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村姑玉篱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丰收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丰收

    大家陪着白婶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让照了个肺部CT,再开了些止咳药,其他什么也没有说。结果一周后出来,白婶红光满面,出了医院,又跟着玉篱他们一起去学校看周礼书。

    一群人说说笑笑,兴致勃勃。拜访了周礼书出来,干脆车也不坐,让玉篱领着,顺着玉篱以前常步行回家的路往回走。在外边跑了一整天,快天黑回到家,又跟张镇说了许久的话才歇下。

    第二天一早,晨曦微露,王凤羽和玉篱就先一步其他人起来。王凤羽要赶在五月初回工地去。昨天匆匆跟建房子的师傅会了一面,今天还得赶早去商量建房用的材料,价钱等等。玉篱则匆匆到后院洗了把脸,就往娘家去。

    昨天玉篱走后,玉篱妈才想起来。托张镇问问白婶,眼看收麦子,插秧的季节就到,要不要也把她家的田包出去,跟玉家和王七婶家一样,请人帮忙都打整了?

    王凤羽一听,很是赞同。白婶身体不好,玉篱干农活是个什么样式,他也清楚。请人帮忙的话,百把几百块,只需自己两天的工钱就办得妥妥当当的。要单靠自己,累得个人仰马翻不说,总要忙上个不知多少天才算完工。

    玉篱也赞成。不为别的,大棚里的瓜果蔬菜到了采摘的时候。玉篱和张镇合计,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春天的菜消了苗,夏天的还在地里长,得抓住这个空档一口气把大棚里的蔬菜瓜果都卖个好价钱才行!为此,玉篱专门让王凤羽和推迟一阵儿再走,好帮着搭把手。

    玉篱匆匆到了家,玉篱妈刚巧从蒸笼里端出热气腾腾的砂仁鸡蛋糕,外加一碗奶白醇香的鲫鱼汤。笑着跟玉篱说:

    “就知道你要赶早回来!”

    玉篱瞪眼瞧着母亲。

    玉篱妈笑眯眯地瞅玉篱一眼,

    “女人一辈子就一次,要知道爱惜自己。底子好,将来孩子也好带......”

    玉篱的脸腾地火红。玉篱妈还要再打探王凤羽对她好不好,玉篱端了鱼汤猛灌,把包田的事说了,塞给玉篱妈五百块钱赶紧跑出门。

    出了家门,玉篱又去找静茹公公,让明天一大早帮忙送菜进城卖。说起来,静茹也要去大棚帮忙。玉篱看她双手抱肚的样子,哪里敢让去?到隔壁喊上三平,一块回了家,刚好白婶和严姐做好饭,大家伙一起吃好,留下白婶看家,浩浩荡荡地向大棚而去。

    正是春深夏至的时候,从南边净湖里吹来的风暖融融的,路边,河边的杨柳枝轻轻拂动。放眼四周,或是波光粼粼的水田,或是连成片的金黄麦浪,处处都有人家忙碌的身影。

    进了大棚,迎面一片硕果累累的玉米地。穿过枝叶婆娑,左首是藤蔓相连的黄瓜,右手是一大片仰头望天的红辣椒......

    玉篱望着这一切,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张镇笑眯眯地,一脸的满足,

    “另外一棚瞧着更爱人!满畦的茄子,一茬接一茬,到了秋天还可以连着卖秋茄子!”

    又感叹,

    “毕竟年轻,脑瓜子比我灵!你这么五花八门地一折腾,还真是,都摸清楚了!下茬种啥咱都手到擒来!”

    玉篱很激动。忙着结婚,这大棚越到后,越都全托给了张镇。要说没张镇就没眼前的一切也不为过。玉篱说:

    “都是您的功劳!以后该干什么,怎么做,我都听您的!”

    张镇乐呵呵地,笑得大胡子翘老高。王凤羽看着神色飞扬的张镇和旁边俏生生的妻子,嘴角含笑。转身拿上箩筐,一头扎进枝叶繁茂的玉米地里。

    大家伙儿这一忙,直到中午白婶来送干粮才歇手。吃完饭,白婶不顾玉篱阻拦,留下来跟静静一起摘辣椒。两人一起,一站就在辣椒地里直站到晌午。玉篱一数,玉米,茄子,黄瓜,辣椒,四季豆,青豆,各占了两大框,外加一筐不敢重压的西红柿。赶紧让大家都停手。

    “再多就怕陈表叔的车装不下!再说,第一天去,也不知道行情!”

    张镇乐呵呵地,意犹未尽。

    “菜市就挨着鱼市,熟得很,不打紧!”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凤羽,张镇,两人早饭都顾不上吃,借静茹公公的车押上菜,急急忙忙去赶早市。这里,玉篱带着剩下的人,严姐,静静,三平,外加白婶,赶紧地又下地摘菜,为下一天做准备。

    忙活一天,毕竟少了两个壮劳力,到晌午,摘的菜只有昨天的大半。王凤羽和张镇也迟迟地,直到快擦黑才从城里回来。两个人各挑了一摞箩筐,看起来很疲惫。

    玉篱也顾不上累,赶紧给他们端上热菜热饭。王凤羽还好,说到收入,笑着从箩筐里拿出一大塑料袋零钞,跟玉篱说:

    “我算着差不多三千块钱是有的,就是没数过!你仔细算算!”

