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高路情歌 » 第94章、合作社的扩大规模(下)

第94章、合作社的扩大规模(下)

    却说思明跟郝镇长郝军说起豆豆家外婆家茶叶的事,一开始,他觉得郝军可能会拒绝,却不想他这么容易地就答应了,这倒让囝明担心起来。不过,既然说出来了,就全部跟郝镇长说完吧:

    “新官不理旧帐”后面来的领导,谁也没有心思来处理上一届留下来的烂摊子。所以,一场轰轰烈烈的集体规划经济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现在老百姓是对于这些土地,是种也不能,把茶叶除掉又有点可惜,家里还有人管理一点的,也就每年管理一点,自己家采些茶叶来加工一些自己家喝的茶,家里没有劳力的、外出打工的,也就让它在山上自由地生长着。

    郝军就这样了解了一些大致的情况,然后说:

    “确切地,你们的这茶叶栽得有多少年了?还有没有重新修剪重新生长的可能?”

    “应该也就五六年吧!”

    五六年,如果管理得好的话,应该是进入平衡的采茶期了,如果管理得不好,经过重新修整也还有生长的可能。毕竟,菜叶是个长期生长的植物,培养得好,二三十年都还有茶叶收入。

    “那你们有没有统计过,总共大概有多少亩,每一家又有多少?”

    “按照当时的统计,应该有两三千亩吧,一家种得多的有一两百亩左右,少的也就有七八十亩。当然也有那没有劳力的家,当时就没有种的。”

    “那你们现在自己采来家自己用的,一年有多少?”

    “那能有多少呀,也就是自己想喝茶了,采一点,自己用土法加工的,有时加工多了也就送一些给亲戚朋友的,那山上那么多的茶叶,哪里采得了那么多。”

    吃完了饭,村民们又带着郝军到了山上。

    山上,整个的一大片,都是当年坡改梯而转变过来的茶叶基地,虽然好多地方都是草长过了茶叶,可那整体的规模还在,一层层的甚是好看,也有一些,在茶地里改种了一些玉米、黄豆之类的,但大部分还都是茶叶基地原来的样子。

    郝军看了一圈,觉得合作社规模扩大这一部分进去,那将会使其比原来的规模扩大一倍甚至还多,至于生产呀、加工呀、销售呀之类的,他想应该没什么问题。

    车到同前必有路。

    所以,还没有从山上下来,郝军的心里就已经定下来了。不过,他也还是要回去再想想,哪怕是不用想,他也要当作村民的面说是回去考虑考虑。

    不能给他们留下看着很容易的样子,一种马上就可以赚到钱的样子。旁边,村民们也在不停地望着郝军,不停地对他说:

    “郝镇长呀,你看看,我们这么多的茶叶,就这样荒废了,多可惜呀——”

    “郝镇长,当年,我们可是花了好大的劲才整出来的,可现在却没有人要了,多浪费呀——”

    “郝镇长,你就帮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

    晚上,本来,在村里,豆豆家外公他们还要留郝军吃饭的,郝军说事情太忙也就回来了。

    一回到合作社,郝军就给思明他们作了布置。

    “郝镇长,你觉得那茶叶真的能行吗?”思明他们还是心里没底地问。

    “这没什么,这样的大好时机,正应该带着他们一起干,再说,他们原来也是干过的,只是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没有一个有清晰思路的领导带着他们继续干下去而已。”能看得出,郝军在那里信心百倍的。

    陈老教授在一边听到了,也就跟郝军说:

    “郝军呀,你就别再去贪那么多了,先搞好你这边的吧!”

    “老师,我这不是贪多,两个事情一起来做,也就像同时煮五个人的饭和煮十个人的饭,不都是一样吗,可结果就不同了,毕竟五个人吃到饭和十个人吃到饭是不一样的。”

    “你确信你能煮好十个人的饭吗?”

    “怎么不能,能煮五个人的,就能煮十个人的,只是多加些水和米的问题而已。”

    陈老教授看郝军那架式,也只好默认了他的想法。只是在背后里悄悄的摇头。

    就在当天晚上,郝军就在合作社里给了大家布置:

    先由思明派一个人,从明天开始到刘家坳村去,再对茶叶基地作具体的测量,要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然后趁现在正好是夏天好除草的机会,在村子里动员招聘人员除草,把原来茶叶基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

    二是由思明写出申请来,就是向上级申请,把刘家坳村原有三千亩复垦茶园规划为现有合作社管理的请示,再由郝军送到上面去等待上面的批示。

    三是由郝军自己根据原茶叶基地的具体实际,写出一份复垦、有经济效益分析的可行性报告,报到县里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一方面是为了该项目的成立和实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取项目资金。

