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炎帝国 » 第六十七章 文武比拼

第六十七章 文武比拼

    观云楼上的座次是按照身份地位来排列的,轩辕国使团是客人,自然是坐在前方,其次是青阳震和冷子贤两位洞虚境强者,然后是三公。东炎羽和几个王子,包括三公家族的后辈都在最后面去了。

    不过东炎羽也乐得清闲,前方的人一顿商业互吹,他在后面自顾自地吃东西。东炎羽的目光越过围栏,看着远处的平原大河,此时已是下午,阳光的夹角刚好让远处的河面泛起波光粼粼。

    “不错!这景色可真好。”

    坐在前方的轩辕石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之后,他说:“听闻炎国之人勇武,特别是东炎一族修炼的《炎神诀》更是世间一流的功法。石十分倾佩,不知能否与修炼《炎神诀》的高手切磋一番?”

    “哈哈哈!”炎帝笑着说:“石统领也是好武之人,不过眼下修行《炎神诀》的人当中,还没有与石统领实力相当的人。”

    “诺大一个炎国,没有一个修炼《炎神诀》到洞虚境的人?”

    炎帝有些不愉快了,他说:“我看石统领的年纪也不小,应该知道当年我大炎国为了抵抗尤国,损失了大量高手。如今我大炎国国力虽然恢复过来,可是高手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谷梁玖也在旁边说道:“当年我大炎国与尤国的战争,各国的史书都有记载。若非有我大炎国在南部阻挡尤国,你们轩辕与青龙二国又怎么会如此平静。”

    文武候轩辕旭笑着说:“家兄当然知道,只是他一直向往与修炼《炎神诀》的高手切磋,这也是他此行的一大愿望。我年纪不大,但当年炎国力抗尤国的事情,我还是知道。若非有炎国在,恐怕尤国早已经祸乱中原诸国。我轩辕国还要感谢炎国呢!”

    炎帝点点头,轩辕旭的这番话他还是满意的。

    轩辕旭又说:“炎王上,我轩辕国轩辕一族修炼的《地神诀》和《炎神诀》同为世间顶级功法,分别传承自上古黄帝和上古炎帝。在下不才,修炼《地神诀》到现在,也只是炼神境而已,不知能否与修炼《炎神诀》的王子比试一番?”

    “比试?”炎帝知道,这个环节必不可少,他笑着说:“当然可以。”

    “好。”轩辕旭起身,由侍人脱下外套,看着众人说:“不知由哪位王子出战?”

    炎帝看着下方,说道:“烄儿,你出战!”

    坐在后面的东炎烄愣了一下,走上前说道:“父王,我可是炼神境后期。”

    东炎烄的年龄比轩辕旭要大一些,他在想这样会不会有点欺负人。

    还没等炎帝发言,轩辕旭却说:“无妨!”他看着东炎烄,“烄王子,今日只是宴会,你我二人的比试点到为止,如何?”

    东炎烄笑了笑,说:“文武候,刀剑无眼,可不好点到为止。”

    “那就请烄王子手下留情!”轩辕旭倒是显得十分客气。

    轩辕旭和东炎烄二人来到正中央,对立而战,旁边的侍卫送上两柄铁制钝刀。到了炼神境这个级别,一般的木制战刀会在使用过程中震坏,所以比试多用铁制钝刀,伤不了人。

    炎帝看着下方二人,沉声说道:“你二人就以百招为限,切磋即可,无需分出胜负。”

    “是!”

    东炎烄首先发动了进攻,他所使用的正是东炎岚的狂焰刀法,这套刀法的要义就是攻击猛烈,让人应接不暇。可是轩辕旭却如磐石一般稳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东炎烄的连续攻击竟然都被他用铁制战刀挡了下来。

    “什么?”东炎烄有些不敢相信,他一来就用了最强攻击,就是想给这个轩辕国的文武候一个下马威,可是这么强的攻击居然被挡住了。

    东炎羽在远处看着这一幕,他心理想的却是:炼神境,元气更加凝练,身体力量成倍上升。他看着东炎烄的刀法,发现他的刀法还是入微境级别,只是力量比较强而已。

    反观轩辕旭,数十招之后,轩辕旭开始反守为攻。他进攻的一瞬间,力量也陡然上升。

    “《地神诀》本来就是擅长力量的功法,烄王子的力量竟然还不如文武候。”

    “烄王子只是一开始凭借猛烈攻击占据了上方,现在却完全反过来了。”

    东炎烄的力量开始减弱,这时轩辕旭的力量却在不断增强,他开始占据了上风,一直压制着东炎烄。

    转瞬,百招已过。

    轩辕旭收手,笑着说:“《炎神诀》不愧是世间一流的功法,领教了。”

