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帝国一王朝的诞生 » 第八章 韩成业下论战上

第八章 韩成业下论战上

    业国都城,业下。

    按班就部的开始了他们每日的早朝,可是今天却又与以往不同,因为来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南湘国使者。

    “传南湘国使臣觐见。”太监通传道。

    车夫阿辉战战兢兢地搀扶着使臣前往大殿,没办法谁让这韩成是个瞎子。

    殿内的官员们眼见这使臣是个瞎子,顿时议论纷纷,“这南湘国无人了吗?竟然派一个瞎子来做使臣。”

    嘲笑的有,困惑的也有。

    “既受非常人之苦,则得非常人之能。”业国大学士一句话止住了众人的议论。

    不愧是大学士,就是有文采,众人停止了议论,且看看这人是否有非常人之能。

    这马夫能见过什么世面,见得如此多的大人物看向他,他怎么能不慌,好在他还是知道些礼节,赶紧向业国皇上行跪拜之礼。

    “南湘国使者还不跪拜我王。”业国一位官员呵斥道。

    只见韩成不慌不忙向南方一跪一拜,又叫道“拜见业王。”

    顿时这朝上的文武哄堂大笑,瞎子就是瞎子,皇上在北,他向南跪拜,真是可笑啊。

    马夫好意的拉了拉韩成的衣角,轻声提醒道“你跪反了啊。你跪反了啊。”

    车夫生怕他没听清,还多说了一遍。

    韩成又淡定自若的跪向了西方,在叫道“拜见皇上。”

    紧接着又跪拜了东方,唯独没有跪拜坐在北方的业国王上。

    业国王上若不是看在他是个瞎子,又是南湘国使臣的份上,早就视他为大不敬。

    “算了,使臣既瞎,不便行礼,就起身吧。”业王也懒得和他计较了,不然传了出去,反落人口舌。

    可是韩成似乎还没拜够,又向北方的业王再行一礼。又呼吁所有业国文武一起向业王行礼。

    尽管这满朝文武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向王上行礼不在乎多少。

    “业王啊,这可是我最后一次向您跪拜了啊。”韩成满面悲夷。

    “大家也多拜一拜吧。业王能接受大家跪拜的机会不多了,你们向业王效忠的机会不多了。”韩成的越发悲怆。

    “大胆!!”左边一位将军怒喝道,“你这是在诅咒陛下早死。”大将军说着说着就冲了过来,一副要将这大胆的小子生撕活剥的样子。

    “并非韩成危言耸听,而是南有东远国虎视眈眈,西有农国隔河相望,伺机待发,北还有商国与徐国狼鼠一窝。业国危矣,业王危矣。”

    韩成又是跪拜道,表情痛苦。

    此言一出,满朝惊愕,有的人瞬间被点醒,有的人是知其一二的,就比如业王他就深知如今业国的艰难情形。

    可还有的人却不能理解,这不一个大夫跳了出来“简直一派胡言,危言耸听。这东远国那野心勃勃的东远安国王上,已经是将死之人,徐国向来与我们交好,而农国又如何能过得了这渭水呢?”

    “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只会传位于一个同样有野心甚至更有野心的皇子,所以东远国对业国的威胁不减反增。徐国是与业国交好,可这能说明什么,商国的商人可是和天下的人交好,最后还不是说打就打。至于渭水,确实难渡,但并非不可渡。”韩成的话一语中的。

    眼见说不过韩成了,这大夫大喝道“这些国家多年都未向我们开战,现在又怎么会突然打过来。”

    满朝文武对于这点也颇为不解。“是啊,是啊,他们怎么会突然就来攻打我们呢?”

    毕竟他们都过惯了安乐的日子啊,哪还会希望战争的降临。

    “这朝堂之上再加入十位将军,与各位一起上朝会如何?”韩成看了看左边的武将说道。

    “那还得了,肯定挤死了。”武将都是五大三粗的,再来十个怎么容得下啊。

    “那再来百个呢?”

    “那挤都挤不下了啊。”

    “没错,现在列国就是这样一个状态,一个过饱和的状态,大国犹为显著。”韩成接着说道。

    “由于中原各国对蛮夷的逐渐了解,兵马也不再逊色蛮夷多少,而又加之多变的战术,对付蛮夷越来越游刃有余。蛮夷内斗,现在远的不说,就东远一国就能打的北夷出不了草原。五大国这些年也得以休养生息,大力发展,他们的兵马,人口,粮食正是处于这种过饱和的状态。”

    “的确如此,可是我业国也在发展啊,我们兵马也在变强。”这位将军对自己训练的兵马还是很自信的,这些年没有战争,又不受北夷的掳掠他们业国也在发展中。

    “你们的兵马比起东洛手下的南安军如何?”

    “这自是比不得。”这武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连连摇头。毕竟打不过东洛的大有人在。

    不对,是能够抗衡东洛的将军屈指可数,说出这话也就没什么好丢人的。

    听到东洛,满朝文武莫不胆寒,这个人和这个人带领的南安军,以二十万兵马大破百万北夷。在同等兵马下,北夷的实力绝对碾压他们这些小国,东洛的强大由此可见。面对北夷十战十捷,从此中原的南方不再受北夷侵害。

    “东洛在,则南方安!!!”这句话在中原可谓是家喻户晓。

    百姓美称为南安君,而他所带领的兵马也就成了南安军。

    “如今的南安军,恐怕会更加强大了,以战养战,优胜劣汰,他的军队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如今的这支南安军恐怕可横扫天下了。”韩成提到这个人也满是佩服。

    “如今业国,看似以逸待劳,实则坐以待毙,业国的将士已经十数年没经过战争的考验了吧?”

    满朝鸦雀无声。

    个别将军更是面露难色,不打仗自然是最好的,不会损兵折将。可这也意味着将士的实力未必经得住大战!

    “南安一出,北夷退散。”他们连与北夷一战的胆量都没有,又何谈抵抗更加恐怖的南安军。

    “而五大国,他们年年秣兵历马,与最强的蛮夷操练士兵,精良武器装备。他们会这么好心替你们抵挡蛮夷,还不是因为这些小国就是他们养的家畜,等着养肥了,好宰了吃肉。”

    “他们的兵力,人力,物力,综合国力早就远远超脱了他们的领土大小。迟早会发动对周围小国的灭国之战。”韩成补充道。

    韩成的一席话说的满朝文武听得面红耳赤,却又指不出什么毛病来。

    “如此说来我们这些小国马上就要灭亡了?”还是这位将军再次问道。

    “非也,非也。”韩成不吝赐教。

    “正如我刚刚所说,这满朝文武中,再加进来十个人,就会变的拥挤。可是何时淘汰一部分人是问题。淘汰谁是问题,什么时候淘汰也是个问题。”

    “而业国就是第一个被淘汰的。地处三国中间,无论落在哪一国手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踏板。重要的中转地!”

    “如此说来,业国将受到三国夹攻?”业王闻言着实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