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唐妖帝 » 第192章:兵部改革

第192章:兵部改革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而盛于唐。中经北周到隋代,因为时代更革,自然免不了发生许多变化。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中央设置军府,府中的士官从老百姓中挑选而来,他们平时耕种,战时召集到一起。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

    其实一个制度成立,其发生背景和演化经过,最是值得注意,如果研究府兵制度的本身,也应当先从起源和演变入手。

    西魏设置府兵经过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

    府兵起于西魏大统中,两记载相同;制度方面,两说亦符合;府兵创始人为宇文泰与苏绰,也没有问题。不过府兵制度,不会是突然产生,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因此我们不能不溯源到北魏之“镇“和“坊“的制度。《资治通鉴》卷一七七“开皇十年“诏:“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悉依旧式。“从上引诏书内容,可以得到两个考证线索。

    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贞观年外府更号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作为府一级的将领。武后垂拱时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时,府兵番上宿卫,分隶于中央的司卫、司武、武候三府。

    隋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六个府各领军坊、乡团,统率府兵,继承周制。炀帝统治时,原先不领府兵的卫或府也都加领,这样领府兵的就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

    唐代因袭隋制,只是改屯卫为威卫、候卫为金吾卫、别置领军卫、废御卫、也是十二卫分领府兵宿卫。此外,自北周、隋以来,领府兵的还有侍卫东宫的率府,唐代为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和左右清道率,称为东宫六率,但领府很少。

    内府置中郎将,副为左右郎将,以下团﹑旅﹑队的设置略同外府。内府有亲﹑勋﹑翊的区分,兵士分别号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统领内府三卫兵的是:左右卫,统亲府一、勋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卫率,统亲、勋、翊府各一;其余卫、率,各统翊府一。

    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

    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其服役期限为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

    唐代军府总数也有增减,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岭南)。这种布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军事意图。

    看着这些数据后,玄天感觉到头大了,因为现在府兵制度不但百姓负担重,而且军队的战斗力无法提升起来。

    另外他们参加战争后,军需物资无法统一,根本不像一个超级大国应该有的样子,这样的军队要不得,玄天不管理兵部,自然不会操心这些事情,但是现在不同了,他是兵部尚书,自然要了解这些事情。

    玄天觉得,府兵制度的优势在于,一旦打仗,他们心中倾向于朝廷的话,那么敌人就会很头疼,如果他们心不向着朝廷,结果就要惨了,因为敌人随时可以攻打大唐任何一个地方。

    军队不够集中,战斗力不高,军需物资不齐全,这样的状态他们怎么能打仗,打胜仗,完全就是乱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