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顽游记 » 第十八章 忽入深山林

第十八章 忽入深山林

    第二天五月十八日李立一行五十多就人浩浩荡荡的就出发赶往押镖地点而去。

    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在卫国的西边蛮荒丛林里的一个村子,那里大片的断崖地形和原始森林,不属于卫国,卫国人称他们为野民,他们自己称为山灵人。

    李立他们要先到城中的府衙接上官差才能继续进发。

    山灵人很少和卫国人接触,过得是游猎的生活,也就仅仅一些大的村寨会不时地跟城中镖局做一些布料和铁器生意,偶尔还做些河鲜交易。李立他们所有押镖的人要先保护好那些带着丝绸绢纱以及箭头刀斧的商人到村子里去,然后运回各种动物皮毛以及制作银屑炭的木材,因为这些木材制作出来的银屑炭是各国贵族的最爱。

    由于山灵人有一种独特的驯兽法,会驯养不少珍奇的小动物,很惹人眼红,有不少山匪盗猎木材甚至盗掠村寨,所以山灵人都很谨慎,每次交易都是提前放归鸽子传信甚至有专门的信物认证才会有人带路到他们临时的聚点,平时在原始森林里很难看到找到他们。每次传信的间隔大概都在一两个月之间,很不固定。

    这些都是路上顾凌才告诉李立的。

    到了府衙的镖局,李立才发现已经有十几群人零零落落的在府衙院子里和外边的街道上站着等候,看起来约莫有一百多人,他们这一群反而是人数最大的一拨人了。这些都是镖师。还有几十人连同马车都在城外大道上等候着,那些就是带着货物的商贩了。

    顾凌和那些官差画押了镖文就招呼李立他们一起出城。没赶到的镖师让他们自己追赶了,虽然比约定的出发时间早了半个时辰。

    府衙距离出发的西城门也就百丈距离,李立牵着马跟随骑着马的那十五位官差徐徐的就出了城门。

    城门口三十多个军士穿着青黄不齐的军装,戴着铁帽子拄着长枪静静看着。

    反观骑在马上的官差们则是整齐的玄黑色统一差服,腕口,肩口和前胸镶嵌有灰白色的铁徽章。

    顾凌和另外两个镖师骑马跟在官差后面,顾凌穿着一身亮白色盔甲,高束着灰白色头发(李立猜想大概是军中的习惯,大多数人都紧匝着头发),骑着枣红马威风凛凛,顾凌左边的镖师穿一身敞襟大褂戴着披风,半披散着头发,顾凌右边的镖师则穿着类似差服的黑长褂和黑马裤,戴着一顶大斗笠,头发编成一个大辫子绕在头顶。

    李立则是内穿了一套银丝软甲,外边套着一套月白的罩衫,领口和袖口还有黄珍珠绣的花草,同样月白色的裤子,镶嵌银虎头的铁头长靴,腰间左边香囊玉佩,右边挂着一把寬刃的大刀,背后还有一件定做的奶白色连帽的披风,据说可以防雨水。玉佩就是李立的那块叫“月饼”的石头,灰不溜秋的一面涂上了一层白釉,又画了几只梅花一样簇拥着的蝌蚪。李立这一身不伦不类的装扮是黄珍珠和顾凌的联手杰作。还有顾凌特意交代必须戴的暗光大铁腰带与被袖子盖住的哑光铜护腕。

    李立身后跟着的是阿大他们五十多名护卫,穿着一样的浅灰色布衣长褂长裤,扎着布腰带,像顾凌一样高束着头发,袖口和右胸口绣着杏黄色的黄字,背上挂着短弩和包袱,腰上全挂着宽刀或是手里拿着长枪,牵着五匹马安静的跟着,马匹驮着几十顶大斗笠和席子被褥雨伞等杂物。

    李立再往后面看则是不同镖局里的人,穿着形形色色,汗衫,短裤,皮衣都有。最后的则是不少穿着麻衣或者布衣,打着大大小小补丁的一群人,有的甚至拿的不是刀剑,而是叉子,铁锄头之类的农具。

    清晨进出城门的人不多,就三五个扛着锄头的靠在城墙边等着押镖的一行人先通过。

    每个人背上或者马上都带着两大包东西,一包干粮一包水,李立的马上还比别人多一小包衣服和一小包糕点,糕点里多是小鱼干,是深山里吃不到的,都是院里的人给准备的。

    领头的官差叫曲炎,国字脸,身形壮实,虎背熊腰,性格看起来也很沉闷孤高,基本就和顾凌与另外两位镖头说话,再由他们往下传话,其他的官差也沉默不语,无形中塑造了一种威压,导致队伍气氛压抑,很少有人说话,都是零星的传达一些命令语。

    李立遵照顾凌的吩咐多看少说话,安静的牵马跟着。李立的马匹是一一匹温顺的母马,从小驯养,专门拉着黄金屋出行马车用的,虽然跑不快,但胜在听话安稳。

    出了城门,两个官差就骑马先走了,余下的那些农户,猎户出身的自动去推着各个马车走,曲炎骑着马也没停顿直接带着顾凌和另两位镖头在前面带路,走的也不快,就由着马徐徐走着,另外有三名镖头翻身上马跟上,李立紧随其后骑马带着黄家的护卫跟上。那些镖师则被两个官差领着留着队伍最后。

