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远处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 爱自己, 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 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单身是一个姑娘最好的状态。

    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就算别人是成双成对,而你孤单一人,但也别忘了,始终要讨好的那个人还是你自己。

    你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看书、看电影、超市、去旅行,也可以看画展、吃火锅、发呆、唱歌、去看海。当你完全适应了一个人的状态,你也可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传递出来的从容和坦然。

    我一直都觉得单身最好的状态,就是“像他明天就会来那样期待,像他永远也不会来那样生活”。

    不论你现在身边有没有那个人,你都要朝气蓬勃的,满怀希望的,热气腾腾的,努力去生活,去过好余生。

    “有人住高楼,有人处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我只有一个办法,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很喜欢他,就去找他,每天都必须见一面,不管什么意义上的见面,只要看一眼就可以。

    由于本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所以我每天晚上都会梦见他,再加上我每天都见他一面,所以我已经感觉到我对他的思念和感情已经到达了顶峰。

    所以这个时候再去找他聊天,不管他回不回,怎么回,没关系,这个阶段就是要这样。

    还有在这个阶段,认真思考。

    我为什么喜欢他?他有什么优点?如果在一起以后也能在一起吗?能跟他走到最后吗?

    然后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如果他不喜欢你,你也能感受得出来。

    你们见面的时候他根本不在意你,你们聊天的时候他根本不想回你,不想和你聊天,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根本不想看你。

    因为你对他的感情已经到了顶峰,而且从一开始对方的态度就决定了你之后的感情走向。

    喜不喜欢其实自己心里都有数的,所以当你的感情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放弃。

    一步一步来,不着急,这个时候我们只是觉得喜欢他有什么好。

    我们相信光,相信迪迦奥特曼,怎么能为这种小情小爱阻挡我们追随光。

    所以在我们想放弃对方,却又觉得不舍的时候,别去见他,阻挡一切见面的机会,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重要,慢慢放弃。

    在我很喜欢他的时候,我说我不能去见他,因为根本逃不掉,他笑起来我整个人都没了。

    我朋友跟我说,那就无视就好啦。

    我说,“太阳那么耀眼能无视吗?月亮那么好看能无视吗?天空那么蓝能无视吗?”

    我们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根本逃不掉,没关系,我们不逃,我们直接勇敢面对。

    女孩子就是要独自美丽,为别人喜不喜欢我这种小事纠结太对不起我们的青春。

    我觉得我成功了吧,以上花费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喜欢对方已经快一年了。

    说不上不喜欢,只是没那么喜欢,觉得不值得,而且对方还知道我喜欢他。

    嗯,怎么说呢,暗恋就是这样吧。

    我也不够勇敢,我们都在不成熟的年纪喜欢别人,没用的,喜欢没用,没用也喜欢。

    烦死了。

    听过一段话说: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已不是恋人,也成不了朋友。时间过去,无关乎喜不喜欢,总会很习惯的想起你,然后希望你一切都好。

    人的一生,会遇见无数的人。有些人只是从你的世界经过,却不会留下些什么。而有些人注定会走进你的心里,成为最难忘的回忆。

    在感情当中,两个人最难过的时刻,不是分别的那一刻,而是分别之后无尽的思念与感伤。明明熟悉,却要装作彼此陌生;明明关心,却早已失去了问候的身份。

    许多人的故事都是如此,由你好开始,以再见结束。心酸的是,那个能让你笑的人,最后却让你哭了;遗憾的是,那个说好要永远在一起的人,最后却提前退场了。你孤身一人,与回忆较劲,与思念斗争,往前走不甘心,往后退没勇气。

    可是慢慢地,时间会稀释所有的悲伤。你终会明白,生命中有许多人都只是过客,那些失去,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开始。

