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三十八章 秦淮河岸看京师

第三十八章 秦淮河岸看京师

    一连数日,沐春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一般。每日除了赶路,便是调教李芳英。

    准确的说,便是赶路的时候,李芳英也没能躲过沐春的魔掌。

    往日还能和沈宝库一起躺在马车里插科打诨的李芳英同学,再也没有了坐马车的机会。只能骑着马,乖乖跟在沐春的身边,被沐春耳提面命。

    从行军路线的选择,到安营扎寨的位置,沐春没有藏私,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一开始的时候,李芳英确实不咋愿意。

    可是被打的多了,也就习惯了。而且,沐春所讲述的兵法,都是实打实的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生死之间体悟出来的,比之声影刻板的兵书,要有趣得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芳英一点点的有了兴趣,从每天被沐春拿着棍棒教训,变成了跟着沐春的屁股后面,问东问西。

    这让沐春很是感慨,李芳英这孩子,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嘛!

    虽说比沈宝库的懂事要差一些,可终归还是要比自家那个只知道耍大剪刀的沐无艳好上许多。

    这一日,沐春等人行至距离京师四十余里的江宁镇。虽然此时天色尚还晴朗,不过沐春还是摆了摆手,吩咐在镇外扎营。

    “李芳英,你可知为何要在此地扎营?”

    被沐春调教了数日,李芳英胸有成竹。挺胸抬头,颇有些成竹在胸的模样,淡淡的说道:“此地距离京师不过四十余里,骑卒也好,步卒也罢,没有了大江作为天险,一日便可抵达京师。

    而且,只要想到京师的秦淮河两岸还有那么多的失足少女有待解救……”

    沈宝库听到李芳英的回答,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伸手扶额。

    得,李芳英这是又要挨揍了。

    不过,出乎沈宝库的意料,沐春这次竟然没有动手打人。反而有些欣慰的说道:“不错,正是这么一个道理。

    昔年曹阿瞒望梅止渴,便是这个道理。将士们只要有了希望,行军也好,打仗也罢,总是要更生猛一些。

    就拿你麾下那些小校来说,你看他们,在到达大宁之前,一个个归心似箭,可是这一次在大宁扎营,他们却没有一丝不愿,这是为何?”

    本来,沐春是要自问自答的。不过李芳英因为没有挨揍,兴致大涨,笑呵呵的补充道:“因为他们都知道明天就能到京师,所以愿意在今日养精蓄锐,明日才好大杀四方!”

    李芳英所说的大杀四方,自然是说的要在秦淮河两岸行侠仗义的事情。

    可是沐春,这时候却狠狠地瞪了李芳英一眼,怒道:“混账!明天去京师,那是回京复命,你说的什么混账话!”

    得意忘形,古人诚不欺我!

    李芳英自知失言,连忙低头认错。

    这时候认错,不丢人!

    想到明天夜里的美好,李芳英忍不住朝沈宝库挤眉夹眼。

    不过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沈宝库因为李芳英说的那一句大杀四方,想到了几年后靖难之役,一时间有些失神。

    ……

    京师,一如既往的繁华。

    皇宫内,一如既往的忙碌。

    大部分的京官,在参加完朝会之后都会步行走出承天门,再经长安左门而出,方能乘轿骑马,去各自的衙门处置公务。

    往常,曹国公李景隆在下了朝会之后,也是与其他人一样,离开皇城,取到五军都督府,点卯做事。

    不过今日,散朝之后李景隆却并未离开。而是在宦官的带领下,一直去了东宫。

    在东宫,皇太孙早已等候曹国公李景隆多时。一见到李景隆,马上笑呵呵的迎了上去:“表哥,我有一个好消息,你想不想知道?”

    皇太孙朱允炆可以称呼李景隆为表哥,可是李景隆却不能喊皇太孙表弟。那样的话,太僭越了!

    李景隆规规矩矩的行李,道了一声千岁,之后才笑着说道:“皇太孙的好消息可是说臣的弟弟要回来了?”

    朱允炆顿觉无趣,板着脸说道:“如此军机要事,曹国公如何知晓?”

    李景隆哑然失笑。

    便是朱允炆自己,在说完之后也不禁笑了笑。显然,这样的事情在这一对表兄弟之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昔年太子朱标,曾与大明数个开国功勋以兄弟相称,其中最引人称道的便是太子朱标与西平侯沐英的兄弟情深。若不是沈宝库救了沐英一命,这一对兄弟,可就是彻底的悲情了……

    太子驾薨之后,皇太孙也与朝中数个勋贵后人以兄弟相称。与他关系最好的,便是这个表哥李景隆。

    当然,朱允炆与李景隆亲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元璋非常赏识李景隆。年纪轻轻便恩赐李景隆袭爵曹国公。

    不仅如此,朱元璋更是数次夸赞李景隆练军有道,稍加磨砺便有希望超越其父岐阳王,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

    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李景隆好读书。

    皇太孙朱允炆,甚喜读书。可以说,朱允炆对读书的喜爱,要比那些用功苦读的书生还要喜爱。

    书生苦读,乃是为了考取功名,鱼跃龙门。可是朱允炆本就是龙子皇孙,他喜好读书,纯粹是因为自己喜欢读书。

    而且朱允炆不仅喜欢读书,对于兵法,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李景隆便经常出入东宫,为朱允炆解读兵法。

    只不过近来一段时间,因为当世大儒方孝孺奉诏入京,朱允炆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和方孝孺讨论儒学,所以与李景隆见面的机会倒是少了一些。

    直到今日,朱允炆收到消息说是沐春和李芳英将在明日入京,这才急不可耐的把自己的表哥找来。

    虽说没能给曹国公惊喜,可是朱允炆也不甚失望,只是转眼间,便问起李景隆关于沐家的事情。

    对于沐家,李景隆了解的也不多。毕竟,他的父亲岐阳王李文忠是和沐英一辈。当下便笑了笑,轻声说道:“臣的弟弟李芳英明日返京,想来要在御前复命。皇太孙若是想知道,不妨明日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