王家村家家户户育苗的秧地都用得是临湖自家的自留地。到了插秧季节,家家都忙着扯苗插秧,人来人往最是热闹。玉篱刚从河坎上下来岔到大田里,老远就听见吵吵嚷嚷的说笑声。

    玉篱低头盯住脚下的田埂,步子越迈越快。不一会儿就到了秧地边,麻利地穿过一家又一家,到了最靠湖,王凤羽家的秧地里。王七婶,王七,夫妇俩钻在秧稞里正扯得卖劲儿。玉篱清脆地喊了声“干妈”,王七婶惊得抬起头来。想是要拍胸口,手上又挂满泥水,弄得手足无措,扯好的一把秧苗也掉进水田里。待到看清了是玉篱,慌张地看向四周,压低声音喊道:

    “你来干什么!快回去!”

    扫眼刚好看到田坎上和丈夫王七已经扯好的一挑秧苗,脸上一热。

    “......说好了,秋后割了谷还她家稻子,我才来扯......”

    玉篱抿嘴,

    “就这么点东西,凤羽不在家,白婶一个人也用不了这么多,还什么还?”

    说话自顾就把提来的一抱稻草扔到水里,脱鞋下了田。

    王七婶和王七见了,忙不迭地出声拦她。

    “你作死!你妈我都不让来,你倒往前凑!还有你那话,少胡说!”

    王七婶瞟眼四周,果然一双双贼亮的眼睛都盯着这里。刚才还说得起劲的一群人,现下都在窃窃私语!王七婶也不敢做得太明显,用身子将玉篱遮了大半,一双胳膊去撞她,

    “赶紧地!回家呆着!”

    玉篱比王七婶高了一头,人又长得细高。见她挤眉弄眼的样子,抿着嘴自顾笑,一闪身就过去,跨到秧稞子前伸手扯起来。

    “本来一早就要来替我妈,没料到给睡过头了。今年可真热得离谱,咱们靠湖,又大清早,都热成这样!”

    王七夫妇讶然。此刻大片田里的人都往这边看,她倒闲闲地跟自家聊天,跟个没事人一样。

    王七婶拧紧眉头盯住玉篱,想发火又不敢发。王七咳一声,憨憨地接过玉篱的话,

    “说得是,大半夜蛤蟆青蛙叫得我合不上眼,我防鱼浮头,转了好几圈,幸好没有!”

    “是吗?”

    玉篱一脸吃惊,

    “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等回去跟我妈我爸商量商量。早点把鱼塘清了,免得出意外!”

    “意外”两字,让王七夫妇打个激灵。

    王七停下手里的活,

    “谁说不是?”

    扫眼四周,侧了头低声说出“王泉”两个字,冲玉篱挤挤眼,

    “防了这么久,早点把钱拿到手才算数。回头我也跟你爸说去!”

    玉篱咬了嘴唇,重重地点头。看看已经装满一挑秧苗的担子,跟王七说:

    “您快送到大田去吧。这里我和干妈两人就够了。虽然包给了别人,主人家不在有些事别人也不好做主。”

    说得王七连连点头。王七赶紧就要洗手上田坎去。

    王七婶一人在旁边看着。等王七挑着扯好的秧苗走了,也顾不了那么多,拧了玉篱一把。

    “小妮子越发长进了!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事?”

    玉篱仰头抿笑,

    “您说什么呢,听不懂......”

    亮亮的眼睛,眨巴眨巴,一闪而过的狡黠鲜活无比。

    王七婶举起手,巴掌重重拍在玉篱胳膊上。玉篱清脆地“哎哟”一声,笑得咯咯地。难得一丝凉风从湖面上吹来,玉篱的笑声传出老远。王七婶举目望去,闻声往这边看的人又都唰地一下低了头。王七婶轻轻叹口气,

    “也好......我看你妈平常操那么多心,得空也该好好劝劝她了。”

    玉篱莞尔,催王七婶赶快扯秧苗。

    双平出嫁后,王家虽只有王七夫妇和三平三口人,实际上双平的田每年都是娘家在帮着收种。今年邓四喜特别忙,连带着邓立明也不常着家。安安又小,双平更不能指望上。粗粗算起来,王家就有四亩大田,连带差不多一亩自留地都得插上秧。

    王七婶跟玉篱抱怨,

    “还好现在人脑子活络,忙不过来还可以花钱请人帮忙。要是像你们小的那会儿,一个农忙可把我们这些大人累得......,要是换不了工,想死的心都有!”