    往后的日子里,还会有新的人走进你的生活,还会有新的故事成为你的精彩。珍视当下,永远比缅怀从前更有意义。

    我今天又看了一遍电影哈利遇上莎莉。

    里面有一段台词我很喜欢:当你知道了自己想和谁一起度过余生,你会期待余生开始得越早越好。

    当我们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是想要一头栽进去的,来不及去想这段感情的结局,没有时间去思索两个人究竟会走多远,只是在了解的过程里愈加确定自己的心意,然后突然就想说:这个人,是我想要的,我想要跟他在一起。

    前段时间,看到朋友发了这么一段话:我本来是要行走江湖的,但遇见你,我觉得可以停一停了。

    我在评论里问她,是不是恋爱了。她回复我一个害羞的表情,当做是默认。

    后来,她给我打来了电话。

    她说,自己跟这个男生认识3个月了,虽然时间还不久,但已经足够了解他的为人,跟他相处起来也很舒服,不需要藏着掖着,轻松又自在。

    她是一个特别缺乏安全感的人,男生也在很努力地让她感到踏实可靠。

    比如说,他去哪儿做什么都会跟她报备,还会拍周围环境的照片给她看。聊天到一半有事要做,也不会不打招呼就消失,让她空等消息。她不喜欢他总玩游戏,他可以整晚都跟她视频打电话。

    当她要找他的时候,一定能联系的上,需要陪伴的时候,男生永远都在,不会平白无故的闹失踪,让她很慌张。

    这些很小的事情,她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但是他却很愿意去做。

    女生对一个人的喜欢,就是由这样一些细节去慢慢累积的。

    她一直是那种在感情里很理性的人。

    在上一段感情里受过伤害,对异性有着抵触心理,遇见很多的男生,但都错过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对她来说,接受一个人,然后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是很难去做到的一件事。

    她特别享受单身的状态,能够自娱自乐,很担心有人闯进来会打乱她的生活节奏。

    直到遇见这个男生,她突然觉得,原来谈恋爱带给自己的不仅是那一点的甜,还是一种支撑,是空落落的心里都被填满的感觉。

    我问她,喜欢这个男生什么。

    她说,每次自己遇见麻烦,着急忙慌的时候,只要他出现,就会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喜欢跟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相处起来十分合拍,两个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爱这件事,就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爱就是,除了他,你谁都不想要了,内心很坚定没有谁会比他对自己更好了。爱就是,我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想起你,好的坏的都想与你分享。

    如果一个人能够带给你许多的安稳和前所未有的开心,你们的相处模式是轻松的,见到彼此就有很多的话要说,他愿意在你身上耗费时间,并且毫无畏惧的在走向你。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那个命中注定吧。

    希望我们每个人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我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我喜欢的东西都很贵,我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我爱的人超完美。”拥有这种心态的人一定是非常有自信。

    时常有人感慨,那些优秀的人,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其实,在开挂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暗自努力。

    不得不承认,只有赚到足够令自己安心的钱,才能过上简单、安逸、自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更有底气。通用努力换来的底气是一个人的盾牌,即便在孤军奋战时,也能让人从容不迫。

    人生最可贵的,是在百分的努力后,连自己都为自己感到骄傲,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不会囊中羞涩,更不用顾及别人的想法。

    希望你们在看上两种色号的口红时,能毫不犹豫地一起买下;

    在看到网上美丽的风景时,能立刻飞去旅行;

    在过年回家时,能给父母包个大红包。

    当然我们努力赚钱,不是为了纯粹的享受,而是能给自己多一种选择,给生活多一种可能。

    越长大越发现,好的运气都深藏在你的努力里。只有自己变优秀了,其他事情自然会跟着好起来。

    就像那句话说的:千万别在年轻时不爱钱,你应该更努力一些。

    当你足够优秀时,生活自然会赋予你嘴角上扬的自信。

    你要做一个努力且会享受的人,不被生活所困,有钱更有梦想。

    人一辈子这么长的时光里,总会遇见一个让你奔跑起来的人。因为是对的人,走路真的来不及。

    当然,一辈子里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遇到了真正想共度一生的那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一起到终点,来过爱过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也许我们都不知道面前这个人能不能一起走到最后,但也因为一腔热血奋不顾身的用力爱。