    曲城里没有军职或者官职的人是不能骑马走在官道上的。

    一路上安安静静,也就只能听到马嘶声,以及马蹄的哒哒声和车轱辘的吱呀声,前面几个镖头不时的说话声也被吱呀声掩盖过去了。走了大半天李立觉得枯燥乏味,就吃着酱鱼干跟阿大问地形,阿大说,照这样的速度大概走两天遇到一条小河就出卫国了,到时候就会有山灵人带路。

    不过李立知道,这是给大多数镖师这么说的,过河之后遇到的山灵人只会把人带到崖口,那里只有银屑炭,交付了信物才会见到村寨交易皮货,绢纱。

    中途听到过后面镖师欢呼过几次,是有人射到了野山鸡晚上加餐。

    第一天一直走到天黑,人疲马乏才得到曲炎安营休息的命令,大多数人找棵树靠着就睡觉了。李立则是由阿大带人腾空了一辆马车简易的布置成卧室睡下。在马上颠簸了一天,李立一躺下就觉得浑身酸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守夜的事由顾凌排班次安排。大铁腰带内侧镶嵌有一圈细小的荧光石,看起来就像黄府卧室的月光镜子一样。

    第二天李立是被米饭的香气馋醒的,小鱼干虽然美味,但是吃多了咸的口渴,最主要不太抗饿。营地里掺杂着雄黄粉的刺冲和木炭粉的焦味都掩盖不住。

    队伍里有一大车的米和一大车的蔬菜,全是些芋头,地瓜,烟笋,菜头耐储藏的蔬菜。

    李立从包袱里抽出一片荷叶就跑去排队打米饭去了,本来放饭的官差是每日一勺米饭一勺咸萝卜放,在李立的要求下,自己上手又舀了几勺米饭,又舀了两勺烟笋。李立回到马车改造的卧室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完了。吃完觉得吃太快有点撑,就继续窝在马车里看那本从书房里找到的草药书。

    等到阿大端着一碗更香的新米做的米饭,碗里还有几块红烧兔肉的时候,李立是已经吃撑的,李立又不好意思说已经抢了别人的米饭大吃了一顿了,只好含泪又干了一大碗。

    由此可见李立是吃食堂排队的习惯犯错了,忘了自己黄金梧是吃小灶的。顾凌叶说过尽量不要和那些镖师们一起吃饭,有一些吃饭间的谈话是不好叫他们听去的,比如说他们这一次除了押镖,还要去买山灵人特产的山灵马。买这种奢侈品是尽量保密的,不然外人会传黄家如何奢靡腐败了。

    阿大用李立马匹上的水壶倒水洗碗之后,不到片刻就听有官差吆喝着该启程了,阿大又急匆匆的带人收拾简易卧室,改回拉绢纱的马车。李立则拿着草药书骑在马上停伫路口等着五十多护卫集合。

    第二天依旧平平无奇,走到天快黑才扎营,不过路边林子里的树密集了起来,道路也变得坑坑洼洼甚至有溜坡缺角必须修补之后大车才会通过。

    傍晚扎营之后,所有的十三名官差和五名镖头以及退休统策顾凌、镖师李立(对外依旧是五十多名护卫主人的黄金梧)简短的交流了一下想法,主要是相互介绍认识,不过因为有曲炎在,气氛依然压抑,介绍也都简短到只有名字和职位。因为黄守正副城主兼有百户候的爵位,李立(黄金梧)也就属于贵族阶级,拥有用字代替名的特权,所有李立的介绍就变成了曲城百户候黄守正之子乳名黄金梧,字李立。非亲近之人只能称为黄李立,同泽之间则称李立。李立正字就代表着将成年,要参军,官差之间就直呼字或名了。镖行之人则可称李立为黄镖师或者尊称黄大人。

    介绍过后大家才知道曲炎是百战爵,军功奇高,被特晋升为爵位却无封地也无食邑户。

    卫国的爵位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百战爵和文生。卫国建国才三百多年,没有公爵,高爵多数是各个城主与司社主属于侯爵,再之下是伯爵,属于荫封。再往下一级就是最多的可以买卖的子爵,大多无封地无食邑。再然后就是战功奇高却无处可升迁遂提拔为百战爵的大多数百夫长与作为文官候补暂时没有入官的书生。

    曲炎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就能遇到空缺升迁为更高一级的统策甚至统领,那就是真正可以拥有护卫亲兵(护卫)的一方小官,难怪不愿多与镖师们多说。炎就是他的字,名只告诉了他认为值得平交的人吧。

