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今日无早朝

第三百五十五章 今日无早朝

    “义父,该起床了。”

    此时的天边,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可是蓝玉已经在他的义子的服侍下起床,更衣,准备前去上朝。

    当然,不止是蓝玉一家这样。

    整个京师无数官员,都差不多在这个时间醒来,准备上朝。

    虽然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可是蓝玉的精神不错,完全看不出一点宿醉的模样。

    想来,昨夜的醉意,只是假装的。

    马车滚滚前行,不多时便到了午门。

    与往日一般,蓝玉下了马车之后便在午门下等待着开门。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午门下聚集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可是有些奇怪,一众文武官员从天不亮等到了天光大亮,可是午门仍然未开。

    这种情况,在他们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经历。

    饶是平日少言寡语的一众官员,这时候也忍不住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不过这些人中,并不包括蓝玉。

    蓝玉依旧昂首挺胸的站在最前面,看着厚重的城门,不知道在想什么。

    “老徐,今儿什么情况?”

    徐辉祖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李景隆的问题,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不过,城门只是开了一个缝隙,露出了门边的一个宦官。

    “陛下龙体不适,今日早朝取消!”宦官尖锐的嗓音,仿佛一声惊雷,在众人的心中炸响。

    昨日的传闻,竟然是真的!

    一时间,众官们脸上的表情复杂了许多。

    本来,他们还以为昨天传出来宫中有变的消息是假的,可是现在听起来,事情似乎是真的。

    难道说,老朱,真的不行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问号。

    只不过,没有人胆敢去和宦官求证,便是公认的大明朝最嚣张跋扈的蓝玉,也不敢。

    或者说,蓝玉不是不敢,而是担心自己会笑出声音。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

    昨日听到宫里传出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还担心这个消息的真伪。现在看来,这个消息是真的!

    这么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真的想笑,好想笑啊!

    看着蓝玉转身离开,本来站在他身后的一众武官纷纷让到两旁。毕竟,蓝玉阴沉的表情还是挺吓人的。

    当然,他们都不知道蓝玉内心的想法,也没有人知道,蓝玉藏在袖中的拳头,握的的紧紧的。

    蓝玉也并不知道,角楼之上,有一个人在冷冷的看着他的背影……

    “老徐,咋整?”

    虽然知道徐辉祖并不会有什么好主意,可是李景隆还是习惯性的问了一句。

    徐辉祖的答案,很简单:“回五军都督府做事,陛下洪福齐天,自有老天保佑。想来只是偶感风寒罢了。”

    “也是,那就走吧。”

    话虽如此,可李景隆的心,却并不平静。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在他的记忆中,这位洪武大帝从来没有请过病假。

    上一次取消早朝,还是因为太子朱标驾薨……

    午门外的官员,四散而去,各自前往自己的衙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当然,这些人里面并不包括一个人,户部左侍郎傅友文。

    傅友文在人群中看到蓝玉率先离开之后,只是略一迟疑,便追着蓝玉而去。

    “凉国公留步,凉国公请留步……”

    听到有人喊他,蓝玉便停下了脚步,待看清楚来人是傅友文之后,马上就笑着说道:“原来是傅侍郎,傅侍郎找吾何事?”

    傅友文刚要开口,猛地想起来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便说道:“凉国公要往何处去,下官与你一路,边走边说,也省的耽误国公的大事。”

    “也好,既然这样,傅侍郎就随吾一路吧。”

    要说去哪,蓝玉还真的没有决定。

    这个时间太早,他还不想去五军都督府。

    只要一想到五军都督府里的李景隆和徐辉祖,蓝玉就觉得烦躁的很。

    正巧,有些饿了,蓝玉便吩咐人驾车去个清净点的吃饭的地方。

    不过,这大清早的,也不会有什么大酒楼开门,这时候吃饭的地方,无非就是路便的小苍蝇馆或是茶楼之类的地方。

    挑了一家茶楼,两人进了雅室之后,傅友文这才开口说道:“国公,之前的那件事情,办妥了!”

    蓝玉眼睛一亮,说道:“当真?”

    傅友文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昨夜我与茹瑺说定,国公西征带回来的那些兰州卫的伤残军卒,就安顿在皇家籍田旁的那片田地之中。

    地方不大,只有区区两百亩,可是胜在那片密林!”

    “好,太好了!”

    蓝玉有些激动的握紧了拳头,这件事情办成了,何愁大事不成!

    他娘的,那两百亩田地,不算个什么,可是两百亩田地,再加上京郊的那一片林子,别说是几十人,便是几千人,也可以藏得住!

    只要他提前安排好人手,到那一天……

    当然,傅友文给蓝玉带来的不止是这一件好消息。

    “这一段时间我按照国公的吩咐,联系了东莞伯何荣之弟何宏,经过我的旁敲侧击,何宏很是心动。

    昨夜何宏派人送了一封密信给我,请国公过目。”

    说着话,傅友文从怀里取出密信,交到了蓝玉的手上。

    蓝玉也不避讳,直接拆开信笺,翻看了起来。

    “好,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只有一句话:“吾与大哥、二哥商量过了,没了勋田,一家人的开销,确实是有些困难。若兄有好的营生,吾等愿意同做。”

    天底下的营生,就没有比蓝玉要做的更好的营生了。

    对于武将来说,他们愿意做的,或者说是能做的,就是征战沙场!

    打赢了,分天下,打输了,大不了就是奉上头颅。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不得不说,蓝玉选择的时机还算不错。

    这个时候,正是天下武将对朱元璋最是不满的时候。

    他这个时候联络武将,又许以重利,自然而然的便有人愿意去做。

    东莞侯何荣麾下可以调动的兵马不少,更何况何荣的弟弟何贵乃是镇南卫指挥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