    我并不是太会表达的人,想要说的话绕了几个弯也不能完整的传达出自己的心意,但我会先考虑的是你淋雨可能会生病,在你能吃好饭,睡好觉的前提下,才思考怎么让你感到浪漫。

    虽然我一开始总是弄砸。总是不知道你为什么没来由的不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一个人生闷气。也不知道你为什么总是每天都要变着法的打扮的那么漂亮,不知道你的欲言又止,不知道你的这些小孩子气都是为了我,并且还同时也不知道这些小小的事情总是委屈了你。

    我开始因为这个小女孩,变得细心起来,像你妈妈关心的那种细心。我会经常告诉自己,应该对她温柔,比任何人都温柔,我也会经常告诉她,你很特别,至少在我这里很特别。没有女孩会拒绝偏爱的,这也是在她们那里存在安全感的一个原因。我渐渐整理好圈子,对于异性,能不交集就不交集。会耐心的夸你漂亮,哄你的坏情绪,会让你感觉到我在身边的安心。

    我也会有因为生活工作心情低落的时候,有过很多回人生没劲透了的念头,可每次你出现,和你一起逛街,吃到可口的食物,看见温柔的日落,收获了真诚的关心,就又决定要好好地热爱生活啊,是你给我那些琐碎又美好的瞬间,支撑我走了好远好远的路。

    我希望自己能够有足够的运气与足够的勇气,去见到命运里每个时间段里的你,并且一直陪在你身边,那么这一辈子,倒也不算乏味。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中注定,只要耐心等待,就能迎来一束光亮。单身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在不久的未来,你终会和那个人不期而遇。也许在等那个人的日子里,难免会丧气、会孤独、会难过、会失望、会有所不满,但还是请你相信,你努力的向他走进,他也在努力的向你走来。

    好的关系一定是相互的。

    我爱你,可是你让我爱的有点辛苦了。

    以前的我,总觉得爱你是我的事情,而且我想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所以我孤独勇敢,天真热枕,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甜蜜的东西都送给你。可我发现,我很贪心,我希望你也爱我。

    或许你也是爱我的,但你爱得将就,爱得浅薄,爱得心不在焉,甚至可以更爱别人。爱情呀,双方都认真最好,都草率也没关系,就怕爱得太像认真的独角戏,那真的太可惜了。

    我真的希望所有的爱情都可以以互相喜欢为开始,以互相攀比为发展的。

    就是那种你喜欢我,我就更喜欢你,你就更更喜欢我,我就更更更喜欢你。最好就是这样,永远偏爱彼此。

    送给你们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见怎样的人,但我能肯定的是,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他同样也渴望着我优秀、从容、美好。所以我不需要把大把的时间拿来幻想未来应当如何,而应该把所有的等待都用来武装自己。只是为了当有一天遇见你时,能够理直气壮的说,我知道你很好,但是我也不差。

    “想和喜欢的人结婚,陪我度过漫长的一生。

    上班下班,生活节奏不那么快的城市里租一个小公寓,我们把公寓布置得温馨又干净。等到下班回来,一起研究美食,周末不上班的日子,可以一起睡懒觉,看电影。

    冬天和喜欢的人一起吃烤红薯,一起吃火锅,喝热乎乎的奶茶,踩在落叶满的小路上,闻着淡淡的桂花香,把生活过得温柔且有趣。

    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关于以后的最美好的事。”

    咱俩要谈就谈能结婚的,不要整天只会早安晚安我爱你之类的,我是在跟你谈恋爱,谈未来,不是在玩过家家,我很认真,很慎重,我们以后是要结婚的。

    世界上有很多迷人的花,但我更喜欢有结果的树,比起遇见,我更想与你终老。

    让我死心塌地的从来都不是钱财和外貌,是责任是担当,是偏爱,是用心,是温柔,是稳重,是忠诚,是三观,是细节。

    记不清了,只记得刚开始的一切都好温柔。

    好想立马跑去找你,然后抱紧你,在你怀里肆无忌惮的和你说我好想你。

    请珍惜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总是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还有就是现在很多青少年在巨大的家长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生命。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这句话是我的一位好朋友经常鼓励我的话。

