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折米一石

第三百二十七章 折米一石

    夜幕,一点点的降临。

    随着日落西山,一盏盏油灯亮起。

    武英殿中,虽然不说是亮如白昼,可是光亮程度确实要比黄昏未掌灯的时候,亮堂了许多。

    在武英殿中站立了许久的郁新,终于再一次的抬起了头,一字一句的说道:“钞一锭,折米一石,银两石。大小官员俸禄,包括亲王武勋,通通用宝钞核算!”

    这是郁新唯一想到的办法。

    只有将武勋和亲王也纳入此法,才能让天下大小官吏老老实实的接受宝钞。

    唯有这样,才能让延缓宝钞变成废纸的速度。

    当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可是使出仓促,郁新也不是神仙,他也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是挽救大明的宝钞。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说道:“明日廷议!”

    郁新苦笑着,行礼离开。

    走出了宫城,看着天空的繁星点点,郁新恍若隔世一般。

    愣了好一会儿的功夫,他才对自己的侍从吩咐道:“去吏部。”

    虽然是一更天,可是吏部依旧有人当值。

    准确的说,不止是吏部,大明朝的六部衙门,每个衙门都有人当值。

    吏部这会儿当值的只是一个小官,这种小官,自然不是郁新来吏部的目的。

    他来,是为了见詹徽。

    吏部当值的小官也算知情识趣,听说郁新来的用意的之后,马上就去禀报。不多时,便将郁新请进了后堂。

    后堂之中,詹徽端坐书案之后。

    不过,他的书案上并没有摆着书籍纸笔,反倒是有一壶酒,两个杯子,几碟子下酒的小菜。

    郁新一愣,行礼说道:“下官冒昧求见,还请尚书莫要见怪。”

    詹徽并没有任何的怪罪的意思,反而笑吟吟的说道:“老夫已等候多时了。”

    说吧,伸手示意郁新坐下。

    郁新心中咯噔一声,依言坐下。

    詹徽提起酒壶,一边倒酒,一边轻声说道:“钞一锭折米一石?”

    郁新一惊,猛地站了起来,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詹徽。

    宝钞折算的事情,虽然他心里已经盘算了许久,可是却只是在半个时辰之前,在武英殿上第一次说出这一句话。

    如果说,自己之前在武英殿上说的话这时候就被詹徽知道,那詹徽的本事,未免太大了一些!

    詹徽就像了看透了郁新的心事一般,淡淡的说道:“郁侍郎莫要多想,老夫也并非是宰相那种人。只不过,老夫在朝为官多年,大风大浪的也见过不少,因而对于很多事情,总是会有些想法。”

    詹徽这么一说,郁新的心中松了一口气,重新坐在了詹徽的对面,轻声说道:“尚书大人的才干,下官佩服。”

    詹徽笑了笑,没有多说,只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继而说到:“听说郁侍郎被传召入宫,老夫就在等着郁侍郎了。本来老夫还以为只要一会儿的功夫,就能等到郁侍郎。可是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几个时辰。”

    郁新也端起酒杯喝了一杯,接着才开口说道:“实不相瞒,下官本不想如此。可是天命难违,朝廷的国库,也禁不起折腾了……”

    待到郁新说完,詹徽不由的有些颓然。

    他并没有想到,国库竟然已经凶险到了这种地步。

    诚然,郁新的说法有着夸张的成分,可是却绝对说不上是危言耸听。

    毕竟,詹徽早已是大明朝的文官第一人,虽然并非户部尚书,可是谁又敢保证他不懂户部的事情呢?如果胡说八道就能忽悠詹徽,恐怕他也不会还坐在文官第一把交椅。

    “钞一锭,折米一石,银两石。亲王、武勋、文武百官所有的俸禄通通换做宝钞。”

    “倒还有些意外之喜。”

    詹徽自嘲的笑了笑,一杯酒再度饮尽。

    郁新并没有笑,只是摇了摇头,轻声说道:“陛下说了,明日廷议。下官此来,便是想和大人说一声,明日下官会在早朝时上奏,还请尚书大人做好准备。”

    詹徽没有再说,只是端起酒杯,再度饮尽。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已经喝了三杯。

    看他将酒杯远远的放离了手便,显然是不准备再饮酒。

    许是酒气上涌,詹徽忽然打了一个酒嗝。

    一边轻拍自己的胸口,詹徽轻声说道:“明日,你不要急。一定要等到最后,等到没有人上奏,你再开口!”

    郁新皱着眉头,问道:“为何?”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说罢,詹徽便笑着吩咐道:“来人呐,上茶!”

    正所谓,端茶送客。

    看着詹徽端起茶碗,郁新便告辞离开。

    只是他的心中,始终有些不解,这个詹徽,今夜的表现怎么像是神棍一般。

    当然,詹徽并不是神棍。

    身为大明文官第一人,他的嗅觉,远远领先同僚。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只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秀才,变成今日的文官第一人……

    在这个夜里,同样忙碌的还有驸马都尉欧阳伦。

    看到一连数日未曾见到的袁忠彻,欧阳伦非常的高兴。

    尤其是听到袁忠彻带回来的好消息之后,欧阳伦更是大摆宴席。

    美酒佳肴,数不胜数。

    想来,若非是因为驸马的身份,欧阳伦都有心带袁忠彻去秦淮河边赏月了。

    “欧阳驸马,眼下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谈妥,可驸马仍旧需要去和大将军见上一面。一来,可以表明驸马的诚意;二来,有大将军在旁,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会免去许多的麻烦。”

    “袁先生说的是,只是吾要如何去和大将军见面呢?以吾的身份,若是贸然去见大将军,怕是有些不妥吧?”

    岂止是不妥,要是没有一个好的由头,欧阳伦就跑去见刚刚得胜回朝的凉国公蓝玉,那纯粹的就是自寻死路。

    毕竟,这是外戚干政的苗头。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种苗条,必须通通扼杀在摇篮之中!

    相比欧阳伦的眉头紧皱,袁忠彻的表情却是很轻松,笑吟吟的说道:“驸马莫非忘了,您是驸马啊!”

    驸马的身份,欧阳伦是不可能忘记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觉得此事难办的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