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足智多谋小国师 » 第121章:宛国遗迹

第121章:宛国遗迹

    他们发动叛乱,目的当然不是和秦玉以及拓跋元明开战。

    他们目的只是让秦玉收起不该有念头而已。

    此时,庆国已经掌握了夏国,两国合并也是早晚的事情,世家豪族们发动叛军,也只是用夏国平民百姓的命,逼迫秦玉罢了,可惜,秦玉完全不在乎的样子。

    很快,夏国内的世家豪族们也开始了商定,面对步步紧逼,手中不留余力的拓跋元明,这些世家豪族们,有些承受不起了。

    再这样下去,他们没有逼迫的秦玉退步,家族中高手死亡,家族也中道落寞了。

    一个月后,夏国内一时间轰轰烈烈的乱军,就被拓跋元明再次的平定,而夏国内的世家豪族们,面对秦玉的命令,也只能乖乖的服从。

    秦玉得到世家豪族们妥协的消息,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同时,他眼中也有些痛惜。

    这一场他和世家豪族们争斗的战争中,有着数万的平民死亡,对于秦玉来,也是有些心痛,这数万平民能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两国世家豪族们,纷纷和秦玉来了一场战争,而无疑,两场战争,秦玉全部胜了。

    国内没有声音可以阻挠秦玉的脚步,秦玉开始依照着前世的一些方法,开始改造庆国和夏国。

    随着秦玉的改造,庆国和夏国的国力,在蒸蒸日上着。

    只是,秦玉迟迟没有让庆明帝将庆国和夏国合并,这意味着夏国现在并不属于庆国,自然,庆明帝的命令也无用,只有秦玉的话,能决定夏国的一切事务。

    这,秦玉正在教导着年幼的庆明帝,他手中拿着一块地图,这块地图上的面积十分的辽阔,上面有着林林散散数十个国家,其中,庆国在其中并不显眼。

    而在地图上,庆国的不远处,有着一个国,名为宛国。

    宛国,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像碗一样的国家,面积十分的,还不到庆国的十分之一,国土面积,自然,人口就。

    而在宛国的另一边,还有着一个国家,名叫燕国。

    燕国的国土面积很大,比起庆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口也比庆国多。

    秦玉看着燕国,口中在教导着庆明帝地理知识,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燕国和庆国相邻很近,但是,自古以来,庆国和燕国之间的关系很少,大概是因为他们之间隔着一个宛国,并且,国与国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

    很快,秦玉教导完庆明帝,离开了皇宫,出了皇宫到晾观。

    一人走到了秦玉车辇外,道“人林正卿,拜见国师大人!”

    秦玉听到林正卿这个名字,神情一怔,掀开窗帘就见到了林公子林正卿站在他不远处。

    秦玉和林公子回到晾观中,林公子开始给秦玉讲述他这段时间的去向。

    当初秦玉去了前线,林公子害怕秦玉在京城得罪的人伤害他,于是,就打道回府了。

    在家族中呆了一段时间,林正卿就得到了秦玉不仅平安归来,同时,也成为了庆国国师的事情。

    于是,林正卿连忙回到了京城,果然,秦玉真的成为了国师。

    秦玉看着林正卿,心情很不错,林正卿虽然有些年少,实力也不如何的强,但是,林正卿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很会经商。

    “林公子,你回来的正好,你早不回来,我都要去找你了。”

    林正卿有些感慨的看着秦玉,秦玉当初带他前来京城闯荡,他没有食言。

    秦玉真的闯荡出来了,身为庆明帝的老师,同时也是庆国的国师大人,秦玉此时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一句话,整个庆国都要震三震。

    就算是如此,秦玉面对他的态度,也没有太多的改变,

    林正卿恭敬行礼,道“林正卿任凭国师大人吩咐!”

    林正卿很有理智,他知道此时的秦玉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他面对秦玉,不需要多,只需要做就可以了。

    秦玉满意的看着林正卿,道“正卿,我需要你去打通和燕国之间的商道”

    秦玉和世家豪族们的战斗胜利,开始大力的发展农业,但是,商业也不能落下。

    一个国家强大兴盛,不能缺失的两个条件,一个就是粮食,另一个就是钱财!!

    秦玉要林正卿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打通和燕国之间的商道,将庆国内的东西,送到燕国售卖。

    林正卿听到秦玉的吩咐,他面色郑重,道“国师大人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去吧。”

    林正卿的归来,让秦玉可以做的事情,心中的谋划,可以更好的实施了。

    林正卿得到秦玉的命令,当即就开始组建商队,去打通和燕国的商道。

    林正卿的第一站,就是宛国。

    宛国国内的风情习俗,和庆国完全不同,林正卿一路游览,很快,他们到了宛国的南部。

    宛国南部多山多密林,其中多有妖兽出没,这里的民众也靠山吃山,进入其中打猎。

    这夜间,林正卿和商队在野外露营。

    刚蒙蒙亮时,有附近的宛国村民进入山脉中打猎,就在正午时分,林正卿等人吃饭时。

    突然间,山脉中地震山摇,山脉中传来惨叫声,很快,惨叫声停息。

    林正卿和几名庆国负责护卫的高手进入山脉查看,很快,他们惊疑的发现,在山脉中突兀出现一座门户。

    而林正卿等人透过门户,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遗迹,有着许多破碎的遗迹和宫殿。

    这里的动静没有隐瞒住别人,很快,不断的有人前来勘察,其中,就有燕国驻扎在这里的人马。

    林正卿知道宛国突兀出现的遗迹事关重大,他马上派人回到庆国,给秦玉传递消息。

    秦玉得知宛国中出现遗迹的事情,他没有迟疑,马上派遣拓跋元明前去。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遗迹,遗迹中大多都有着巨大的机遇和修行资源,是修行者必争的东西之一。

    宛国中出现遗迹,秦玉怎么可能放过。

    秦玉不可能错过,距离宛国更近的燕国,就更加不可能放过。

    很快,的宛国中,就汇聚了众多散修,以及庆国和燕国的高手人马。

    庆国和燕国两方虎视眈眈,彼此忌惮,很快,燕国的人开始和庆国的人马商谈。

    燕国的人马和庆国的人马互相忌惮,他们谁也不能进入遗迹,这样对谁都不利。

    于是,燕国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庆国中举行一场比武大会。

    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事务。

    而面对燕国的请求,秦玉思考了一下,也就点头同意了。

    凭本事获得进入遗迹的名额,对于燕国和庆国来,都是很公平的事情。

    至于,本身出现在宛国中的遗迹,被庆国和燕国视为囊中之物,对此,无论是庆国,还是燕国,都没有思考过。

    因为在他们看来,弱,本身就是一种罪。宛国,没有跟他们争抢食物的资本!!

    但是,本着壤主义,遗迹的名额,还是留给了宛国十个。

    半个月后,随着燕国一名亲王带领着燕国的年轻俊杰来到庆国,一时间,庆国京城风云变幻。

    遗迹的事情,传遍庆国和燕国,甚至就连夏国中也有人有所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