    玉篱和白婶他们听说这么多钱,都惊喜不已。

    张镇吧嗒吧嗒地咂手里的旱烟,将挑子里的秤盘递给玉篱,

    “这活儿大男人干不了!一把豆子就要争一回,明天你们自个儿去吧!”

    张镇这么一说,屋子里的女人都明白过来。菜市场,可不就是鸡毛蒜皮,短斤少两的事?大家商量,隔天让玉篱跟王凤羽一起去。

    晚上回到自己房里,玉篱把王凤羽给的钱一张张按面值清理下来,果然有三千五百来块钱。玉篱对着王凤羽傻呵呵地笑着,说了不知多少句,“发了,发了”。被王凤羽一个响指弹在头上。

    “见着钱就晕头了!我问你,大棚里的果蔬还能像这么卖多少次?”

    玉篱一合计,现在是第一茬。摘五六天是不成问题的。到第二茬,产量应该也差不多,可到时候恐怕就卖不了这么高的价钱。算来算去,一个季节下来,恐怕也就刚好把搭大棚的投下的钱捞回来。

    王凤羽又说:

    “还有种子,肥料,农药。再者张叔,冬子,三平他们出力帮忙,该怎么算呢?你也不能白忙活吧?”

    这一说,好像保本都难。

    玉篱垂首丧气地躺回床上。王凤羽轻轻将妻子拥在怀里,帮玉篱捏着胳膊。累了一天,玉篱浑身酸痛,王凤羽结实的大手有轻有重地一按摩,玉篱舒服地靠在他宽阔的怀里。

    “怎么办?我觉得我已经够使劲儿了,到头来好像还是没起色。”

    王凤羽亲了下妻子的额头,

    “也犯不着就灰心。这不才一季吗?大棚里条件好,一年种出三季来不成问题。我看,一年赚个三,四万应该差不多。”

    末了怜惜地看着妻子,

    “就是太累了。”

    玉篱没睁眼,

    “三,四万,还赶不上我爸妈养的一塘鱼。我还自以为自己有多能耐......”

    轻轻叹了口气,

    “我就是看着我妈他们天天忙,瞧着都累。寻思要找条新路子出来。哪想到反倒把自己掰成陀螺!”

    皱了眉头,往王凤羽怀里蹭了蹭。

    王凤羽怜爱地收拢手臂,

    “我早就看明白了。靠天靠地,靠力气吃饭,是世上最吃亏不讨好的事。有我呢,过了这两年,我一定要让咱们过不一样的日子!”

    说着抱住玉篱的胳膊紧了紧。

    玉篱闭眼隐约听见王凤羽捏指发出的轻微脆响,人已经疲倦得撑不起眼皮。模糊说了句,已经满足,就沉沉睡去。

    接下来又忙了五六天,果然跟两人算的差不多。第一茬,险险地差两千块才到两万。连搭大棚的钱都没赚回来。等到摘第二茬,大概才能回本。

    几天过去,玉篱也想通了。一完工,就拿出五千块钱,张镇两千,王冬儿和三平一人一千五,权当先给三人垫一部分工钱。

    张镇推辞,玉篱就直接帮他办了张银行卡存进去。王冬儿和三平的,王凤羽回工地的时候带去。王凤羽去工地,严姐也提起回碧暮寨的事。白婶和玉篱两人想到老林,都没出声留她。在王凤羽去工地的前晚,玉家夫妇也被请到王家,大家又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算是给两人饯行。

    到晚上,玉家夫妇告辞,张镇,严姐,静静都各自回了房。玉篱想到王凤羽几天来天不亮就去城里卖菜,一回家又马不停蹄地在大棚里忙,到了明天,在工地又是干的体力活,就守着炉灶用大锅烧了满满一挑水,让王凤羽去泡澡。

    王凤羽家跟玉篱娘家不一样。想来是白婶年纪大,王凤羽又是个大小伙子,就只在后院敞棚里,搁了个大木澡盆,并没有建洗澡间。白婶见玉篱在刷澡盆也来搭手。说道:

    “下次凤羽回来,就让他找人修个浴室,你也方便!”

    说着说着,不停地咳。

    玉篱只觉自己婆婆是这些天累着了,连吃药都不管用。当下,心里很是抱歉。跟白婶商量,明早王凤羽一出门,就带她去医院拿结果,一定得让医生再多开些药,然后回家好好将养!

    白婶浑不在意的样子,说身上汗湿,转身回房去换衣服。玉篱愣住,伸手在空中划了划,夜晚的风凉丝丝地擦过指尖。玉篱跟过去,进了白婶的房间,只见白婶扶着床架,虚弱地大口喘着气。玉篱赶紧上前去扶,摸着她的手,整双手都是冰凉濡湿!

    玉篱心惊,等白婶缓过气,瞧着她咳出口深色的浓痰,不禁嗓子有些发干,

    “您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