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烽 » 72 召集人手

72 召集人手

    辰时刚过,天边的最后一点阴云也被晨风吹散。

    杨妙真坐在马车上,直盯盯地朝着李全看过去。她虽然是在山寨里面长大的,手中也沾过血。但心底里终究是善良的,从来没有想过欺负别人的事情。可如今她看着对面坐着的李全,就恨不得一脚把他提出车去。

    不过善良的杨四小姐,终究是忍住了。因为李全此时正皱着眉头向窗外看去,心中定是在想些什么事情。

    她对这些虽然不太清楚,但终究是能分清事情轻重的,这时候也就没有使出自己的小性子。

    所以马车内一时间也就沉默了下来。

    李全倚着窗口,向着窗外看去。马车飞驰,外面的景色迅速地倒飞而去。不过李全的心思也没有放在这些东西上面。而是在仔细地思索着自己的计划。

    不过刺史衙门的调令已经送了过去,计划已经开始实施,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查漏补缺。他想了想,将钱贵唤了进来。

    “码头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人,那边的情况我们已经摸清楚了,码头那边常驻有一个都的兵力。”

    钱贵从车头坐了进来,轻声禀告道。金朝的军制是并轨制,猛安谋克制与签募军制并行。都军司的一营便是属于签军,一营分为五都,每都军辖一人,士卒一百有余。

    宋志行为了重点防备码头那边,竟然派出了一都的兵力,这让李全有些震惊。

    “那咋们的人手都召集来了吗?”

    “是,外出的人手,都召集回来了,一共七十三人。”

    听到这个数字,李全的眉头一下子都皱了起来。尉司七十多人,加上刺史衙门的三班衙役,这也才两百多人。光凭着这些人,攻占码头可能够了,但要是在分出人手去控制三面城门,那可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够啊,人太少了......”

    “可是,咋们的人手也只有这么多了啊。”

    钱贵倒是明白李全的意思,可他也没什么办法啊。之前他也跟判官大人提过重新招募壮班,不过还是被李全给否决了。

    因为控制州内财政的是沈同知那边,刺史衙门拨不出来钱,录事司又是个穷光蛋,那些招募来的人也不可能白打工,所以一时间也就搁置了下来。

    不过如今看来就有些致命了,人手不够,一大半计划都不能够实行,让他先前的计划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

    李全微微沉思,向着一旁坐着没说话的‘杨四’望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看什么?”杨妙真瞪着一对大眼珠子,瞪了回去。

    “没事。”李全笑着摇摇头,转过去跟钱贵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动用其他的办法了。”

    自宋朝起,便在基层实行了保甲制度。这些坊甲在平时,只是协助官府进行管理的基础机构,可一到战时,就是一个最基础的军营,从坊甲抽调壮对州城进行防御。

    “咋们还有其他人手?”

    “呵呵......都军司一出州城,你立即将坊甲全部召集过来。”

    “召集民状的话,动静会不会闹得太大了?”

    “无妨,这不是有现成的理由吗?”

    李全冷笑一声,朝着‘杨四’瞥了一眼。

    钱贵倒是明白了几分,恍然大悟似的拱拱手。

    “大人是说......”

    “不错,贼寇动向不明,为防州城有失,各坊甲抽调壮丁,全城戒备。”

    没有理由,自己可以制造理由。而且恰好的是,这些兵壮正好是属于尉司管辖的,只要自己这边有了理由,便能立即召集人手,协理州城。

    虽然战斗力十分低下,但拿来装门面还是不错的,到时候将仓库里的皮甲穿上,便能以假乱真,说是真正的军卒也有人信。而且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便是维持城内的治安,对有歹意的豪户进行弹压。

    “是,卑职明白。”

    钱贵不是什么死板的人,李全随便提上一句,他也不会傻乎乎地去拒绝。

    ————————

    不远的地方。

    刺史衙门递出的调令,已经送到了宋志行的手中。

    缕缕的青烟从茶碗中升腾而起,都军司的大堂内也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不过空中的气氛却有些不对,充满着肃杀之气。

    宋志行紧紧地握着手中的茶杯,脸上阴晴不定。

    其实昌邑县城那边的情况他一家听说了,只是没想到刺史衙门那边居然反应这么快,直接就送来了调令,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金朝的军州和宋朝的职能不同,宋朝的是地方行政机构,而金朝的则是集军事行政与一体的地方军政机构。不过潍州只是刺史州,没有自己的驻屯军。

    作为刺史的辛淮对都军司是有直接统辖权的,只是被沈同知架空了而已,因此宋志行才敢不听他的调令。

    其它的事情他敢不听,但缉私捕盗、防备贼寇之事却是他的职能,是没法推脱的,不然等按察使到了,他也要被直接问罪,然后和姓辛的一起到牢里过日子。

    不过总体上,他是不愿意这个时候出城的,因为按察使一行人已经抵达了泗州,离潍州没有几日的路程了。

    这时候突然让他离开潍州,他心中总有几分不安。

    想到这里他朝着对面立着的一个干瘦的军辖吩咐道。

    “猴子,我出城之后,你要把码头那边看好,一定不能出事了。”

    “卑职明白。”

    那叫猴子的就是负责值守码头的军辖,他从二月至今,一直驻守在那边。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所以颇得宋志行的信任。

    宋志行微微颔首,一仰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猛地将瓷杯往地上一砸。

    “哼!老虎的胡子也有人敢摸?老子今天就要去看看是谁在跟我过不去。”

    杯子砸在地上,‘砰’的一声炸裂开来,碎片向四处飞溅而去,房间内的几位军辖也都低下了头去,不敢发出一丝的声响。

    “传本官命令,召集人手,午时出城!”

    “是,大人。”

    宋志行一声令下,麾下地人手便飞快的调动起来。府库打开,武器、甲胄开始分发。

    没用多久,四百余人便在校场内集合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