    她并非只是不痛不痒的这样说,她经历过很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在一次火灾中,她的脸、脖子、身体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手指也粘在一起。经历了50多次手术。五次手术中心脏停跳。

    这样的她,一次又一次坚强的挺过来了。她说,她觉得她是不会被打死的,手术、愈合的种种痛苦,真的不是没有体验过的人可以想象的。

    火灾后她的心脏瓣膜也开始关闭不严,医生说不做手术更换的话,随时都有危险。

    这样的她,在术后恢复,一点点学习站立,走路,掰开他身体已经萎缩的神经。

    曾经的她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有自己的私人医院,针灸技术非常受欢迎。

    她已经没办法拿起针了……

    后来,她开了一个很小的小吃店,做她喜欢的小吃给大家。每天和人微笑。

    并且,在今年给了我支持和帮助。

    我不知道该如何感恩她出现在我的生命。

    我会为我这个朋友祈祷,她的人生后面越来越幸福。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人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心情很是愉悦,可他一路走,一路担忧,最后脑子里的阴霾逐渐遮蔽了晴朗的天空。

    这或许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在做一件事时,我们总会有各种担心和焦虑。

    既怕自己做不成,又怕别人的质疑和否定。

    最后无休止的内耗,就会彻底拖垮我们。

    但其实,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被精神上的内耗折磨,不如用行动去治愈自己。

    想的越多,越会透支心力和体力,做的越多,才越能扛住压,克住难。

    南鹿大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个表弟,某天给他发消息说,自己想应聘华为公司。

    南鹿大叔问:“你开始投简历了吗?”

    表弟支支吾吾地回道:“还没有,应聘哪个岗位我还没有想清楚呢。”

    南鹿大叔劝表弟,先在网上找一些资料,看看在招聘的岗位有哪些,对照自己的能力一一筛选,然后再综合分析。

    表弟听完点了点头,也表示接下来要好好研究一番。

    但一周之后,表弟又去找他。

    原来表弟并没有去应聘,因为他听说华为公司面试很严格,而且要求也很高,就算顺利通过面试,也很难适应激烈的内部竞争。

    南鹿大叔问他:“你先告诉我,投简历了吗?”

    表弟回答道:“还没有,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行。”

    南鹿大叔听后,叹气道:“你根本没去尝试过,就已经被想象中的困难吓住了。”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过一句话:“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在做一件事时,最难克服的,不是将会遇到的困难,而是想象中的困难。

    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本想去健身,但想着会很累,越想越累,干脆就不去了。

    本想去读书,但想着会犯困,越想越困,干脆就不读了。

    本想去写作,但想着会很难,越想越难,干脆就不写了。

    《撒野》这本书中,有一句话:

    “人就是这样的,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勇气没攒够,其实只要迈出去了那一步,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早就准备好了。”

    许多时刻,令我们疲惫的,从来不是没准备好,而是过多的焦虑和犹豫。

    想太多,不仅会消耗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你做事的决心和意志力。

    放下过多的精神内耗,才能丢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前行。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一句话: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你越在意他人的负面评价,越会丧失前行的勇气,只有放下过度的敏感,才能减轻内心的累赘。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曾认识一位很有才华的O先生。

    这位O先生是文坛新人,已经在文学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未来大有可为。

    但他却因一次寻常的退稿经历,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从此一蹶不振。

    渡边淳一打电话安慰他说,不必在意这些。

    他只是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还有一次,渡边淳一到他的住处看他,但他不是挠头就是叹气,根本没有创作的欲望和斗志。

    几年后,这位O先生渐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在文坛上彻底消失了。

    《海贼王》里有一句话:

    “这个世界并不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里,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里。”

    面对他人的质疑和不看好:

    若你强大,它就是你向上的垫脚石;若你怯懦,它就是你向前的绊脚石。

    已故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被法国总统钦定为卢浮宫重建项目的设计师,但几乎所有法国人都反对这个决定。

    设计院的委员对贝聿铭的设计稿冷嘲热讽:“这是什么破玩意!”

