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三百九十章 楼外楼

第三百九十章 楼外楼

    想到挂彩,李芳英也不由得觉得自己的肩头有些疼痛。

    这他娘的,刚刚和倭寇打斗的时候自己也不小心挂了彩了。

    本来以为就是蹭破了点皮,现在看到那个破刀倒是扎到了一点肉……

    “既然你们全都这样想,那吾便如实禀报朝廷。你等十一人,违抗军令,擅自出海追击倭寇,斩杀倭寇一十七人,无一人重伤,十一人尽皆轻伤。吾说的可对?”

    对是对,就是这个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啊。

    徐增寿身为魏国公徐辉祖的弟弟,可不是蠢货。

    而且他在京师的时候跟这沈宝库又混了那么长的时间,更是多了几分精明。

    只是略一琢磨,他就想到哪里不对了。

    当下便小声说道:“将军,要不是你率大船出海,俺们恐怕也不能安然无恙的回来。”

    “哼!你们这点微薄的功劳,吾还用不着争!”

    这他娘的,俞老头这是吃错药了啊,给他卖好他还不要了!

    既然如此,徐增寿也懒得再说,直接点了点头,说道:“将军说的没错。”

    “好,既然这样,来人呐,将这些不停军令的混账东西通通拿下,待回港之后,吾将一切禀明朝廷,是非功过,自有朝廷处置。”

    徐增寿脸色一变,正要说话,俞通渊便接着说道:“你们的功劳,到岸之后便会命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师,这一点你们放心,吾还不至于如此的没有气度!

    可是你等违抗军令,若不严惩,要军令何用!”

    一时间,徐增寿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便不再言语。

    既然徐增寿都默不作声,其他几个人自然也不会闹动静,当家便老老实实的被人押着关进了船舱。

    好在都是多日的袍泽,虽说是关在了船舱里,也是一没有上枷,也没有捆着,只能把他们关在船舱里不能乱跑罢了……

    徐增寿虽然有些不满,可也没有不愿。

    老老实实的被关进船舱里之后,便随意的躺了下去,大咧咧的嘟囔道:“哥几个放心,等过些天,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咱们兄弟的好日子就到了。

    对了,俺再给大哥写一封信,让他也知道咱们干的好事儿!”

    他做的好事儿徐辉祖能不能收到暂且不提,徐辉祖这会儿正因为徐妙锦做的好事儿有些头大。

    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就是因为之前徐妙锦写的那个灯谜罢了。

    本来徐辉祖以为在家门口说完了就算了,可是没想到一见到李景隆,陛下就把这个灯谜给说了出来,让李景隆猜一猜。

    美其名曰,君臣同乐。

    “你欠本姑娘一次灯会……这有些不通啊!”李景隆重复了一遍,发出和朱允炆同样的感慨。

    “你慢慢想着,咱们再看看其他的。”

    说着话,一行人便离开了李景隆的曹国公府,沿着大街继续走着。

    一路上,看到造型雅致的花灯,朱元璋总是会驻足停留片刻,看看灯,猜猜灯谜。

    “哪里是何处?可是气派的很啊!”

    朱元璋的话,一下子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确实,朱元璋手指的方向,花灯无比繁多,将周围的一片宅邸全都照射的亮如白昼。而且隐约中,还有些细碎的烟花声远远的传了过来。

    “蒋瓛,你可知哪里是何处?”

    别说是蒋瓛了,便是徐辉祖和李景隆也知道那一处是哪里。

    蒋瓛略一迟疑,小声说道:“陛下,臣看着好像是凉国公的府邸。”

    “哦?凉国公的府邸这么热闹?那咱可是要去凑凑热闹了。”

    听到朱元璋的话,蒋瓛马上答道:“陛下,要不臣还是先安排几个人过去看看,也省的人多……口杂。”

    人多口杂只是一方面,蒋瓛真正担心的,乃是蓝玉会突然发难。

    毕竟,他今天带在身边的锦衣卫不过就是几十个人罢了,玩意蓝玉真的发难,他可真的未必护得住这一对爷孙。

    朱元璋笑了笑,轻声说道:“倒是无妨,咱就在边上看看就是了,也省的咱一过去便扰了凉国公的兴致。”

    这个话,听起来怎么有些别扭。

    徐辉祖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总觉得,陛下这句话似乎另有所指。

    倒是李景隆,反复没有听出朱元璋的语气有些不同,笑呵呵的说道:“陛下要是想清静点,臣倒是有个主意……”

    嗯?上茶楼顶上看?

    似乎,也不是什么馊主意?

    “既然如此,那就依着九江的办法吧。蒋瓛,你吩咐人过去安排一下吧,咱慢慢的走过去就是了。”

    蒋瓛当即应下,转身便对自己的手下吩咐了几句。

    说起来,这个事情并不难办。蒋瓛的手下只是过去拍了拍门,锦衣卫的令牌亮了出来,便将茶馆的大门给打开了。

    里里外外的搜查一通,在朱元璋离着茶馆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茶馆已经一切都准备妥当。

    “真是热闹啊!”

    本来离着远的时候,朱允炆还没觉得怎么样。可是随着众人离蓝玉的府邸越来越近,便是一直伪装稳重的朱允炆,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确实,离得远的时候还不觉得烟花声音刺耳,可是离得近了,众人都得大声说话,才将将能听得清楚。

    再加上无数盏花灯再其中,更显热闹非凡。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李景隆在一旁也跟着赞了一句:“坊间传闻凉国公义子数百,逢年过节的时候,府里最是热闹,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语气是玩笑的语气,可是他说的内容,却是让朱元璋有些意外。

    只是看了李景隆一眼,他便隐隐约约明白了李景隆的用意。

    当然,朱元璋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仿若没有听到,自顾自的在蒋瓛的引路下上了茶楼。

    上了二楼,站在窗边,只是看了一眼,朱元璋便笑着说道:“不上来还没觉得,上来这一看,真是好不热闹!”

    热闹,只是一方面而已。

    蓝玉的那一边的热闹景象,堪称是整个京师最热闹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