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封神:殷商太子郊 » 第六十五章 七大恨

第六十五章 七大恨

    “……用以拯饥穷,教兴卫中朝。帝尊寿亿年,太平灭兵刀。稽首望玉宸,灵华散金毫。”

    一曲《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唱完,代表着姬昌下葬的整个流程已经步入尾声,自发而来的百姓们也纷纷回到各自家中。

    姬发身披麻布衣,头带白巾,红着眼走到姜子牙身旁说道:

    “有劳相父这几日主持大局,请受发儿一拜!”

    说完姬发就要跪下,姜子牙连忙将他扶住,并说道:

    “先王对老臣有知遇之恩,这也是老臣的应尽之责,发儿又何必为此事道谢?”

    姬发站起身来,用手抹了抹已经红肿眼睛,然后说道:

    “相父对西岐的大恩大德发儿没齿难忘,只是如今刚办完父王的丧事就要讨伐殷商,会不会不太妥当?”

    姜子牙听完后脸色瞬间严肃起来,正色说道:

    “发儿怎会说出这种话来,先王毕生心愿就是讨伐殷商,如今五关羸弱,闻太师在北海未归,正是天赐良机,若是等他回到朝歌,那我们就被动了!”

    “是发儿糊涂了,发儿这就去准备出兵事宜。”

    试探出姜子牙有如此坚定的决心,姬发也知道伐商之事不可能在拖下去了。

    也不知道父王是不是糊涂了,竟然在临终前让自己去拜姜子牙为亚父,如此一来自己事事都要听他的,那这西岐到底是姓姬还是姓姜。

    不过兴兵讨商也好,自己御驾亲征汜水关,挟着大胜之势必能夺回朝堂上的话语权。

    “西岐诸多事宜还需发儿打理,伐商的主帅之位还是交由老臣吧。”

    对于姬发初登王位就急着想要拿回自己的权力一事,姜子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攻打汜水关是关乎国运的事,让一个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毛头小子来领兵,只会白白失去机会。

    当然,有自己在旁辅助一同前去也可以,只是没有一个重量级人物来镇住后方,恐怕会出乱子。

    姬发强压着心里的憋屈,一脸平静地说道:

    “既然相父愿代发儿出征,那自然是极好的,不知军誓之时发儿能否出面。”

    姜子牙自知这是最后的底线,若是不答应恐怕就要当场翻脸了,于是答道:

    “自无不可。”

    “那发儿就先回去准备军誓内容了。”

    得到姜子牙的准许,姬发内心中的憋屈感又加强了一分,说完便转身离开。

    看着姬发离去的背影,姜子牙不由的将他与那个人做了比较,同样是太子,为什么两人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要是能从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来辅佐,自己恐怕真的会选择那个人。

    “先王,还请让发儿成熟些吧,伐商之事事关重大,他若是做出什么不智之举,那真是数朝谋划,毁于一旦啊!”

    ……

    次日

    演武场内

    精锐兵马早以在场内准备妥当,誓词宣告完毕后便能出征。

    姬发站在台上,望着台下威武雄壮的铁血之师,不由产生了意气风发的感觉,若是能够亲自带领这雄师去攻城掠地,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想到这里,姬发就不由地看向姜子牙,就是他不让自己领兵出征,反而留在这西岐城内,心中的嫉妒之火正熊熊燃烧。

    感受到姬发看向自己目光,姜子牙轻咳了一声,示意底下的士兵还等着听誓词,不要在台上想这些有的没的。

    听到了轻咳声,姬发赶紧将那些念头甩出脑内,开始宣读誓词。

    “我之祖父,未曾犯商土分毫,却被商王文丁所囚,软禁绝食而死,此恨一也!

    昏君帝辛以莫须有的罪名囚禁我父,他也因此落下病根,不久前逝世,此恨二也!

    长兄伯邑考入朝歌后不久便被安上刺君的罪名处死,至今尸骨未见踪影,此恨三也!

    视君臣伦理为虚物,逼死武成王之妻贾氏,神人共愤,此恨四也!

    不顾兄弟手足之情,逼走长兄微子启,此恨五也!

    派兵助逆贼崇侯虎,使得上次出兵未尽全功,此恨六也!

    屡屡打压西岐,使国力始终难以壮大,此恨七也!

    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杀!杀!杀!”

    士兵们的战意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无不厉声高呼,震耳欲聋,姜子牙趁着这机会赶紧宣布道:

    “此战占卜为大吉!全军出击!”

    ……

    “风林,朝歌传来消息了吗?”

    汜水关内,一人脸色焦急,不停的来回走动着,他面前的副将风林一脸无奈地说道:

    “张将军莫要心急,这个问题你一早上就已经问了六遍了,若是真有消息,下面定会第一时间传来。”

    “这毕竟是一路诸侯来攻,你说我能不急吗?我现在算是明白邓九公和窦融的心情了,没有援军支援……”

    “将军慎言!”

    风林说完赶紧看了看左右,发现身边都是心腹后才放下心来。

    “行了,我不抱怨就是了,不过你说陛下会派谁来?”

    张桂芳也知道继续说下去不太好,于是就换了一个话题。

    “依末将之见怎么也要派鲁老将军这样的将领来吧。”

    “嗯,若是鲁老将军来了,汜水关必能守住。”

    正当两人还在激烈的讨论时,下面有人来报,朝歌方面派人来了。

    两人对视一笑,然后赶紧让他把人请来。

    殷郊走入关内,就见一群人前来相迎,其中为首的两人非常显眼,想来就是张桂芳与风林二人。

    两人直接忽了殷郊的存在,不停的往他身后看去,却怎么都没见到熟悉的面孔,心中不由打起鼓来。

    “二位将军不必看了,我就是被派来的守将,殷郊。”

    “参见太子殿下!”

    众人立即向他行了一礼,但是心中却都在吐槽,陛下怎么派了个这么年轻的小子来了。

    即使众人都知道这太子殿下曾经也打过几场胜战,但毕竟不是亲眼所见,或许是他冒领军功呢?

    面对诸将的不信任,自己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以势压人并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不如以退为进,先留下一个好印象,日后在找机会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殷郊说道:

    “我知道诸位见我年轻,还有些不信任,不过放心好了,守城之事我一窍不通,诸位就按着原来的布置去做,不日朝中还会派大将来支援。”

    见他如此识相,众人无不喜笑颜开,只要不仗着身份瞎指挥,那他干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