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嫡兄万福 » 第83章 守夜

第83章 守夜

    那怀抱在最初的夜风凉气散去之后,衣襟下胸膛里透出来的温热,像用火盆烤过的暖被,将人自寒风里剥离开来,团团围在其中。

    尤其那熟悉的气息,如山一样结实的胸,秦恬自被告知自己成了先太子遗孤之后的惶恐孤独之感,在这样的怀抱中,短暂地消失了。

    纷繁复杂的无数情绪不住凝在一起,最后凝成滚烫的眼泪一涌而出。

    秦恬本不想哭,不想那样狼狈,可眼泪完全有自己的主张,不住地涌出来,她无力阻拦,最后干脆放弃,任那些眼泪横流。

    怀中的小姑娘抽泣着,单薄的身子不住颤抖。

    秦慎猜到她会不适,猜到她会害怕,可她就这样在他怀里哭的时候,他还是心下酸胀发疼。

    他低头看去,明明只是个小姑娘,却在一年之内承受两度身份的巨变,这一次,更是将人架到了火上。

    她头发有些散,有几缕在夜风里乱飞,又在眼泪的湿气中贴在了他衣襟上。

    秦慎揽了她的脑袋,将她护在胸前,安静地就这么耐心等待着她慢慢哭。

    只是承受了这样的巨变,她却也没有哭很久,很快就从他怀里直起了身子,似是看到了将他衣襟哭湿了一片,还有些无措,着急忙慌地抽出袖中的帕子,想要替他擦拭衣襟。

    秦慎直接从她手里将帕子抽了出来。

    她愣了一下,抬头看了过来。

    他则拿着那帕子,轻轻擦在了她眼下。

    秦慎手下轻而缓地似在擦拭宝贵的珍珠,他舍不得她流泪,又想她能痛痛快快地释放一程。

    偏她眼睛里含着莹莹的水光,却不再哭了。

    秦慎看着她,在那双眼眸下,指尖轻颤。

    夜风吹来烟火的气息,旷野之上平添几分生息。

    秦恬自觉哭了一场,当真是十足的狼狈,眼下他替她拭泪,她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大哥,我.”

    下意识地叫出口,秦恬才想起她已经不是他一父所出的妹妹的身份了。

    她略怔,眸光稍有闪烁,就被于夜中奔来的男人看了出来。

    “不管你是不是秦家的姑娘,只要你想叫我大哥,都可以。”

    她心下略一犹疑,他就立刻给了他最不需要疑问的答案。

    就算他时常有奇怪的情绪和举动,令她摸不清头脑,但在每个关键的时刻,他都在,从未缺席。

    秦恬鼻头又有些发酸了。

    “大哥,”她叫他,“大哥,大哥!”

    像小孩子赌气一样。

    秦慎的心软成一滩水。

    “嗯。”

    “嗯。”

    “我在。”

    他回应着她。

    两人一个赌气似地叫他,一个不厌其烦地回应。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戏班子在排练,小姑娘思绪从沉重的压抑中抽了出来,想到这,竟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在笑什么?”他问她。

    秦恬想了想,小声说了,“.像不像戏班子排练?”

    秦慎亦不由地轻笑了一声。

    她总是这样,让他踽踽独行的前路,不知何时就有了人间烟火、欢声笑语。

    只是她越是这般,秦慎越是心疼。

    他忽的想到什么,“父亲是不是也来了?”

    秦恬点头,“.只不过这会可能要回去了。”

    她不知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秦慎回答了她心里的想法。

    “你先回帐中歇下,我有些事要同父亲问明白。”

    是公主身份的事情吧。

    “我跟大哥一起。”

    秦慎想了想,点了点头。

    两人一同去寻了秦贯忠,秦贯忠正要离开,突然见到秦慎略吃了一惊。

    秦慎也并无什么废话,直接问他。

    “父亲确定她真是公主吗?”关于秦恬的身份,秦贯忠肯定比他更了解,但秦慎也点出了不明之处。

    “传闻公主约有十八九岁,恬恬才多大?”

    按照秦贯忠一直以来的说法,秦恬还差一个月才及笄。

    秦贯忠听见秦慎这样问,顿了一下。

    “恬恬的年岁,原本也是我有所隐瞒。”

    “可她怎么也不像十八九岁的样子。”秦慎看向秦贯忠,“若她不是公主,就不该坐在这位置上。”

    秦贯忠没有立刻回应,默了一下,让人将道长张守元请了过来。

    秦慎没想到这事还牵扯到师父身上,不时见张守元果然前来。

    “师父。”

    他向张守元行礼,张守元却只跟秦恬见了礼。

    “殿下。”

    秦慎暗暗皱了皱眉。

    秦恬还不适应这样的称呼,连忙扶了他。

    这时张守元才同秦慎开口道,“公主之所以是公主,并不是传闻所能左右的。”

    秦贯忠也道,“传闻并不完全符实。”

    秦慎并未因此而消下了疑问。

    “但太监黄显奉命出京寻人,寻的就是十八九岁的女子。”

    连宫里都认为公主十八九岁。

    他这么一说,张守元便哼笑了一声。

    “那只能说皇帝心急,没有细细去核查,若是细查便能发现其中不对之处。当然,这也是先太子殿下和身边的人当年的用意。”

    所以,传闻并不符实,公主并没有十八九岁这么大,但按照先太子薨逝的时间来算,公主也有十六七岁。

    秦慎看了看秦恬,还是皱了皱眉。

    他道,“今日只是我疑问此事,肃正军接下来要联合广诉军和南成军,若是公主的身份不能令那两军首领信服,联合恐难成。”

    他这么一说,就见自己师父子怀中拿出一样物件。

    那是个拳头大小的紫檀木盒,师父显然甚至珍重,先擦拭了一下表面,又低声念了两句什么,才打开了那木盒。

    木盒之中,放着一枚小小的印章。

    那黄石雕刻而成的印章上,栩栩如生地刻着四爪金龙。

    “这是.?”