    短暂的交流之后,大家就各自抱团找地方休息了。

    李立适应了马上的颠簸,不再浑身酸麻,就围着营地转圈观察起来。

    这会儿马车都停下来了,以道路为中心粗略围了一个圈,李立沿着硫磺粉和雄黄粉混合撒出的痕迹转了一个大圈闲逛。马车有二十多辆,其中三辆车顶装饰华丽是商人的座驾车,两辆车厢宽大装的丝绸,绢纱,美酒和瓷玩;剩下的全是两匹马拉的宽大板车,五辆板车堆着高高的草料,一辆装的大米白面,一辆装的蔬菜,三辆装的大大的水桶,剩下的都用刷漆的麻布盖了起来。

    所有马车上的马匹都被卸了下来,由队伍里一部分农户牵着到不远处吃鲜草去了。队伍里另外一部分农户则是外出到更远的地方割野草拔野菜去了。那些猎户则是全部带着弓箭刺叉去打猎去了,到深夜才会回来。那些各个镖局的镖师们则是一部分爬到树上去割树叶,另外所有的都吃完干粮在睡觉,后半夜该轮换他们守夜的,到时候他们自己会再做一次宵夜。

    那些途中一直坐在马车上的商人们这会儿都下了马车,在大树底下铺了席子,有的在吃喝,有的在下棋,有的在边饮酒边弹唱。

    那些统御镖师的官差们,一部分带着李立手下的一半人在挖陷坑,削木桩做临时陷阱,到了深夜猎户们回来之后陷阱就会被掩饰起来。另几个官差则在捡干柴埋铁锅打算做饭。李立院里的阿二阿三则不见了,问询之后才知道他们领了二十个人外出割草料去了,割够官差的十三匹马和李立小队伍里五匹马一天的草料就回营地了。这条马道也就打猎的和山灵人偶尔走动,野草丰茂,很快就会满载而归的。李立还听说领队百战爵曲炎去高处俯瞰地形了。顾凌和其他五个镖头则按照自己的习惯方式各自去巡逻查探了。

    李立发现除了他这个新手外,所有人都很忙碌,而顾凌又很负责的把五十多护卫安排完了,导致自己很悠闲。当然,李立觉得下次应该跟着顾凌去查探一下,然而李立知道自己的身手,刀法还没入门,去了不知道会不会裹乱。多想无益,李立照例吩咐阿大腾出一间马车,然后点上油灯翻阅那些草本书,李立觉得有必要先认清那些路旁的高大树木。

    李立翻了大约有一个时辰左右,刚好有找到有一本专门讲山灵人居住地的书讲了很多树木的知识。除了罕见的几种草药,幸好大部分植物都是无毒的,难怪那些镖师们挨个的砍附近树上的树叶喂马。

    晚饭照例是咸菜面糊和咸菜粥管饱。五位镖头和顾凌每人单独又有一份野味小菜。

    李立吃过晚饭之后又修习了半个时辰的内息法就睡下了,队伍虽然行进缓慢,但是一整天都在马上依然很颠簸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在野外有饱满的精神。

    行程的第三天,大家都知道傍晚的时候会遇到一条小河流,那时晚上可以尽情泡澡都很振奋,一天就在轻快的步伐中很快过去,太阳红色的斜辉还没消失殆尽之前就赶到了小河边。

    河边有座陈旧的木桥,桥边修着一排木房子和几间茅草房,河边还修有两排整齐完好的马厩,与一路上越走越荒芜形成了强烈对比。

    那一排木房子里住着五六个边军,那里就属于卫国最西边的边境了,过了河就是山灵人的地盘。隔着一条河,看向更西边的地方,成片高高的绿色的森林,郁郁葱葱,在傍晚时分看去,像是一幅泼墨的团绿藻,影影绰绰遮挡了视线,看不清森林底下的沟壑纵横。

    领队的百战爵曲炎带着顾凌及几个官差就和留守的边军进屋密谈了起来,把所有人挡在了屋外。其他人一点也不意外,依然各顾各自的忙碌着之前的安排。

    行程第四天出发的时候,顾凌把阿二和五个人留了下来,曲炎也把队伍里所有的二十多名农户全留下了,还留下了两个官差和一个镖头以及那个镖头带领的同一个镖局的十多个镖师。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外出为回程收割干草以及巡视河流的变化,据守木桥。小河流上游有几座高山,受山洪影响很大。

    剩下的队伍在曲炎骑马带领下,依旧徐徐的向着森林里走着。

    这一次剩下的猎户都派了出去探路,顾凌把李立认识的阿三和十多名黄府的护卫排到了整个队伍的最后边,前面依旧由曲炎带队,剩下的镖师们则替换去推抬马车。道路上稀稀拉拉分布有不少野草,勉强可以看到几道马蹄印和草丛上不少的蜘蛛网。

    如果没有刻板的曲炎领队,也许是一次不错的郊游。大多的镖师看起来更像是推运马车的苦力。

    进入密林之后,李立感觉周围热闹了起来,各种不知名的虫鸣此起彼伏,甚至偶尔会有几只胆大的麻雀会落到板车上啄食大米。兴致到了,李立和阿大等几个人拿起黄府自制的短弩射起来,周围几只胆大的麻雀全部被射落了下来,当然李立一支箭也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