    他走在街上,一个巴黎女人故意对他吐痰。

    但从始至终,他没有因为别人的无理言行大发脾气,也没有因为这些负面事件,放弃自己的设计理念。

    后来,贝聿铭顶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用金字塔式的设计,让卢浮宫成了法国人最骄傲的建筑。

    有一句话说:“过多的敏感,是一种无谓的自我消耗。”

    能吞得下多少委屈,才能成多大的事;能受得住几分打击,才能成几分的才。

    当你最终做出成绩,所有误解就会不攻自破,所有打击便会烟消云散。

    去年有一则很火的视频,叫做《先干了再说》。

    视频里,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许多人纷纷犯了难。

    一个小伙子,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担忧,疫情前辞职了,还能找到工作吗?

    一个中年男子,在农村做家畜生意,他问自己,鸡都出不了栏,乡亲们没有收入怎么办?

    一个餐饮店老板,看着员工都在店里望着她,她在想,三个月没进账,店还能开下去吗?

    在短暂的困惑和挣扎后,他们纷纷行动起来。

    那个小伙子,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前,选择去当一名网约车司机。

    那个中年男子,为了推销乡亲们养的鸡,开始尝试在网上直播带货。

    那个餐饮店老板,把店变成了小型菜市场,带着所有员工,卖起了平价蔬菜。

    最终,他们都熬过了最难的那一关。

    当深陷困境时,越纠结越会走投无路;当你去行动时,才能更好地寻找出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37岁失业在家,压力巨大,超级痛苦,怎么办?”

    有一个叫“沧海”的网友回答说:

    首先,迷茫不解决任何问题,再次,情绪于事无补。

    假如说,上帝在你眼前放了十个盲盒,并告诉你有一个里面装的是你想要的,你会怎么办?

    你应该一个一个地去打开。

    不要再浪费时间,赶紧去试错,想太多是没用的。

    一个字,干。不行,换。再干,不行,再换。

    有一句谚语说:“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

    也许,行动不能立马给你带来转机,却可以让你慢慢摆脱困境。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1983年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提到一个理论叫“情绪劳动”。

    大意是除了日常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外,还存在一种被忽视的劳动,就是情绪的劳动。

    当一个人陷入过度焦虑和纠结时,就会消耗自己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做一件事时:

    怕自己做不成,比真做不成,更让你感到疲惫;怕别人说你不行,比真不行,更让你感到难堪。

    许多时刻,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来自外压和外力,而是来自情绪和精神的内耗。

    所有困惑也好,质疑也罢,想得越多越痛苦;当你摒弃杂念,抛开烦忧,做得越多越坦然。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不跟自己较劲。

    希望所有人可以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能感同身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完全没有必要失望,完全不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沮丧。

    当你痛苦煎熬时,有人愿意始终和你站在一起,轻轻拉你一把,你并不是孤独的,你难过,我也不会开心,这就已经足够。

    曾经也有个阶段觉得父母不可理喻,想离家越远越好。

    离开了家才发现,其实他们也有梦想,也曾经风华正茂,只是他们的梦想变成了我,我过得好,他们就好,如果没有我,他们或许早就实现梦想了。

    不必总是去想原生家庭欠了我们什么,恰恰是原生家庭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修补自己,而非用来怨恨。

    毕竟我们终其一生,都要为自己负责。

    看到这文的小伙伴,不知道能否对你有一些帮助和思考。

    如果能为你带来一些什么,那是我发这篇文章的意义。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