    秦慎忽然想到,先太子薨逝之后今上让人查抄东宫,曾有先太子私印下落不明。

    思绪一掠,张守元就回答了他。

    “这是先太子殿下的随身小印,所谓的下落不明,其实一直留在公主身边。”

    先太子私印。

    秦恬看着那枚印章微怔,原来真的有证物证明她的身份。

    宫中找寻多年、一直下落不明的先太子私印,没有比这更能证明公主的身份了。

    秦慎闭起了眼睛。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师父在猎风山房,第一次见秦恬时的情形,彼时师父就对小姑娘有种特别的敬重。

    是因为,师父早就知道她是公主?

    叶执臣、陆晚樱夫妇,其实是携公主脱逃,叶执臣在外吸引视线,陆晚樱则带着公主寻到了秦家,他父亲秦贯忠悄然将公主安置在民间。

    如果不是邢兰东紧盯着秦家发现了诸城小院,那么秦慎可能不会认识她,而她只会突然于某个时刻从小院不明身份的姑娘,变成了万众呼唤的公主

    秦慎恍惚了一下。

    张守元看了他一眼,“伱既然回来了,正好与孙先生商议,过两日护送公主前往南面,与那两军谈联手之事,这才是当下的大事。”

    身份一定,公主要履行她的职责,也已是定数了。

    气氛有些凝滞,还是秦贯忠开了口。

    “若此事没有什么异议,我就先回青州了。”

    他这指挥使的位置也坐不久了,张守元闻言语气和缓了不少。

    “你快去吧,早日打点好。”

    话至于此,张守元便收起了那先太子私印小心放好,“我还有事要同孙先生商议,先去了。”

    他看了秦慎一眼离开了。

    秦慎沉默,倒是秦恬想到了夫人,问起夫人晓不晓得此事。

    秦贯忠摇摇头,“我会回去同她说明白。”

    肃正军要联合其他反军之势,翻天覆地,秦家也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稳居青州城内了。

    一切都要变了,唯独不变的反而是那最易改变的人心。

    不时,秦贯忠也离开了。

    秦慎亲自送了他上马,才同秦恬返回到了她帐外。

    她是公主,已是无可转圜的事实。

    秦慎脸色沉沉,轻轻看着小姑娘。

    “能睡下吗?”

    旷野一片漆黑,独独营帐烧着火把,火光在夜风里时而明时而暗,也许下一息就会被风吹灭。

    他此时是怎样的想法,那个小姑娘好像一清二楚。

    “能睡下。”她说,嗓音一如平日,“慢慢地就能睡下了。”

    她还在试着安慰他吗?

    秦慎在这回答中又是半晌的沉默。

    但她开口叫了他,“大哥若是今晚不离开,我可能、可能睡得更快更好。”

    她眼睛一眨一眨地向他看过来。

    秦慎似被她颤动的羽睫拂过心头。

    她恐怕完全不知道,她这样的神色模样,对他来说是如何不能拒绝的要求。

    “我不走。”秦慎无可奈何地笑道,“若你让我替你守夜,我亦愿意。”

    这话说得有些直白,只是过于直白地让秦恬还以为他在说笑。

    “大哥是在笑话我吗?若是大哥真给我守夜,我该睡不着了?”

    想到帐外有那样一个人一夜都站在那,谁人能睡得下呢?

    秦恬赶紧抬手指了另一边的营帐,“大哥没地方住的话,倒可以住那。”

    这几处营帐都是孙先生专门给她准备的,没有一处不好,但秦恬根本住不了。

    但她说完,又想到,这样让大哥住在她附近的营帐,可不还是让他给自己守夜的意思吗?

    她赶紧要改口,“不是,我的意思是”

    可话没说完,他已爽快应了下来。

    “好,就住那。”

    秦慎低头看着慌乱要改口的小姑娘,嗓音似月色温柔。

    “快去睡吧,我都会在的。”

    既然这条路你必得前行,那就让我做你周身的铠甲、手上的提灯,护你一路向前。

    *

    青州。

    百年门庭从未更改过它的主人。

    魏家。

    魏大老爷魏成堂得了个消息,脸上便显出三分悦色来,抬手叫了人。

    “去请大公子到我书房”

    这话没说完,想起自己的长子受了些伤,便也不再拘泥于父子的尊卑,亲自去了长子的院子。

    院中有清淡宜人的熏香气息,魏成堂深吸了一气,心下越发愉悦,连说话间都如同慈父一般。

    “我儿越发精于此道了。”

    院中葡萄藤下,外间树叶纷纷枯黄,偏此处不知如何仍旧养得枝叶青绿如春夏。

    魏云策淡淡地笑了笑,“父亲谬赞了”,说着,起身要同他父亲行礼。

    魏成堂抬手止了他,“你我父子不必这么多礼数,你好生养伤。”

    说着,魏成堂做了下来,一个眼神将周边的人都遣了下去,院中只剩下父子二人。

    魏成堂笑道,“我儿此番,可真是给魏氏一族立了大功了。”

    新年好,新的一年要勤奋一些了,明天起,每章3000字,变成每章4000字,作者也要努力做个勤奋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