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母亲是赤脚医生 » 第十四章:兽医

第十四章:兽医

    既然母亲是赤脚医生,也就是乡村医生,那就一定是给人治病的。

    有时候我们评价一些不良的庸医,就会说那个某某某是个兽医,可想而知这个‘兽医二字’,只要不是称谓真正的兽医,那应该都是一句骂人的话。

    可在我母亲所工作的双井村里,虽然没有一个人背地里骂母亲是兽医,母亲却时常做一些‘兽医’才应该做的事。

    在双井村里,有一位常年放羊的老杨倌儿,有时候他会赶着村里几十户人家所有的羊,到距离村子十几二十里地的深山里放羊。

    因为赶一趟羊上山是很费劲的,所以老杨倌儿只要一到深山放羊,就是十来半月的时间,他还会随身带着雨具,白天放羊,晚上就和羊挤到一起睡觉,和老杨倌儿作伴的还有一只土狗。

    这个土狗好像没有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只要老杨倌儿‘嗨’的一声,那狗就会摇着尾巴跑到老杨倌儿的身边,老杨倌儿不出去放羊的时候,就会和那狗一起在村子里转悠,那狗见到谁都是特别的面善。

    不过,有一次我听老杨倌儿说,那狗还救过他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老杨倌儿还是在他很熟悉的深山里放羊,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和羊挤到一起睡觉,而那狗也是像往常一样,帮着老杨倌儿看羊。

    到了大半夜不知道几点的时候,好久都没有出现的狼出没了。

    不过说到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双井村再往东十几里的深山里,这里有时出没的狼,不像草原狼一出现就是群狼战术,估计是距离人类居住区太近的缘故,这里的狼,都是一到俩只的孤狼。

    “嗷呜...嗷呜...”

    随着狼叫声的回荡,羊开始骚乱,狗开始狂叫,老杨倌儿也被这一系列的声音惊醒,那狼首先在不远处观望,老杨倌儿只能看见它那双闪烁着绿色光芒的眼睛。

    十几分钟后,狼开始试着围着羊打转,羊虽然多,可是羊的胆子小,它们也没有一点抵御外敌的组织能力,只会毫无章法的乱撞,如果这样下去,一旦丢上那么一两只羊,老杨倌儿一两个月的工钱都赔不起。

    就在这个时候,狼不知道是策略改变还是怎么地,它突然不再围着羊转,而是直接的朝老杨倌儿扑了过来,这下老杨倌儿也没有了办法,整个人变得手足无措的。就在老杨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那狗直接疯了一般的扑到狼的身上。

    老杨倌儿后来说,其实它的那狗也是怕狼的,平时听到狼叫都是一边叫一边往老杨身边退。

    可是在那个关键的时候,它却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选择赤胆忠心的救它主人,结果是狼受伤跑了,狗也浑身上下都是伤。

    不仅如此,等那狼占不着便宜狼狈扯呼后,那狗又回到原来的样子,整个狗的身子,吓得缩在老杨怀里瑟瑟发抖,然后第二天那狗就开始不吃不喝,伤口也开始发炎,老杨一看是这种情况,只能提前回村儿。

    在那个年代,村里是不可能有兽医的,就是在乡里,兽医也不一定是每个乡都有,把那狗近似当成儿子的老杨,一回到村里,就背着狗来到我家里,母亲一见那蔫儿吧唧的狗,便有点尴尬的说道:

    “老杨,你不会是让我给狗处理一下吧?”

    老杨一个劲儿的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母亲听后,当时确实是挺为难的,母亲觉得给动物治病很别扭,不过这也不能怨母亲。在那个年代,人病了都是尽量的扛,动物如果病了的话,完全是靠扛的,扛过去就万事大吉,扛不过去就宰了吃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为了解馋,还巴不得谁家饲养的动物病了呢,只要有哪家的动物病了,那这家就一定是整天来来往往前来拜访的邻里邻居,他们不是来安慰主人损失牲口心痛的,他们是来看看那病了的动物还能够活多久。

    因此,在老杨来我家的身后,一样是跟着不少惦记着吃狗肉的人,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劝老杨直接把狗趁活着宰了算了,可是老杨对这些人就是不理不睬,说着急了甚至于会横眉冷对,可是面对母亲的眼神,老杨却是乞求的目光。

    终于母亲还是没有抵得住老杨的执着,第一次给动物看病的母亲,只好用人类的药品,用处理人类受伤的办法,给老杨的狗进行了治疗,事后几天,老杨都会准时来换药,对那狗的认真劲儿,比对他自己病了都要好。

    大约一个星期后,老杨那狗终于又恢复活蹦乱跳的样子,老杨高兴的将深山里采摘来的沙棘、酸枣、野梨等,给母亲带过来一大堆,还说了许多感谢的话,那是母亲开始做赤脚医生以来,接受的最大礼遇和最真感谢。

    后来母亲能给动物治病的消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名声在外,有一些思想开明的村民,都开始请母亲去给生病的牲口治疗。

    慢慢的人们也就算清了一笔账,给动物治病也花不了多少钱,可是只要动物恢复健康,他们就会少损失不少钱。

    假如救治好一头猪的话,花去的可能是几块钱,可省下的也许就是那家人半年的收入,因为那时侯死猪虽然不怎么控制销售,可售猪价也是正常猪价的一个零头。

    这笔账人们一旦算清楚后,如果家里牲口病了,有时候真的比对家里老人治病都要积极,也许我写这句话很难听,但是这种事并不算很少见。

    还有几个关于给动物治病的趣事,明天更新的一章里,会继续的讲一下一头猪的治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