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她靠断案发家致富 » 第十三章 凶案

第十三章 凶案

    良久,秦历说:“回去吧。今年你从国子学应试肄业后,朝中所有空缺职位随你挑。”

    “我谢谢你。”秦翌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头也不回的走了。

    儿子如脱缰野马,再难管束,留下皇帝一人在原地叹气,刚想起还有事要提醒,可是秦翌已经走远了。

    斜阳渐落,将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长京的天府大街上,依然人头攒动。

    闲暇时,人们好三三两两在茶楼聚,听说书,听曲儿,吃小吃,不多时便客满。

    今日得空,宛轻歌约了董懂来琼音楼喝茶,二楼之上,选了个临街靠窗的座位,两人面对面,相谈甚欢。

    董懂头戴上宽下窄梯形笼纱帽,一张脸黢黑,都是风吹日晒的,越发的像个粗人,但是整个人蛮有光彩,脸上掩饰不住的春风得意。

    他一开口,就是独特成熟的嗓音,“我当上捕头了!”

    轻歌呷了一口碧螺春,恭维道:“这些日子不见,你小子混得还可以呀,挺威风的嘛!”

    “那当然,我呀,就是优秀!”

    “董捕头,夸你两句你还喘上啦。”

    “哪有!对了,我刚发了月奉,可比之前多多了,今天这顿我请了!”

    “行吧,算我沾您的光。”轻歌和他碰了碰杯,欣然道。

    董懂托腮思考了两秒,说道:“我得好好感谢邱大人,要不是他,我至今还是小捕快呢。唔……我离家那么久,得送点东西回去给我娘,顺便也给邱大人带一份。”

    宛轻歌很难不赞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你呀……”

    此时,街市喧嚣声传入耳边。

    “让开让开!官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闪避!”

    一批官差在驱散围观人群,人群的中央,躺着一个壮汉,胸口有一处刀伤,看着像是一刀插中心口,大量失血而亡。

    这里有一个问题:光天化日之下,怎会有人在闹市杀人,难道不怕被人认出?

    宛轻歌他们坐在这楼上有一会儿了,没听见打斗声,相信街上的群众也一样,这尸体,出来得有些蹊跷啊。

    董懂这个行动派,可暂时没想这么多,只看了轻歌一眼,都不用暗示他要做什么,因为不用想都知道他要干嘛,当然是下去封锁现场了,他一个健步,直接冲楼下去了。

    见到董懂,官差们打了个照面,唤道:“董捕头。”

    京内一般的民事刑事,都归京兆府管,大理寺负责裁定审核,有异议可推翻重审并复核。这些京兆府的官差接到民众报案后就赶来了,问了周围人,这具尸体的摆放一直是这样,并且都没人见过此人,看着面生,八成是外地人。据目击者称,是一辆拉柴火的马车飞快驶过,由于颠得厉害,尸体才从车上掉下来的,拉柴火的车夫,是唯一的可疑人物。

    这是目前掌握的基本信息。

    宛轻歌双手抱胸,一直在观察四周还有尸体,思考的时候,手摸了摸下巴,道:“我来京之后,还是第一次碰上杀人案,有趣。”

    她蹲了下来,仔细瞧了瞧死者的鞋子,正在思考的时候,有人喊了一嗓子。

    “京兆尹郑大人到!”

    眼前的宛轻歌没有守规矩,被郑大人看见了,他立刻向身边的官差们吼道:“此为何人?你们怎可让他离尸体如此近!本府平日里是怎么说的?!封锁现场封锁现场,闲人退散!”

    郑大人急了。

    周围官兵正欲驱赶宛轻歌。

    董懂突然站出来,作了个揖,对郑合民道:“大人,这位是国子祭酒的远侄,她对勘验现场以及推理分析有着非常精到的判断,曾经在家乡的时候,她还帮助我断过几桩案子,也算得上是有头脑,有经验的。”

    “哦?果真如此?”郑大人瞧着宛轻歌,脸色和善了些,甚至眼里还有惊奇,半信半疑。

    “当真如此。”董懂言语清晰,重重的点了一下头,道:“若大人肯让她作为我们断案的助手,必定事半功倍。”

    “她会同意?”

    “会。”

    郑大人是个听得意见的,仅考虑了一下下,也点了头,道:“想法不错,就依你!”

    然后他略表歉意的对轻歌说:“阁下原是祭酒大人远侄,失敬失敬。”

    轻歌爽朗大方的一笑,道:“郑大人客气了。”

    “听董懂说,你整理线索能力超群,头脑灵活,推理娴熟,是个不多得的人才。今本府诚意相邀,你可愿在此案中,作为帮助我京兆府查案的侦探?”

    “好说好说。”轻歌攒了攒眉,又道:“只不过,我如今在靠叔父接济,又在国子学读书,未曾有机会自强自立,心里属实是过意不去,就想着自己能有所分担。所以,不知大人可否……”

    郑大人听懂了她话里的意思,拍了拍宛轻歌的手,了然一笑道:“这个你放心,解决了案子之后,酬劳不会少的。”

    轻歌亦欣然道:“好!郑大人是个爽快人,这活我接了!”

    郑合民丝毫不懈怠,刚收拢了新帮手,立刻就把目光移到案子上,遂问道:“我瞧你方才查看了一下,不知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轻歌将自己所见和所想娓娓道来:

    “此人脚上穿的就是普通的黑色靴子,本身平常,但上面沾了黏性很强的灰白色的泥,一身青灰色短打,塞进靴筒的外裤,典型时下简易的伙夫造型,手上有一块灼伤的旧疤,再结合目击者看见他从堆了柴火的马车上滚落,进而断定此人身份——这伙计是个专门烧火的。

    那么专门烧火的有什么职业,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木柴?

    若说是官宦人家的下人,他装束不像,并且,在后厨也不会日以继夜的烧,厨房生火温度也没有那么高,以至于容易发生严重烫伤,还留下了那么明显的一大块云状疤痕。

    标志性的灰白色黏土,最为明显,所以,我据此推断,此人是官内瓷窑的工人。

    若要印证,我在此建议大人,先把寻人告示张贴出去,再拿死者画像命人寻访各个瓷窑,注意,官窑和私窑都要去。

    按照长京的人口和面积,我相信,不出三天就会有收获了。”

    郑合民喜上眉梢,大声道“好”,随即吩咐捕快们,按照宛轻歌的话去做。

    官窑质量上乘,工艺精湛,垄断了高端市场,并有规定按时按量按批进贡到皇宫,但是民间还有私窑,瓷器成品一般,专供普通百姓使用,他们也能买得起,所以官府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也相当于允许开放私窑,就造成有些黑心的民营老板用工不当,用黑工,或者瓷器有残次品,存在安全隐患,这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俗话说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