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血祭启示录 » 第七章:帝王心计

第七章:帝王心计

    丕平·马特,查理二世的第四子,一个小妾生的儿子。

    从小他就不受父亲待见,各个兄弟也都有意排挤他,他们喜欢欺负丕平,所以这位四皇子小时候比较自卑、几乎没什么朋友。

    他的处境一直都很尴尬,跟兄弟们比、他的出身实在难以启齿,母亲的身份带来卑微的处境,庶出跟嫡子没有任何可比性。

    而向下看呢?他又是皇室成员,也没法跟下面的人交往太深,否则会有闲话的。

    于是丕平这个人很孤僻。

    他喜欢独自散步、思考、读书,而他的兄弟们则喜欢聚会、赛马、打猎。

    长大以后也是一样,他喜欢跟政部的旧贵族们交流治国心得,而他的兄弟们喜欢骑马打仗。

    所以他长得矮矮胖胖,而其他皇子一个个人高马大,孔武有力。

    矮子丕平——这是人们挂在嘴边的称呼。

    丕平明白,自己跟三个哥哥两个弟弟没法比,于是越发小心谨慎,他处处留意,不敢给其他人留下把柄。

    随着各自成年,丕平也越来越老实,他只是兢兢业业的帮助大臣们处理政务,从不插手军事,所以在诸多皇子中最不起眼。

    没有兵权,就不具有威胁性。

    皇子们在暗中争夺继承人之位,而丕平得以独善其身。

    他安静的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并获得了一众旧贵族的好感,尤其是那些经常接触的政部大臣,他们与丕平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密。

    然后在一个夏天,卢卡斯代表教皇来帝都为查理二世庆生,丕平与他相识了。

    稍加接触,丕平就发现对面这个人跟自己很像。

    他的很多想法、只要稍稍一点,对方就能顺着猜个大概。

    双方的沟通常常伴随着愉快结尾,卢卡斯总是有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点子,跟这位教廷来客的相处,让丕平受益良多。

    慢慢的,丕平也大胆了起来,他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亲信,但绝不涉及军事方面,以求不被他人留意。

    他的党羽渐渐深厚,以政部的旧贵族为主,隐隐成为一股难以忽略的势力。

    各个皇子惊讶于丕平的崭露头角,但由于并未感到太大的威胁,所以只是稍稍多一点关注而已。

    矮小的身躯成了最好的掩护。

    可心中的野兽,早已被卢卡斯唤醒,对权力的渴望填满了丕平的心灵,他对父亲的皇冠朝思暮想。

    只要戴上那个象征权力的皇冠,就不会再受到欺辱。

    只要坐上那个象征帝王的宝座,就能挺直腰板做人。

    欲望勾起心中的恶念,前半生受到的不公带来充足的借口,而政部贵族的支持更是源源不竭的动力。

    一个宏图在丕平的心中勾勒。

    他要利用各方的矛盾成就自己。

    这需要周密的计划,而且容不得丝毫马虎,丕平看到了教廷的膨胀、看到了诸侯的势力、看到了大臣之间的互相攻击、看到了中央和地方的相互牵制。

    他以局外人的身份看透了一切,因为置身事外、所以看的透彻。

    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制霸道路在眼前呈现。

    实现丕平宏伟蓝图的起点,是第四次维京风暴。

    那日、沃尔夫斯被焚城的消息被快马带到帝都。

    公元831年9月2日晚,维京人在沃尔夫斯点起大火,当晚德林法师带着里昂侯爵逃出生天,并把消息带给驻扎在汉诺威的容克将军。

    容克在几分钟之内拟好了信件,并派遣快马将此事汇报帝都。

    经过两天一夜的疾驰,9月4日傍晚,萨克森失守的消息传进帝都,丕平意识到机会来了。

    他紧急联系卢卡斯,后者即刻利用传送阵抵达嘉伦,两个阴谋家开始了争霸大陆的旅程。

    丕平很幸运,查理二世得到消息后召集大臣商议,而其中政部的旧贵族立刻把此事传给了丕平。

    所以他是诸多皇子中最先知道萨克森失守的。

    宫内还在开会,诸位皇子们还在做着各自的事情,而卢卡斯已经开始为丕平配置毒药了。

    后面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丕平派人联系各个兄弟,并前往皇宫准备,他利用皇子这一身份巧妙的把禁军排除在外,皇帝跟皇子们商议事情,自然不需要护卫。

    同时,他还胁迫、诱惑了数个大臣,以威胁和承诺紧急笼络了一批党羽,然后用一壶毒酒让自己成了唯一的继承人。

    查理二世和几个皇子压根没想到自己家人会给他们下毒。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商议萨克森战局的本就是小部分高层,其中政部的旧贵族还跟丕平穿着一条裤子。

    查理二世提拔新贵族的行为,让他们不满,旧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转为拥立更加纯粹的丕平。

    那些刚烈的大臣,都随他们的陛下同去了;那些没什么底线的大臣,都被丕平控制住了;而那些叛逆的大臣,本就是丕平的同伙。

    所以丕平,是用中央内部的矛盾上位的,这场宫廷政变的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配不均。

    查理为了维护帝国的长治久安,扶持起一批新贵族,然而这导致了许多旧势力的不满,在丕平的挑动下,他们为自己选择了更合适的主子。

    上位的阻碍消失之后,丕平给这场事件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他对外宣称皇宫内混进了刺客,同时把脏水泼到新贵族身上。

    然后这些无辜的人就成了禁军的发泄口。

    你看、他虽然手里没有军队,但政治、可以操纵军队。

    再强悍的军队也终究是手中的利剑,而政治、则是握住利剑的手。丕平利用政治上的合法性控制军队,继而铺设自己的道路。

    强悍的打手,虽然在努力的挥拳,但根本不清楚自己在为谁效命。

    他们只知道挥拳,却成就了别人的霸业。

    知晓真相的人要么是丕平的同伙、要么迫于压力不敢说实话,他们或幸灾乐祸、或麻木不仁的观看事态发展。

    丕平也就顺理成章收拾掉了查理提拔起来的新贵。

    同时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然而、戴上皇冠,才是万里长征的开始。

    丕平随即开始酝酿二虎争食之计。

    他在登基那天就把诸侯和教廷放到了对立面,他用利益铺垫了这场阳谋。

    没错、局势朝着丕平安排的路线不缓不慢的发展着。

    丕平想要的集权,也在一步步向他靠近。

    旧贵族和新贵族的矛盾,已经被解决了。

    王权派与神权派的冲突,也直接被拿到了战场上。

    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将在战争结束后一并解决。

    到最后,只剩政部、军部、中间派三方制衡,为皇帝服务。

    虽然现在政部几乎是一家独大的姿态,但这只是暂时的,丕平既然能把教廷这个庞然大物拉下水,解决一帮没有军队的老头子还不简单?一场大清洗就能让旧贵族永远翻不过身来!

    时机、关键在于时机。

    丕平、这个心机阴暗的帝王,正在改变欧洲大陆的格局,如果一切顺利,他势必完成前人从未达到过的中央集权。

    届时、嘉伦就不再是比肩罗马的帝国,它还要更加强大。

    它将超越罗马,成为一个西方的大唐。

    大唐——嘉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