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有一座如意殿 » 第十五章 少年乘风御三界 人间苟且意难平

第十五章 少年乘风御三界 人间苟且意难平

    天界。

    三十三天,一道身影显出,身后有九彩琉璃宝殿。

    九彩人影,庄严肃穆,隐隐约约,看不清模样。

    蓦地,又显出几道身影,显出八彩玄天宝光,亦是不知面容。

    顿时,天界三十三天,宝光万丈,九彩祥云,现出大光明。

    三十三天之上,混沌雾气逐渐弥漫,席卷天界众仙宫。

    “混沌天书《皇极经世》言:元会运世。”

    “一元等于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等于十二世。一世等于三十年。”

    “一元共计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一劫共计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年。”

    “今逢一劫终始之数。”

    “混沌先天气重新降临天地二界,二界秩序混乱。”

    “一劫终始,三界大乱,众神沉睡,众仙陨落。”

    “而人间居中,暂无安危,须出圣人,整治人地二界,防宵小作乱,以示天界,永享人间香火供奉。”

    “九彩琉璃先天宝殿,天地三界,仅须一座即可。”

    “三十三天天道慈悲,选百名帝之子,下凡拯救人间乱象。”

    “三十三天天道下诏。”

    “混沌鸿蒙席卷天地二界。三十三天之帝沉睡。敇令天界。”

    “昭曰:大乱将至,众神沉睡,众仙陨落,天地人界,宵小作乱,天降光明,须出圣人。”

    ……

    地府。

    十八层幽境之下,一处深渊,不可测量,不见天日,阴火重重,幽风习习。

    不知时间几许,不知空间几何?

    几道身影,蓦地显出,发出八彩琉璃宝光,宝光显出大光明,照亮渊深。

    一道八彩身影,身上隐约有第九彩生出,摇摇晃晃,似刚出生婴儿。

    另有几道八彩身影,似在交流,又似在自语,不似凡音,神音幽幽,道音袅袅。

    “人间有数人。”

    “百世轮回,皆是人族。”

    “求人间太平,不失本心,殊为不易。”

    “大善,或可一试。”

    “男子二八、女子二七岁之前,不可犯杀生、偷窃、淫邪、妄语之事。”

    “一劫终始,三界秩序混乱,人地二界是否不再生生世世受天界奴役。”

    “能否晋级九彩琉璃宝殿,显出混沌先天宝殿。”

    “能否换得人间万世太平,人界再无饥饿冻骨,无热病瘟疫,无贫富差等,地府再无冤死鬼魂。”

    “就看今世,人间圣人作为!”

    “八彩幽冥宝殿似乎只剩下一次寄生机会。”

    “那就将其分成八块宝殿罢。”

    ……

    人间。

    豫府,安州,内县,桃花塾,学堂内。

    堂外一群打手,正堂堂内,一众艳服少年,围着一个麻衣少年。

    麻衣少年,头戴木簪,胸有红绳,眼神动人,双眼似星曜,脚踩草鞋。

    麻衣草鞋少年被围在角落,动弹不得,怒目而视,嘴里发狠:

    “我说了!不是我偷的!”

    “还嘴硬是吧!”

    几个少年中,不知道是谁先踹了邹如意一脚,像是平静湖面丢下一颗小石子,水波荡漾。

    “给我打!往死里打!叫他不承认!”

    一个二八少年,鲜衣怒马,一身富贵,一众狗腿蓦地围住一个麻衣少年,拳打脚踢。

    不知打了多久,少年和狗腿都有些疲惫,被打的少年,眼神红光一闪,束缚解除!

    只是麻衣少年蓦然全身剧痛,痛感袭来,赶紧蜷缩一团,咳嗽不断,冷汗直出。

    艳服少年,见到邹如意忽然能动,倒也有些惊奇,只是他正在打人兴头上,哪里还管这些。

    嘴里急急喊道:

    “再打!打死他!叫他偷我《花营》藏本!”

    蓦地,又一轮狂风般的拳打脚踢向着麻衣少年袭来。

    蹲在角落的少年,双手攥拳,护住脖颈,头深深埋在胸前,一双血眼,怒火中烧,隐而未发。

    学堂外的数名打手也急急进到堂中,围住外围,防止麻衣少年逃脱,一脸阴笑,狗仗人势。

    渐渐地,邹如意被打趴下,一手只是无力的护住脖颈,胸口。

    艳服少年们,拳头如雨点,点点滴滴,溅落在邹如意头上,背上,腿上。

    邹如意双眼愈加血红,隐隐有红光,一闪而出,护住邹如意全身。

    不知打了多久,艳服少年有些累了,半蹲下去,双手扶住双膝,喘着粗气,左右晃了晃脑袋,关节“吱吱”作响。

    一个艳服三角眼少年,头上玉簪滑落,被他握在手里。

    三角眼少年取下腰间束带,腰前悬黑粉玉佩,泠泠作响,一道黑光,进入艳服少年身体。

    蓦地,少年好似全身精力复活,满脸春光,他缓缓直起身子,俯视邹如意,神色轻视,一脸鄙夷:

    “一辈子的穷贱玩意!”

    “你,你家穷老子和你家贱娘们一样!”

    王跋顿了顿,嚣张跋扈,轻蔑开口:

    “世代为奴的命!”

    “泥腿子,还敢窥视湘姒,今年就是给你个小小教训。”

    “他日。哼!”

    少年又缓缓俯下身子,手中拿着玉簪,神色发狠,对着邹如意一只眼睛就要扎过去!

    “够了!”

    一道威严声音,蓦地传到这群少年中。

    王跋这才住手,嘴里喃喃自语,微微低沉:

    “这就是先生底线吗?”