    四是由郝军继续联系相关新闻报道部门,等茶叶基地除草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关的新闻报道,这样才能是一步一个脚步印,宣传和行动并进的新型模式。

    思明他们搞不懂郝军说的这么多,也只有按着他说的去做了。

    几天的时间,等郝军再次回到合作社,这次他所安排的,思明他们都按着的做好了。郝军也告诉大家,关于可行性报告和请示,他也已经交到上面去了,只等着一面批示下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但有些工作不能老是等着上面有指示了才干,要学会走在政策和领导的意识前面去,这是郝军经常在领导面前听到好多大的领导说的。所以,他也要走到“前面”去干了。

    第二天,他就和思明一起,到了豆豆外婆她们村,那边的事情也已经安排好了,村民们一听说上面领导又要来重新整理茶园了,而且除自己茶园的草还是给工资的,所以,也就男女老少、能上山的就全都来了,只等着领导一声令下,好开始大干特干了。

    新闻媒体是郝军事先都约好了的,这边一旦准备好了,那边一个电话就可以安排记者们过来。通过前几次打交道,郝军和记者们也很熟了,记者们也就知道郝镇长现在已经是“有新闻”的人物了,他们也高兴和郝军合作。

    当郝军把从原来思明他们合作社那边开工的所有彩旗一起拿了过来,叫村民们沿着整个茶叶基地插好后,记者们也就刚刚赶到了。

    “郝镇长,这一年,你都快成我们电视台跟踪报道的新闻人物了,新闻不断哈。”美女记者走了过来,老熟人似的对郝军说。

    “哪里,哪里,我们做的工作,也希望得到你们的大力宣传呀,我们这也是在为当地老百姓干实事呀,造福百姓的事,当然要为他们宣传宣传呀。”

    “是是是,郝镇长不愧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工作大胆,思路清晰,而且还有一颗为老百姓谋福利、作贡献的善良的心哈。”

    “哎哎哎,见笑了见笑了,大家都一样,只是在不同的岗位为人民服务罢了。你们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呀。”

    大家相互客套了一通后,正式的工作便开始了,还是那些镜头,远景近景,大场面小镜头,普写特写,村民们真实的劳动场面,为了镜头需要而摆出来的场面------

    这边的老百姓可比思明他们要放得开得多,还没有等郝军拍完呢,就有人说:

    “郝镇长,这是要上电视呀,也让我们也上上电视呗。”

    “好呀,谁愿意上的,也可以过来试试,到时,你们就成新闻人物了。”

    “好呀,可我们这个样子,上电视也不好看吧,要不要回家换件干净、漂亮点的衣服?”

    “不用,老百姓就要照出老百姓的样子,这才是最真实的。”

    “啊?不换衣服,那不把我们都拍成叫化子的模样了,你看这衣服脏的,泥点子都在上面了,那我还是不上电视了,要不我家孩子要是在电视上看到了,哇,你爸爸妈妈就是那天上电视那个最脏的农民呀,那我儿子在学校就抬不起头了。”

    “没那么严重吧,你那样子,也不可能叫人家记者把你拍成巩莉、赵薇、刘晓庆呀——”这边又开始有人拿那出来起风头的人开玩笑。

    “我能做巩莉,你也做不了张艺谋和姜文呀,这也没有高梁地呀——”

    一句话,全场人也都笑了起来,笑得郝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忙说:

    “好了,好了,这是认真的事,看看有谁愿意过来吧,试试镜头,人家记者们才好拍。”

    大家又推三阻四了一阵,最后还是那个“巩莉”站了出来。一开始,记者就想用镜头对着她,在边上教她几句就可以了,可一对上镜头,即使是“巩莉”也荒了神了,看着镜头就是说不出那些话来,后来,还是用郝军的老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好了,叫她先背了几遍,再站到镜头前,把稿子放到镜头的旁边,再叫她跟着念。就这样,也用了好几遍才达到郝军想要的效果。

    拍完镜头,只看到她满头满脸的汗水,大家就又开起玩笑来:

    “巩莉,有这么严重吗?光只是流汗,是不是已经尿裤子了?”

    “我也不知道呀,要不,你过来看看呗!”

    “哈哈哈!”

    “哈哈哈!”

    茶叶基地现场传出了一阵阵的笑声,郝军也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了,却不知道,这次,他的行动却给他带来了好大的麻烦。

    此是后话了,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