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师妹威武 » 第275章失望

第275章失望

    如今已经知道这私炮坊是属于太子凌蟠的,现在只不过有张东强这个他太子的所属在进行打点,从中牟取暴利用来孝敬太子。

    至于这私炮坊为何会无缘无故的爆炸。

    现在已经有了眉目。

    原来这个私炮坊并不是无缘无故爆炸,根本不是一个意外,而是一个人为。

    之前李致远夫妻俩还以为这个私炮坊无缘无故爆炸是因为有工人操作不当引起的。

    可随着老罗老落以及韵雪丁墨以及夜阑阁孤影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却发现这并不是一次意外,而是一个天灾人祸。

    当时其实里面并没有人在操作,因为这段时间离过年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并没有加班加点的进行操作。

    大家都知道鞭炮要过年的时候才是最好的销售旺季,现在离过年大概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所以私炮坊并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做,只是把材料准备好,有少量的工人在里面进行看护。

    说是再等一两个月,才会进行大面积的生产,然后销往各地,从中牟取暴利,这些收来的暴利就会成为太子,用来打点各处的流动资金,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档次。

    所以如果说里面有人操作不当是不可能的,而且只是作为一个储存地,里面的人都是熟练的工人,有很多都是用了几年的工人,对所有的细节都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会有易燃易爆的东西进入,就这一点来说,那些人比谁都很清楚,绝对不会做这种自取灭亡的事。

    可谁也没想到,死亡会悄悄的来临,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有人会要了他们的命,火药会片刻之间发出响彻天空的爆炸,让里面还正在打盹儿的伙计们彻底灰飞烟灭,连一块尸首都找不到。

    所以,李致远夫妻俩便怀疑是某一个人知道了这个私炮房的存在,决定用这种来反击那无能的太子,从而把太子彻底碾压进尘土,永世不得翻身。

    而随着案件的进一步扩张,目光渐渐地指向了另外一个有权有势的皇子。

    二皇子凌禛的,这是一个可以和太子比肩的皇子,只因为他是庶出,不像太子属于嫡出血脉,所以哪怕他明明优秀得很,可因为身份的尴尬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

    凌禛其实是一个贤明宽厚,精明果决的男人,他生性谦和,宽容大度,雷厉风行,很有魄力。

    当然,很多朝臣们都欣赏太子的贤明宽厚,于是私下里不免又有些遗憾生,如果说他登上皇位,性子实在是温软了一些。

    可这位二皇子却不同,他的果敢杀伐,能力十足,实在让人心生动意。

    而且他身上自有一股笔墨难描的尊贵气度,令人心甘情愿的诚服追随,纵然京城里有那么多神彩飞扬,各有特色的少年,也无法能夺走他的风采。

    自始至终,无论是京城的贵族圈里,还是景帝的昭庆殿里都有其尊贵的听着。

    那怕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和储君之位失之交臂,他仍然努力地在世间存在着,向人们展示着特有的才华和能力。

    也正是这股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让京城里所有人都觉得他才是真正的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所以,和懦弱无能的太子相比,他的追随者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半以上的支持力。

    当然,之前景帝和乔冰夏说起储君之位的名字时,曾经说过这个儿子,其骄傲的口气和满意有表情让乔冰夏现在都印象深刻。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私炮坊居然是可以把太子彻底碾压进泥土的最好手段。

    现在随着私炮坊的爆炸,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私炮房是太子用来收敛巨额财产的,就这一点来说,太子的奢靡以及无能贪婪,不顾民众的死活就已经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人们开始纷纷声讨太子的贪婪,都认为这次是一个意外,而不是人为。

    太子,这个本来就应该让人尊重的储君,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

    “这什么太子啊,居然不顾这些人的死活,现在这么几千条人命要太子来偿还。”

    “对,这个太子太坏了,明明过的那样奢华,享受了所有的荣华富贵,却还贼心不死,贪婪有余,这样的人就该下地狱!”

    “下什么地狱啊,那阎王爷才不会管我们这些人的死活的,我觉得应该让太子自裁一谢天下。”

    “自裁,那种人活该千刀万剐,才对得起那么多死去的民众,自裁,是便宜他了。”

    所有人都声讨着太子,让太子自裁的的呼声比声讨他过所有过往的呼声要多得多。

    他们都觉得,哪怕太子以死谢罪,都不以足以弥补他的过失。

    因为这个事情闹的太大了,那么多人死了,就那样悄无声息的,毫无怨言的死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的确是一个最让人无奈的事。

    他们不懂政治,更不懂其中的弯弯道理,只知道太子既然创办了私炮坊,就是一个明明知要犯错去犯罪,却仍然要一意孤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执法犯法。

    身为一国储君,明明知道此事是违法的却仍然要做,这样的储君拿来有什么用?

    再加上那几千条无辜性命的枉死,所有人都把这几天性命都算到了太子的头上,觉得他一条性命不弥补这几千条性命的无故流失,所有人都觉得应该彻底太铲除太子以及太子一党所有的成员,才能够替那些无辜者偿命。

    景帝看着桌子上一大堆声讨太子的奏折,忍不住使劲的揉着额头。

    这件事情的确算一个失误,他之前并不知道有私炮房的存在,而且还牵连到自己的亲生儿子。

    并不是没有关注过太子,实在是觉得这太子太过懦弱,根本不可能做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因为他没胆子,没那个底气,更没有那个胆量去做这些事情。

    再加上他每个月给从国库里领的银钱也算是很多的,按照正常开销,根本不可能不够,也根本不可能去悄悄敛财。

    要知道一份寻亲王一年的收入都是近一万两银子,更何况太子作为一国储君,供应是无限量的,根本不需要他支取。

    所有人员和配置都是由内务统一进行规划,无论衣食住行还是车马劳动,都有专门人进行管理。

    也就是换句话说,太子出门也好,在府邸里也好,根本不用花一两银子。

    自然有人替他打点,他身上不带一两银子都可以享受着全国最好的配置。

    当然,他还是有月例的,一个月将近五百两银子,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丰厚。

    可连景帝都没有想到由此奢华便捷的服务方式,居然把太子的胃口养的这么大,那么多钱和银子搭进去,居然没有让他的心得到满足,甚至还开起了私炮坊,悄悄敛财,收为己用,这对于一向精明谨慎的景帝来说,的确算是一个措不及防的意外。

    如果说是其他皇子能够养出这么多的胃口,景帝还没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他对于这位太子付出了太的心血,无论在配置还是因钱方面从来没有对他吝啬过半点。

    只要他开口要钱也好,要物也罢,内务府都遵从景帝的吩咐,尽量满足,从来没有拖欠过他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