    玉篱静静地听着,不由想到了自家正筹备的事。

    正想得入神。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

    “玉篱......”

    玉篱抬眼,严姐双手抓住衣脚站在田坎上。裤腿挽得高高的,光着双雪白的腿肚子,不仅双脚,身上也全是泥点子。

    玉篱惊讶地直起腰来。

    “严姐?您这是?”

    严姐瞥了眼旁边站着的王七婶,轻声跟玉篱说:

    “白婶留我和静静,也不能老这么呆着什么也不干......我就寻思跟大伙儿一起帮人家栽栽秧,农忙一季,也能挣几个零花钱......”

    话锋一转,语气畅快起来。

    “今天到了七婶家,听说玉篱在这里,我就过来看看!要是能搭把手就好,反正大田里人多忙得过来!”

    热切地看向王七婶。

    王七婶一滞,飞快地移开目光。暗自嘀咕了句什么,转头也不搭她的腔。

    霎时,严姐笑嘻嘻的脸僵住。玉篱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张师傅回了老家,严姐的小店又被自己父亲弄得一团糟。幸好白婶感激她日夜照顾自己,苦苦将母女俩留在白家。要不然回到陌生的山里,才上高中的静静可怎么办?......

    玉篱咬咬唇角,一扬声,笑着将严姐拉下田跟自己一处扯秧。两人一个轻言一个细语,低低地聊起来。

    “真是对不住您,要不是我爸闹那么一场,您接着回去开店就是,何必弄得这么辛苦。”

    严姐听玉篱这么说,连连摇头,

    “房主早就想把房子收回去,都是看在张哥面上才拖了这几年。如今张哥回了老家,我原本也打算关门了事。不用过意不去!”

    玉篱却更歉疚。这么说起来就扯到了王凤羽,扯到王凤羽还不是脱不了自己家的根源。玉篱闷闷地,偏头细细打量身旁的女人,细白脸,柳眉微蹙。正午的太阳直射下来,汗珠顺着她白皙的额角直往下淌。饶是这样,从她身上还能隐隐嗅到阵阵清冽的芬芳。再看那十指尖尖的一双手,一看就很久没碰过农活,可扯起秧苗来却驾轻就熟,很快就把玉篱撇下一大截。

    玉篱不由想到静静那张异常清秀的小脸,联想到她去世的丈夫,又想到长得又高又壮的王德友......

    玉篱瞥眼一直往这边瞟的王七婶,问严姐,

    “看样子,您以前也是做惯农活的。”

    严姐没留意,抬手用袖口麻利地将汗水一抹,点点头,

    “静静都会跑了我才跟着......我家那位!第一次出大山来。在娘家做闺女的时候上山打柴,挑水,什么没干过?嫁了人,他长年在外边跑,我更是顶个壮劳力......”

    言谈间神色黯淡下来。

    严姐的身世玉篱是早就知道的。念头一闪,却像个白菜似的,牵起话头就打破砂锅问到底。只问得严姐面红耳赤。说到和王德友闹崩的时候,严姐再也说不下去,几下将最后一把秧苗用稻草挽好就落荒而逃。

    玉篱望着严姐匆匆离去的背影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被王七婶从背后重重地推了一把。

    “你这孩子,今儿咋这么没眼色?”

    望了望周围,压低声音,

    “专拣人伤心处揭疤!我们那辈人,谁不是苦水泡大,哪能跟你们比?”

    玉篱看着王七婶笑而不语。

    王七婶一阵感慨,

    “瞧她细皮嫩肉,还以为她出身比我们好。没想到遭了这么多罪!老天爷也真瞎了眼,咋让她跟姓王的就纠缠上了?”

    玉篱急忙在旁边一个劲儿应和。说去说来,严姐就是个孤苦无依,又被王德友给骗了的可怜女人!

    快到晌午,王七婶家要用的秧苗终于全备齐。王七婶忙着去大田看看,玉篱一个人跑到大河里将手脚,脸,全洗得干干净净,上上下下收拾妥当了,又到王家查了三平的作业这才慢悠悠地推开自家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