    随后,王跋起身站立,咧嘴假笑:

    “好咧,孟先生!”

    “孟先生,是他偷书在先,我一时气不过。”

    “另外。”

    艳服少年停顿了一下,嚣张开口:

    “学堂一切损失算我的!”

    说完,白衣少年嘴角邪邪一笑。

    狗腿子们勾肩搭背,嘴里口哨不断,身后打手手里拎着木棒,在半空挥了几下。

    那天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邹如意抵着墙角,缓缓站立起来,嘴角带血,双手无力垂下,双腿打着颤,披肩散发,一身狼狈。

    唯有一双血眼,逐渐弥漫双眼,麻衣少年盯着艳服少年背影,血眼和远处残阳一样,红的渗人。

    邹如意。终究意难平!

    学堂外,孟寻卿神情痛苦,嘴里喃喃自语:

    “人性本善吗?人性本善吗!”

    学堂内那副《孔圣游学图》,孔圣神色愈发落寞,而画卷似艳花枯萎,昙花一现,蓦地原本亮白宣纸,慢慢变成暗黄,黯淡无光。

    常湘姒紧紧抓住孟寻卿的衣袖,望着邹如意,满脸心疼,嘴里低吟道:

    “爹爹,你这么厉害,为何不救他?”

    孟寻卿抚摩着常湘姒乌黑秀发,一缕清风,将常湘姒额前刘海吹动,常湘姒蛾眉微颦。

    孟寻卿脸色灰白,丝丝死气冒出,神色愈发死气沉沉。

    死气。兵家之气。盗家之气。

    兵家。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决一死战之际,将生死置之度外,死气方能否极泰来,化死气为生气。

    盗家。如盗人穴墓,人死不能复生,人将死之际有死气环绕,常人碰之,就如尸毒。盗家能转死气为盗气,助其修行。

    死气,人万念俱灰之下所生,一念生,一念死!

    孟寻卿悟道十二楼,三十年道心,道心不稳。

    前有邹如意“杀身成仁”,

    今有邹如意“宁折不弯”。

    孟寻卿。终究意难平!

    桃花镇距离一处深山尚有十几里路,邹如意往日都是七日一回。

    邹如意平常日子常常就在镇上一处破庙住,或就是在打铁匠金虎家过夜,两个少年都有爱慕之人,打打闹闹,自然有说不完话。

    那天晚上,邹如意狼狈不堪,偷偷跑回家,那条他走了十五年的山路,走的异常缓慢,磕磕绊绊,趔趔趄趄。

    走至半途中,邹如意数次打算返路。

    犹豫再三,还是朝着自家方向走出。

    走了许久,他终于走到一处半山腰的茅草小院前。

    邹如意一个人忍着剧痛,悄悄翻进小院,脚步轻微,蹑手蹑脚。

    卧在院中草棚的老黄狗,蓦地惊起,正要狂吠,邹如意一手放在嘴边,对着老狗,做了个“嘘”的示意。

    老狗,一脸人情化,尾巴左右摇晃,快要飞到天上。

    “啪啪啪。”

    尾巴打着旋,拍打在茅草上,不再吠叫。

    邹如意还是不小心踩到异物。

    “噗。”

    “谁?!”

    “咳咳咳。”

    一阵咳嗽声响起。

    邹如意赶紧屏住呼吸,一旁老狗也是急急夹住尾巴,神色颇似邹如意本人。

    过了不知许久,屋内不再传出动静。

    邹如意默默走到一个茅屋前,磕头,拜了三拜。

    他随后轻轻走到老狗窝前,轻轻抚摩着它的背,瘦骨嶙峋,老狗急急就朝着邹如意怀里拱去。

    “老黄,你辛苦了!不知何日才能再见你咧!”

    邹如意转身离开。

    他又翻出院外,寻着原路返回去了私塾方向,一跌一撞。

    茅屋小院,一处茅屋,蓦地亮了烛光。

    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子起身望向院外,未施粉黛,泪眼婆娑。

    女子白藕玉臂,不似田间农家女,一旁汉子默默握住女子纤手,满目心疼。

    “快了!快了!”

    “原来那老道所说二八年岁,应在这里。”

    “只是,他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初夏深夜,茅草屋外,繁星点点,银河九天,屋内不知是谁在喃喃自语。

    邹如意刚刚下山以后,姜素贞回到茅草院,一阵头晕,晕倒在地。

    等到她醒来以后,就似换了一个人一样。

    模样,性格皆大变。

    姜素贞似换了一般模样,模样愈发水灵,三十出头年龄,脸面虽然未施粉黛,但是白里露出红,红里透出粉,一双玉臂似白莲藕,反倒不似常年劳作之女子。

    邹守贞倒是还是那般模样,黑黝黝的,常年下地劳作,粗糙的双手,胳膊上都是气力。

    只是邹母身体倒是愈发虚弱,常常昏睡,好似邹如意的嗜睡传到其母亲身上。

    姜素贞常常看向邹守贞,满脸悲伤。

    倒把邹守贞看的脸红,好似眼前人儿,并不是他朝夕相处的枕边人。

    邹如意下山以后,姜素贞常常一个人,喃喃自语:

    “我儿如意,母亲希望你以后日子,少些挫折,多些快乐。”

    “父母别无所求,唯愿你此生平平安安。”

    “原谅父母以后不能再陪伴你。”

    “原谅父母不能看到你心爱的妻子。”

    “原谅父母不能给你再多的爱啦。”

    “他日若想父母时,就。就。”

    “不要忘记我俩咧!”

    邹母,声音哽咽,满脸泪水。

    邹守贞双手紧握其纤纤玉手,满脸慌张,不知所措。

    姜素贞。终究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