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烽 » 91 启航

91 启航

    四月初五这天,风平浪静,万里无云。

    运送使者的船队将从潍州出发,沿着渤海往北到达塘沽码头,再沿海河往西抵达直沽寨,然后经由北运河直达中都。

    如今这个海运还不发达的时候,一般的海盗也不敢来劫官船,加上有战船护航,所以这一路上安全还是无虞的。

    时间早已定好,自然不会因为等谁而耽误了行程。即使有,也不会是李全这类搭便车的小官。

    所以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自取其辱,早早地就等候在码头前面。

    水军的战船自然没有动过,平稳地靠在岸边,船上旌旗招展,一个个军卒精神抖擞地站在甲板之上,不管他们以往的战力如何,至少在今天看来是很不错的。

    而码头前面等着的,除了李全,另外还有几个从其他州过来的举荐、恩荫官,此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显然都是互相认识。

    倒也正常,都是官绅集团的后代,想不认识也难。

    可能是因为某种顾虑,那几人也未曾过来给李全打招呼,不过李全也乐得清闲,没人打扰,他自己一个人负手望着海边的风景。

    青衫孤影,好不自在!

    倒是远远的一望,他就看到钱贵驾着马车驶了过来,脸上笑嘻嘻的,看样子也在为自家大人高兴。

    马车稳稳地停在了李全面前,不过下来的居然是刺史辛淮,他专程来为自己送行,倒是让李全有些吃惊,瞪眼望望钱贵,对方只是摊了摊手。

    李全无奈,只是笑着对辛淮拱拱手。

    “大人。”

    辛刺史一听,开怀笑道:“不必多礼,想着时间快到了,我专程来送你一程。只是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看样子,来了有一段时间了吧?”

    “哦,没事,提前过来看看这码头上的风景倒也不错。”

    李全摆摆手,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然后又朝着辛淮一礼。

    “只是有些劳烦大人了。”

    “这话说的。”辛淮捻着胡须,满眼赞赏地向李全看去,“这次若没有你,我辛淮可就身败名裂了,这么大的恩情,我送一送又有何妨?”

    看样子他也是发自内心的,这也算是对这半月来的认可吧,这让他还是很高兴的,但他也不能就这么受下来,只能继续谦虚道。

    “可若没有大人你的举荐,我今天可就站不到这里了啊。”

    只是听闻此话,辛淮却是连连摇头。

    “若是别人这么说可以,但你李全例外,你是有真的才能的人,就算是我不举荐你,你也能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说不定以后,我还要借着你的光呢。”

    这话听着舒坦,但也有些不对劲儿,李全连忙摆摆手笑道。

    “这话说得有些太远了,我从中都回来后,还不是要在大人你手下做事。”

    “哈哈,那倒也是。”

    辛淮微微颔首,顿了顿,拂须朝李全看去。

    “不过,这一段时间你不在的话,可有什么想对本官说的?

    呵。

    闹了半天原来是来取经的啊,我说怎么这么奇怪。见他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李全这才放心了下来。

    而且此事他之前已经想过,就算辛淮不问,他也会让钱贵转告的。

    “既然如此,那有三件事需要大人注意。”

    “第一,私盐之事,大人万万不能着急。宋志行虽死,但那些豪族根本没有伤及到根本,大人若逼得太急,可能又会激起反弹。”

    “第二,沈利获罪身死,潍州城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咋们手里,大人不要心急,以静制动即可,只要稳住了州内的局势,那些士绅豪族就翻不起浪花。”

    “第三,都军司的重建大人应该出把力气,至少也要在里面占据点话语权......”

    眼下。

    只要辛淮能做到这三点,这潍州城内就没有人再敢跟他扳手腕了。而以后他想怎么做都可以,至是眼前这个时候不行。

    “嗯,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吧。”

    辛淮一点头,表示记在了心底。不过看他那犹豫的神情,却是让李全有所怀疑。不过不管了,到时候他人都在中都了,那还管得了潍州的事情。

    至于李革会不会来送他,已经不用考虑了。

    昨日的时候,两人已经见过一面,再次详细商议海运之事过后,便塞给了李全一封书信,让他抵达中都后,有麻烦的话,可以去找信上的之人。

    船上。

    响起一阵铜锣之声,有船已经开始动了起来,李全点点头,一礼后便潇洒离去,不在回头。

    不远处的一艘画舫之上,完颜恪倚在栏杆上,有意无意地向着码头这边看来,刚好看到李全和辛刺史告别的画面。

    他登时就皱了皱眉,回头朝着身后的长随看去,眉间满是疑惑。

    “你不是说他就一个农户之子吗?怎让得一州刺史都来相送?”

    “这......卷宗上是这么说的......”

    完颜恪瞥了那长随一眼,眼底的憎恶一闪而逝,居然连这么一点事情都办不好,他冷哼一声。

    “哼,滚下去!自己领二十杖。”

    身后的长随浑身一颤,也不敢反驳,只得垂下头离开了这里,下去让人打了二十杖。

    完颜恪没有在意身后长随的反应,他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之前在城门前,按察使李革居然说那农户之子是自己的子侄,看样子这李全定然是有几分能耐的!’

    能让五品刺史相送、三品按察使推举,这人定然有不凡之处。

    他一拍栏杆,又叫了人过来:“去,给我把那人的身份查清楚。”

    “是。”

    半晌之后,便有小斯重新拿了一份资料过来,呈给了完颜恪。

    完颜恪一页页地翻看着,眉间也凝重了起来。

    “原来如此,竟然靠着一己之力,扭转了潍州城内的整个局势,的确是个人才。”

    他这次上京是他父亲完颜永济吩咐的,如今住在中都的那位,身体已经不行,早年的六个儿子都已夭折,也是时候开始给自己安排后事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帝国的后继之人。

    他上京的目的便是如此,探查情况、联络朝官,为父亲大人铺路。

    虽然更有继承权的是皇帝的那几位兄弟,但他父亲完颜永济却有着一种别样的自信,让他及时入京,大事可成。

    事实上,这几日他心中想的很多,多是些父亲当上皇帝后的事情,那些美好的日子对他的吸引力很大,所以他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完成此事。

    不过他装模作样很精通,可涉及到具体的事情上,怎么做,需要考虑那些事情,他一概都不清楚。

    眼下他缺的正是人才啊,能辅佐他成事的人才。

    完颜恪笑着,若有若无地朝着正在上船的李全看去,风儿吹来,吹起了他的头发。

    前方。

    护航的战船开始升起船帆,三声鼓响,身后的船只接连回应,一艘艘的驶出了潍州码头。

    乘风破浪,向着未知的地方驶去。

    至少对于李全还是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