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岁神传 » “第十三章 使节”

“第十三章 使节”

    “师父,这是?”

    “此石名为岁石,乃上古神战留下的遗物……”

    “岁石?那是它救活我的?”

    “不知,关于岁石为师也只是有所耳闻,所以具体有关于它具有什么能力,我也不知。不过,根据你对那个梦的描述,想必其中必有关联,待为师回玉汐查阅古籍再替你想恢复功力的法子。”

    “玖玖如今已身为人妇,理当嫁夫随夫。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待过办完这几日手头的杂事,便携这纪家二公子,一同回天河山拜会掌门。”

    “不急,此时还得从长计议。对了,璃儿,虽说你如今没了内力,但这不妨碍练习武功招式。这本剑谱上的剑法虽说不上上乘,但配合为师赠予你的紫鸢剑,便能发挥出奇效,此剑法以快著称也乃当时为师行走江湖的三大剑法之一,名为灵游。以你的资质练习假以时日,便可驾轻就熟。”

    ……

    午后纪府庭院里正在练着灵游剑法的姜玖璃回想起几日前紫阳真君交代自己的功课丝毫不敢懈怠。

    只见挥舞木剑的她如鱼得水一般,潇洒飘逸中又不失展现这灵游快剑的精妙绝伦。这绝美的剑舞与庭院的纷纷落樱显得更是相得益彰。

    再一套剑法舞下来后,姜玖璃额头上略微有一些汗珠。从刚开始便在一旁欣赏这番佳景的纪夜秋,上前递了个茶果给姜玖璃,又替她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道:“玖玖练了好久了,累了休息会儿吧。”

    姜玖璃接过茶果用袖口擦了擦边吃了起来:“秋秋对我真好,知道我练剑消耗体力多,还特意替我准备了吃的给我,玖玖我要更加努力才行!”

    “你啊,就是一刻也静不下来。要不等一会我也陪你练一会儿剑?也好在互相切磋中积累经验。这样也不至于太过单调乏味。”

    “你居然还会剑法?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哦,刚才你看耍了几遍,我偷偷学的~”

    “你!你坏蛋!偷学人家武功!看我不打死你!”

    姜玖璃拿着木剑与纪夜秋在庭院中追逐玩闹起来。

    ……

    而于此时,老皇帝正与群臣接见着史妙云以及那名紫衣青年所率而来的东周使团。

    “大周外臣御史大夫史妙云觐见景王陛下……”

    “大周外臣护军将军缪帆觐见景王陛下……”

    老皇帝见这名为缪帆的紫衣青年,虽身形体态同六驸马林家小将林志宇如出一辙,但年纪却只与八皇子相仿。而身边这位自称御史大夫的史性女子更是年轻,似乎方至及笄之年。

    “免礼平身~”说完老皇帝故意干咳的两声道:“素问东周近年来网罗天下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两位使节皆年少有为,年方弱冠及笄,便身及御史大夫与护军将军之要职。看来这蓬莱仙地果然是人才济济之处。”

    “景王陛下过谦了,在此神州大地,又有谁不知这中州之所虎踞龙盘乃有千载万世之余,而今九州占据中州也有千百余年,要论底蕴更是吾大周所远远匹及不上。”

    老皇帝笑道:“你这小妮子虽是女子倒也甚是守礼,这点倒是深得你师父真传。你师父近来可好啊?”

    殿下的史妙云作揖道:“家师尚好,并无大碍,请景王陛下放心。然年事已高,腿脚有所不便。所以方由外臣代行之。吾大周立国虽尚三百余载,但崇墨尚文,实乃礼仪之邦。四皇子自我们入城之后,便以诚相待,上至使节、下至家丁关照无微不至。古之有云‘礼尚往来’乃真君子,虽我实为一介女流,但也是替师为国出使,亦不可失了这君子国的气度。”

    “哈哈,好一句‘礼尚往来’,看来阳儿确实用心办妥了孤所交代的差事啊~看来孤也要行行这君子之道,好好赏赐一下啊~冯总管吩咐下去赏银四千。”

    四皇子倒是不苟言笑道:“回禀父皇,儿臣不敢领赏,所做只是分内之事。”

    “孤要你领便领,你招待东周使团确实用功,要是再三推诿便是负了孤的一番心意。孤也知道以你的个性不会将这银子中饱私囊的,孤赠予你也是让你好好犒劳手下那些众将士的。”

    纪尚儒接话道:“陛下圣明,还望四殿下领旨谢恩……”

    四皇子思暇片刻道:“好吧,那我就替真州众将士谢过父皇隆恩了。”

    “好了,回归正题……不知此次史大夫与缪将军率部造访九州是何来意呢?”老皇帝又将话锋转向了史妙云。

    “实不相瞒,今大禹以十万大军抵我大周连云城北境,已有南下之势。此次吾身负皇恩,出使九州,奉吾皇之命与陛下合纵连横共御外敌……”

    此时站在一旁的高仕洁发笑道:“哈哈……!你这如意算盘打的甚是精明!这大禹对你东周意欲南下,与我九州又有何联系?我问你你所说的共御外敌,我九州有何理由需要替你东周御敌?你倘若要借兵又要借多少?对我们九州又有何好处?是愿意让城还是愿意进贡?”

