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傻夫有傻福 » 第38章 初尝相思情(2)

第38章 初尝相思情(2)

    然后那财主老爷的败家少爷,便突然蹿了出来。

    那孩子也不过就十二三岁的年纪,半大的小子正是精力充沛狗都嫌的时候,他在家中胡天胡地惯了,虽然十分惧怕老爹,但有祖母和老娘护着,老爹对他也无可奈何。

    于是这次虽是出门赔罪,但听陈老先生和自己爹你来我往的寒暄实在是无聊极了,便趁大人们不注意,悄悄溜了出去,还偷摸到了有欢笑声的后院。

    突然蹿出来一个陌生少年,清雁倒是只惊讶了一瞬,清柔却好似天塌下来了似的,尖叫声响彻云霄,刹那间便将所有人都招来了。

    两位兄长见妹妹们受了惊吓,便十分勇猛加不客气的将那莽撞小子给揍了。

    顿时哭嚎声也拔地而起,跟尖叫声缠绕着直破云霄,这肺活量当真让清雁十分艳羡,她若有这量,当年体育课也不会不及格了!

    结果就是一群熊孩子都被训斥了,财主少爷乱闯乱撞,被财主老爷领回家去关了禁闭,陈家两个小子随意动手打人,被陈四叔责罚了好几天,两个姑娘惊扰了客人,也被陈四婶关在房中几日都不得出门。

    这场乱哄哄的闹剧到底就这么收了场,清雁被关几天倒是没觉得什么,清柔却气得差点儿咬碎了她那口银牙。

    后续也是在饭桌上从老爷子的口中得知,那娇生惯养的小少爷不知怎地竟转了性,被财主老爷骂了几顿之后,竟老老实实的愿意上学去了,且风雨无阻从不迟到,当真是迷途知返回头是岸了。

    财主老爷也惊讶于败家子的转变,忙又送来许多丰厚的礼物,老爷子虽却之不恭,但也象征性的回了些礼,将自己的小鸡小鸭逮了两只叫跑腿的带回去了。

    清柔在重获自由后发现鸡鸭少了,气得更狠了,连着好几天都在嘀嘀咕咕的骂那位莽撞骄纵的小少爷,许久方才消停下来。

    许是存了心想再见一见这院中的单薄少年,清雁蹲在墙边倒是任由思绪乱飞,解闷之余也算打发时间。

    好不容易回了神,倒是想起了还有信笺未看,忙将银簪塞入袖中,将信笺展开来看。

    幸而老爷子教学抓得紧,再加上清雁前世读那么多年的书打下了基础,不然乍然看见这样古香古色的书信,当真要两眼一抹黑了。

    但看了信笺她倒是愣了一瞬,但很快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少年许是真的太寂寞了,从她回家到现在不过七天,他竟每天都写了信放在墙缝中,第二天再来时发觉没人动过便取回接着写,每每留下日期,竟一天都不曾落下,难怪这信笺上字密密麻麻,敢情被他当做日记在写呢。

    这日记其实也没写什么,除了每日心情,说的最多的就是她为何不来了,是否家中有事,还是不愿交他这个朋友了。

    都是些琐碎的常用话,倒是没有掉书袋。瞧这写得如此之好,这少年的文采必定不俗,但许是他以为清雁只是寻常农家女,认不认字都不一定,更别提能不能看懂诗书了。

    清雁这样暗暗猜想着,倒没觉得有被冒犯,反倒心生了股暖意,这也算是心地格外善良的一种了。

    再细细的读了几遍,愈觉那少年颇有可爱之处,寻常人若是重病缠身寸步难行,还被家中奴仆欺辱,心中就算不会扭曲变态,定然也是怨天尤人,不可能有什么好颜色的。

    但他却能从生活中极细小之处发觉出趣味来,再稍润笔墨,再乏味可陈的事情都能跃然于纸上,当真是有趣极了。

    读到信笺底部,见他似颇为犹豫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提笔似是蘸饱了墨汁,但因迟迟不曾落笔,那三个字前已然有星星点点滴墨弄脏的痕迹。

    居上临。

    原是爷爷曾经寥寥提起过的,大山东面的大户人家,十几年前举家告老还乡的居阁老家的长孙。

    其实这事儿老爷子也不是存心要提的,只是那日,因清晨四叔夫妇去赶集卖些山上打的猎物,顺带买回些家用物品,见街边美酒香味四溢,实在没忍住肚中馋虫勾引,便在陈四婶的默许下,他兴致勃勃提了两坛回家。

    晚饭时自是开了一坛当即解馋,全家人都满了一杯,小坛子顿时空了一般,陈四叔心疼得龇牙咧嘴,只恨不得把酒坛子藏怀里去。

    老爷子本还破瞧不上小小集市买来的酒,但只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便亮了,觑了他儿子一眼,陈四叔扛不住这威压,只好恋恋不舍的将怀中酒坛交了出去。

    这下便换老头紧紧的搂着酒坛不放了。

    清雁倒也浅尝了尝,虽说不过是最普通的粮食酿制而成,但这酒当真很是不错,清冽爽口,不似前世偶尔舔一舔的酒味,白酒烧嗓子,啤酒闻着像猪食的味道。

    老爷子虽好酒却没甚酒量,不过喝了两杯,人就有些稀里糊涂了起来。

    本来陈四叔是想扶他直接回房歇息的,但见他大手一挥,直嚷嚷道:“我还没醉……没醉!睡什么睡?再给我满……满上!”

    好不容易哄着劝着把他怀中的酒坛子拿了下来,老爷子却愈发兴奋了起来,无论如何都不肯回房睡觉,非要逮着孩子们上书房去。

    清雁他们本就唯恐天下不乱,这下倒是比寻常时候更爱读书了,笑着闹着便将爷爷架去了书房,留下四叔夫妇在饭桌边哭笑不得。

    老爷子许是讲课讲得多了,一站上讲台便似恢复了原样,但一开口便露了馅儿,开始信口胡诌了起来,讲到兴起处更是偏离了本题,反倒讲起溪凉国中的名臣能士来。

    既然是爷爷起了这个头,底下那群本就不爱学习的小萝卜头们顿时便十分热切的捧起了场,不断地追问加星星眼,倒是将老爷子捧得愈发飘飘然,酒劲儿一上头便是什么话都讲了出来,比寻常时候要有趣多了。

    什么当今圣上是个糊涂蛋啦,有眼无珠心无一窍,被人哄得团团转不说,脑袋上的绿帽子都快顶破金銮殿的柱梁了,给别人儿子做了那么多次便宜爹,他还乐得颠颠的不知东南西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