    东炎烄的脸色不好看,这要继续打下去,输赢都不一定。东炎烄内心也很困惑,他跨入炼神境多年了,甚至他还有一步就跨入融道境,居然和轩辕旭打了个平手。

    虽然在东炎烄心里,这场比试是平手,可是在其他人心里,他们更倾向于轩辕旭赢了。一来是因为轩辕旭年纪较小,同样的实力,年纪小的更有天赋。二是因为轩辕旭只比了一百招,而且后面逐渐占据上风,他有赢的可能。

    大炎国的朝臣也纷纷议论:“果然,他如今才炼神境便封了候,可见天赋是得到了轩辕王族的认同。”

    轩辕旭走回座位上坐着,东炎烄也悻悻而归。

    轩辕旭笑着说:“今日能和修炼《炎神诀》的修行者切磋,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旁边的皇甫森笑着说:“此次我们来到炎国境内,也见识了不少炎国的风土人情。听闻从前代炎帝开始,炎国也开始重视文化修养。不知今日能否见识到炎国的文人雅士吟诗作对。”

    炎帝笑了笑,说:“这还不简单。皇甫大人想以何为题?”

    “此情,此景,即可!”

    “哈哈哈!”炎帝看着下方,说道:“烄儿,年轻一辈中,你年纪最大,你先来吧!”

    “我?”东炎烄一愣,他也不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看了看周围,沉思了片刻,吟道:“炎河天上水,虎踞帝王州,独有紫云气,帝坐观云楼。”

    在场的人微微一笑,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东炎烄也知道自己作诗不行,可在场的又有哪一位行呢?他的目光看向四王子东炎鑫。

    炎帝也说道:“鑫儿,你也作一首。”

    东炎鑫点头,说道:“是。”随后他也思索了片刻,吟道:“今客从北来,有心游好景,劝君举杯酒,不醉莫言归。”

    炎帝点点头,其他人也没有做出评价。炎帝又看着三公这方,说道:“你们这边可有人想作一首?”

    唐古育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唐古福,唐古福会意,走出来说道:“王上,我有一首诗。”

    “哦,唐古家的小公子。”炎帝笑了笑,说:“来,让大家听听。”

    “是!”唐古福也像模像样地吟诵:“江城吹风流,水天混一清,莫使客无味,琴瑟与君会。”

    炎帝同样点点头,他的目光看向轩辕旭,笑着问道:“文武候觉得怎么样?”

    轩辕旭说:“两位王子和这位公子都挺不错,但在我看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炎帝还未开口,旁边的唐古育就说道:“那就请文武候也作一首让我们瞧瞧。”

    轩辕旭笑了笑,说:“不急,还有一位王子在呢?不如我们听听八王子的诗作!”

    炎帝的王子今日只来了三位,除了三王子和四王子,就剩下八王子了。东炎羽坐在后面,自顾自地吃东西,忽然听到炎帝在叫他。东炎羽一愣,起身说道:“父王!”

    “今日宴会,大家都在作诗助兴,不如你也来作一首!”

    “作诗?我不会!”东炎羽倒是不管这些,直接回绝了。

    炎帝没想到他会这么说,脸色有些不好看。

    此时大家都在看着,太傅唐古育更是说道:“听闻八王子从小聪慧,两岁识千字,三岁读经书,四岁便能与东宫侍郎论道。如此天才,怎么不会作诗!”

    东炎羽看着唐古育,这老儿是在针对自己?他笑着说:“太傅大人都这么夸我了,我若不作就显得是我的不是了。”

    炎帝一脸严肃地说:“你若能作便作,不能便退下。”

    东炎羽感觉到了炎帝情绪中的不悦,他也不想得罪这更像领导的父亲,他笑了笑,说:“我读书少,只能试一试,若不好,父王请见谅!”

    “无妨!”

    东炎羽看着在座的众人,大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他看着前方,又转头看了看后面的景色,要做什么诗呢?若实在不行,便背一首吧!反正他们也不知道。

    东炎羽看着远处的天空,太阳缓缓落下,天与地交界的地方浮起一串山峦,大炎河缓缓流淌,一首诗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中。东炎羽无奈地笑了笑,诗就是那么神奇,若是前人写过了这样的场景,你便写不出更好的了。

    东炎羽转过头,笑着吟诵道:“白日依山尽,长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前世小学就背过的一首诗,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是经典中的经典,佳句中的佳句。

    东炎羽看着宴会上的众人,寂静!无声!

    大家显然被震撼到了。

    直到轩辕旭拍掌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