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奇人奇术奇谈 » 第四十八章 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第四十八章 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我不信没有大师,再说你不也生活在这个时代吗?别弄的好像你不是现代人一样。”孙红反驳着说道,说完微微有点错愕,疑惑的望着李鑫自言自语道:“有的时候,你说话行为,真的和现代人有些差异。更像一个古代人。”

    李鑫闻言,也是微微一愣,恍惚的回忆道:“你并不是第一个这样说我的人,实际上很小的时候,左邻有舍的几个邻居岁数很大的人,都这样说过我,只是那时候我年纪很小,都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还记得我妈问他们,那么大的岁数,干嘛天天围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听小孩子瞎白话?我叫马姥儿的那个邻居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喜欢听,听起来就像比她岁数还大的人再给她讲故事,问题是这么小的孩子,讲的话中总会带着文词儿。”

    注:文词,方言,指文言文或者成语之类的意思。

    “问题那时我只有五六岁,自己讲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而且那时我根本就什么也没学习过。更不用说什么成语文言文之类的东西了。”

    孙红噗嗤一下笑了起来,打趣的说道:“你总不会是什么古人转世而来吧。哈哈哈。。。”

    李鑫挠了挠头,也微微一笑,说道:“应该不是,撇三奔四的人了,如果是转世,早该觉醒了。”

    孙红白了一眼李鑫,笑着说道:“你不也是在这个时代的环境下学会的这些东西吗?所以我觉得和简体字繁体字之类的问题,关系不大。”

    李鑫再次摇了摇头说道:“我学这些东西,在知道审细察微言这句话之前,进步并不是很大,属于一直在研究术数的皮毛。但是通过隐芝的事件,我放弃了以前的学习方法,可以说,在宋朝之后的所有注释,我都放弃了,即便是唐朝的古文注释,我都不去看,转而专攻古文本身之意。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把所有的简体字,自动替换成繁体字。再也不用简体字学古文了。”

    “没了那些旁人的注释,我反而学起来飞快,再也不会那样模棱两可了,自有自己的体会。所谓的名家的注释,有时反而是种干扰。”

    “那你的意思是,你比古人都强了。”孙红揶揄道。

    李鑫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婉转的说道:“我是不迷信而已,智慧这东西是有层次性的,每个人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层次都不完全一样。低层次人的眼光无法超越高层次的人,就容易被高层次的人所迷惑,认为高层次的人就是对的。但是世人大多的层次都非常低,所以就容易相信相对高于他们层次之上的人,问题是万一这些高层次的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也是错误的呢?那么就会导致所有相信他们的低层次的人,都在不停的犯一个错误,而所有人都在犯这个错误时,扭曲的思想就会偏执的认为错误也是对的。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这个现象就像是洗脑一样,只不过规模和级别都不相同。”

    “名家,专家又如何?即使圣人又如何?在我眼里,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和谁说的话无关,只要是正确能够验证的,符合逻辑的我都会相信,但是即使是再NB的人物,说的错话,我也不会相信。人为捧高的东西,如果经不起验证,只能说明了拥捧众人的无知,如此而已。蠢货就是蠢货,无论怎样伪装都改变不了自身的愚蠢,真理就是真理,无论别人如何的扭曲,污蔑,贬低,只有事实能够证明真理正确,扭曲的人愚蠢。”

    “剥去那层披着名家的外衣光环,仔细验证事物的发展,不被光环所影响自己的判断,这才是一个求知者应有的态度,智慧只是属于你自己的,他人无法剥夺。”

    “。。。我不觉得现代的文化有什么不好啊,不是一样在发展吗?再说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差异啊?”孙红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反驳,只是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李鑫皱着眉头淡淡的说道:“我并没有说现代文化不好,而是说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出现了断层,无法有效的连接整合。现代文化有现代文化的优点,不过缺少了底蕴。而现代文化中一些方式在不断的扭曲和曲解古代文化,如此而已。”

    孙红茫然的看着李鑫,显然没明白这些复杂的关系。

    李鑫见状,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奇妙的妙,这个字,如何解释?”

    “妙?。。。应该是好的意思吧。”孙红不确定的回答道。

    “妙这个字,按照现在来讲,确实有好的意思,还有神妙之类的意思,但是神妙这个解释,等于没解释。强行的附加新意而已。并未从根本上解释。所以妙这个字已经很少应用了。”

    “有什么不对吗?”孙红显然不明白李鑫要说什么。

    李鑫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妙字,按照造字法,拆开则为少女二字,那么单论少女二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少女?好看呗,最好的年纪。”孙红不假思索的回道。

    李鑫摇了摇头,问道:“你听过女大十八变,这句话吧。”

    孙红白了李鑫一眼,说道:“你当我白痴啊,谁没听过这句话啊?”

    李鑫微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知道这句话,自然也明白,这是女人变化非常大的一个阶段。所以这个妙字,本意并不是什么好,也不是什么神妙之类的意思,而是变化,这才是妙字的本义。只不过传来传去的,妙字成了今天的解释。所以妙龄少女,应该是处于变化年龄阶段的女子。而不是什么正值美好的青少年时期的女子。意义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道德经,自古以来无数人都在想要明悟其中的道理,其中第一章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即使今天仍让人猜测不已。实际只要把妙的本义替换上去,变成玄之又玄,所有变化之门来理解,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晰明了的多?这也是为什么隐芝的那句不能审细察微言,不能承载我学问的真实体现,一字之差,千差万别,几千年来,又有几人能做到?能彻底领悟呢?如今所有人都在用那些现行解释,你觉得他们能悟道吗?能成为大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