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隆兴剑侠图 » 第五十五章 两国对垒需博弈

第五十五章 两国对垒需博弈

    当下,众人随同汤思退进入大厅之中坐定,一边坐了八人,依次为燕青、王孤峰、贾玉堂、洪烈、萧长亭、蒋精忠、铁中商,以及萧玉冠,另一边五人则是汤思退、道济和尚、薛易人、曹无修,连同胡豪宸。萧玉冠和胡豪宸二人的椅子靠后许多,屁股只挨着椅子边,似坐非坐,对于桌上的种种精致茶点,也是一动不敢动。

    汤思退道:“各位请用茶。今日汤某人假天之幸,蒙我大宋一朝武林届的代表人物,荟萃一堂。我想诸位来此,所关切的大问题,也是当今官家,以及朝野上下,所最为关心的,就是我朝与金国的和战问题。我昔年虽曾辅助太上皇主持政务,如今已遭弃置不用,倒是可以请大家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汤思退生于道君皇帝政和七年,于绍兴十五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秘书省正字、礼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等职。秦桧当政之时,汤思退对其言听计从,凡事不持异议。至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危,招汤思退嘱托后事,并以黄金千两相赠,汤思退辞而不受,为皇帝所喜。两年后,汤思退任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不过在绍兴三十年罢相,现为临安留守。

    道济和尚一边大嚼一块糕点,一边说:“汤相爷说的对,大家有话尽管说。”

    燕青道:“汤相公,自采石矶一战,海陵王殒身,朝野上下一心主战,官家更是心意早决,西线战事不断,北伐已成定局,还有何可议之处?”

    他所言西线战事,说的身为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的吴璘,所指挥的对金军的战事。战事起于今年正月,迄今已近一年,双方皆有损伤,就领土而言,吴璘所部,已收复陕西三路、十三州。

    汤思退道:“燕宗主所言甚是。吴帅当世名将,战功赫赫,官家可为倚仗。在朝廷方面,这一战看来难以避免,但就武林届而言,似乎仍有可议之处。”

    燕青道:“昔年九大宗派,今日在场已有六派,再加上神拳门、禅宗灵隐寺、涂山一脉,倘若联合一心,足以压服金国武林届。我等不才,愿与朝廷人马奇正相合,并力北伐。”

    曹无修接口道:“我们在场九派的实力,确是足以对抗金国的江湖人马,但是倘若有魔教一方加入金国,如刚才燕宗主所见,那咱们的力量恐怕就不够了。”

    贾玉堂道:“交战之事,哪有万全,当年魔教教主何等厉害,还不是被咱们合力给剿灭了?”

    曹无修道:“总要预先思量后果,倘若一战之后,局面反不如现在,那不如先静以观变。”

    贾玉堂道:“金国在完颜亮时期,乱政频出,国力衰减,现在完颜雍掌国,渐露英主之才,但此前忙于应付北部契丹之乱,兵马整合尚待时日。如此时机,往后三十年,恐都不会再有,此正是用事之秋,不容错过。当此时机,我等倘若蜗居不出,作壁上观,金国江湖人马倾力而动,让我朝军士如何应对?”

    曹无修道:“一时之胜或许可期,但我朝与金国国力相当,兵力相若,北伐大计恐难实现,战来战去,不过形成相持局面,回头还要重新议和,又会回到战前局面,白白消耗国力,损伤士卒。放眼我武林人士,彼此争斗,亦是如此,实属无谓。倘若我等镇之以静,妥善联系金国武林各届,他们也未必会轻举妄动。”

    贾玉堂道:“两国对持,实力相当,彼此相安无事,于国计民生可能确非坏事。但是此等局面难以长久保持,因为倘若一方不求进取,另一方有备而动,发动侵袭,就会占据强势。只有双方都诉诸武力,才有可能形成均衡局面。更何况,魔教人马,难以理喻,他们要襄助金国,我等原是无可回避,只能全力一战。”

    曹无修道:“贾总堂主此番博弈理论,所言有理。如果双方缺乏交流,沟通不畅,确实会有此等局面。但如果双发保持开放性,彼此公布军力信息,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战备,也未尝不可形成持续和平的稳定局面。说到魔教势力之动向,至今尚且未有定论。昔年九大宗派,核心两派,少林位处金境,武当与其同气连枝,我等正当与他们接洽联合,共抗魔教,不可逼迫他们走上我朝的对立一方,还请诸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