    对着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问题,史妙云似乎早有准备:“只需三万良兵便可。至于这好处嘛,我身为大周使节定不能背负割地赔款的骂名。”

    “我们出兵替你们打仗,那天下可有此等好事?”

    “这一来同仇敌忾,大禹至今已有百万雄师,远胜神州诸国,唯有合纵连横方能抗之。若是大禹南下,我若大周不能力敌,下一矛头景帝陛下可想而知。二来通商惠工,我大周与九州虽也有过相互鄙夷之时,然今非昔比,九州居中州行商要道财源广进,而我大周乃神州硅谷之地,能工巧匠多汇集于此,如若交好,方可人财交融,互惠互利。三来我大周近年集冬宫众臣之智研发了一攻城神器名为破虏,其威力巨大,只需一击便可击毁巨石。若两国缔盟,有幸得景王陛下所用,想必亦是如虎添翼。”

    听完史妙云的三点分析,朝臣百官纷纷点头。

    唯有三皇子沉默不语,和纪尚儒的发笑道:“史姑娘真是好一张如簧的巧嘴!”

    史妙云见眼前眼前此人一股大儒气质,便知不是池中之人:“不知阁老是?”

    老皇帝插言道:“他是你师兄……”

    “师兄?”史妙云回想到,确实临行前夫子交代,要对眼前这个中年男子甚是小心。他便是九州第一智臣纪尚儒。

    “原来是纪师兄,不知师兄为何发笑?若是师妹有所失言望师兄海涵……”

    “你所说的三点,看似双赢,实则在老朽看来也无法作为缔盟砝码……”

    “师兄何出此言……”

    “其一,大禹虽称百万雄师,然与我九州交战多年,未占上风。若东周以倾国之力抗之,即使不敌,亦可搓其锐气,我九州坐收渔利岂不美哉?其二,若东周不幸国破,想必贵国人才势必流离,到那时我九州再加以收容。岂不既得了人才亦得了人心?其三,姑娘所言的神器破虏,集东周众臣之智,由这些能工巧匠所造,那有了这些亡国遗臣能工巧匠还怕造不出破虏么。且真如姑娘说的如此玄妙,日后若两国又有所鄙夷,姑娘就不怕陛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吗?”

    面对纪尚儒的一一击破史妙云也不见失色:“纪师兄确实所言非虚。今大禹十万精锐意欲南下,我大周国君亦心系国民,理当顺应天意,以免百姓受池鱼之殃。如若如此,陛下又将作何定夺呢?且破虏乃我大周所造,自知破解之法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景王陛下更应担心的是若此神器若入大禹手中,恐就不仅是九州之劫,更为天下之劫……”

    “放肆!你居然敢威胁陛下?”高仕洁怒言道:“这就是你们所谓礼仪之邦的行径吗?这就是你所谓的‘君子国之气度’吗?”

    “先君子后小人,古人云‘君子为女子与小人难养’。除身为使节外,妙云亦为女儿身……”

    倒是老皇帝和纪尚儒不约而同的放声齐笑。

    “尚儒啊,你这妙云师妹,真是颇有胆识啊~”

    “是啊,看来家师也是后继有人了~”

    朝堂众人都甚是不解,这老皇帝和纪相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皇帝笑道:“她这小妮子,倒是很会耍横,死死的捏住了孤的罩门。罢了,便由志宇率一万林家军前去解这连云城之围吧……”

    “一万林家军?这怎么够……”

    还没等缪帆说完,史妙云接过话茬:“一万便一万,陛下可言而有信?”

    还没等“君无戏言”出口,已经沉默许久的三皇子终于开口道:“父皇,此时本应由儿臣操办,不知可否听听儿臣的愚见呢?”

    “飞儿你有何想就说吧。”

    “是,父皇。”

    他叹了口气说道;“史大夫也知之事,系两国国运,兹事体大。我这一万林家军虽人数不及大禹十万大军,但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良将。不过我也不能让他们白白去送死,至少确认贵国亦有同等的实力,才可答应此事。不知史大夫意下如何?”

    史妙云想了想点头道:“确实,那按三皇子的意思是?”

    “明日便于这洛城皇宫来一场文争武斗,如若史大夫赢了,这一万林家军便虽使团北征。”

    “如若妙云不慎败了,便自行离去且大周不得叛降大禹是吧?”

    “正是。”

    “好!,一言为定!”史妙云似乎对赢下比试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