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洪荒之娲皇造化 » 092、太山与太行山

092、太山与太行山

    “洪荒之娲皇造化”

    日复一日。

    数十年的时间,转眼而逝。

    凭借《八九玄功》这一部玄妙的功法,杨戬在短短时间内便明悟了金仙之妙,证得不朽道果。

    出于救母心切,杨戬在粗略地熟悉了当前的境界之后。

    便就向师尊提出告别。

    对此,玉鼎真人没有阻止,并且还指引其该如何行事。

    “杨戬,汝母云华被天庭玉帝镇压于太山之下。”

    “此山颇为神异,就连为师亦算不出是何来历,位于何处。”

    “不过月宫之中,有一开山斧,可指引汝行救母之事。”

    月宫?

    杨戬心下一动,说道:“徒儿多谢师尊指点。”

    拜谢过后,救母心切的杨戬便快步离开了玉泉山。

    原处。

    金霞洞内的玉鼎真人在沉吟了一会,才自语道:“此事因果纠缠,吾竟是看不出半分缘由。”

    至于先前所说的月宫与开山斧一事,却是其师尊原始吩咐下来让其告知的。

    这其中涉及到圣人行事,玉鼎会看不穿才是正常。

    所以,他也没有多纠结于此。

    就是不知师尊涉及此事,有何打算?

    毕竟事关自家徒弟,玉鼎难免会多想想。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的徒弟杨戬也是阐教弟子。

    想来,师尊不会让其吃亏才是。

    思索到此,玉鼎便不再细究下去,而是全心开始修炼。

    再不用心,就晚了。

    想他玉鼎,玉清圣人门下!

    在阐教修行了数百年,境界亦不过是不朽金仙。

    而徒弟杨戬凭借自身天赋,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便也达到了这个境界。

    有这么个天赋异禀的徒弟,玉鼎不免会觉得有些压力。

    固然杨戬只是刚刚突破,但万一日后被徒弟弯道超车,岂不是很尴尬。

    因此,在杨戬离去之后,玉鼎便开始专心体悟师尊原始讲道时,曾讲述过的太乙之道。

    当然了。

    在数百年时间内,玉鼎就从一介凡身修炼至金仙境界,这个速度便已然可以算是超凡脱俗。

    即便纵观整个洪荒天地,亦是如此。

    并且在一众阐教弟子之中,玉鼎的天赋也能算作是上佳的了。

    虽然其出身于先天羸弱的人族,但作为占据着天地主角的种族,得天运垂青,福泽不浅。

    大运加身的人族,内部自然是频频有天骄现世。

    玉鼎能够拜入阐教,自然也是这人族天骄中的一员。

    而阐教的教意,讲究阐释天意、顺天而为。

    其麾下的弟子,自然都是一些大气运之辈。

    因此在几百年前,最终成功拜师玉清圣人,成为阐教弟子的几乎都是人族之身,除了黄龙。

    不过黄龙真人出身龙族,统御四海水族,又早早站队人族,亦有一分天运垂青。

    不像妖族,直接被女娲圣人贬为湿生卵化、不识天数之辈。

    遭上天厌弃不说,时不时还有三灾加身,可谓十分凄惨。

    却不知通天师叔,收那么多祸害干什么吗?

    这个念头,只是在玉鼎脑海里一闪而逝,多想无益。

    另一边。

    修行数十年,刚走出玉泉山金霞洞的杨戬只觉举目茫茫。

    在稍微顿了顿,其才依照师尊所言,前往天上的月宫。

    只见杨戬摇身一变,化作一头神俊的飞禽,急速掠向上空。

    随后,足足花费了两天时间,他才踏上了死寂寒冷的月球。

    化为原形的杨戬在环视一圈后,便觉得此地荒凉无比。

    不过荒凉便荒凉吧!

    就是有一点,月宫何在?

    所幸,杨戬看见了一道逐渐朝自身所在靠近过来的倩影。

    来者雅若幽兰,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无疑就是一位绰约多姿、不食人间烟火的月宫仙子。

    杨戬见之亦是觉得惊艳,不过救母心切,也顾不得去想其他。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月宫所在。

    正当杨戬想朝其询问之际,却听得身前仙子的话语传来。

    “请随我来吧。”

    “仙子莫非,知我此行所来是为何事?”杨戬有些错愕。

    “嗯。”

    清冷的回应了一句,被换作“仙子”的嫦娥便转身领头走去。

    见其不愿多说,尽管杨戬心里有着不解之意,却也只能这么跟了上去。

    不多时。

    两人便来到月宫之前,站在枝繁叶茂的月桂树一旁。

    “咚咚”!

    “咚咚”!

    前方的吴刚依旧牢牢握着开山斧,不间断地在砍伐着月桂树的主树干。

    嫦娥在看了一眼之后,便道:“你所需要的开山斧就在此。”

    “去拿吧。”

    闻言,杨戬也不含糊,直接上前朝吴刚说道:“这位兄台,借斧子一用。”

    话语一落,宛如机械般的吴刚第一次顿住了砍树的动作。

    见此,杨戬便从其手中拿过了其手中的开山斧。

    说来也怪,他在将开山斧上手之后,便有一种牵引感。

    指引?

    莫非,这就是太山所在?

    想到师尊所言的杨戬,心下闪过这个念头。

    于是,他顾不得客套了,在粗略地谢过嫦娥与吴刚之后,便匆匆往开山斧所指引的方向而来。

    杨戬如履平地般踏空而行,很快就远离了月宫。

    时空仿佛扭曲了。

    随之,他来到了一个自己也不知道位置的地方。

    恍惚间,杨戬看到了一道少年人的身影,其手持一盏宝光四射、莲花状的白色灯盏。

    这是何人?

    杨戬心下疑惑,不过待他仔细看去,人影却是消失了。

    对此,有些诧异的杨戬也没有细究下去,而是依据开山斧的指引继续前行。

    很快,他就抵达了目的地。

    太山?

    不,太行山!

    “难怪师尊算不出来。”杨戬恍然道。

    “此山,原来是太行之名!”

    说着,他仔细查看,确实查探到了母亲云华的存在。

    于是杨戬便施展法相天地,化作一尊通天彻地的巨人,手中开山斧亦变成巨斧。

    一斧过去。

    “轰隆——”!

    太行之山,瞬间荡然无存。

    随后,母子团聚的欢喜这些事情便不细说。

    杨戬这一斧子下去,可是造成了一连窜的连锁反应。

    数万年前的蛮荒时期,太行山此处可是坐落着一个人族部落。

    人们面山而居,面前的道路被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堵塞,每每进出都要绕个老远的路。

    此部落里有个叫愚公的人,便立志抹平这两座拦路的大山。

    杨戬这一斧子下去,却是助其完成了二分之一的目标。

    这时,部落有人发现这事,欢喜地大叫起来。

    “愚公愚公,太行山消失了!”

    “怎么消失的?”近百岁的愚公惊疑道。

    “不知,好似有天神相助。”

    “那王屋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