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双塔寺

第四百四十八章 双塔寺

    从北平王府良医所出来,坐上马车,一路向西,用不上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就能到庆寿寺。

    这一点,与其他的寺庙多多少少有些区别。

    一般的寺庙,都喜欢修建在城外,一来清净,二来城外有山。

    可是庆寿寺所在的地方,并不清净,寺外大街不远,便是闹市。

    这一点,让第一次来庆寿寺的沈宝库觉得很奇怪。

    让他忍不住咕哝道:“我说在良医所里面总能看到的两个尖尖是什么玩意,原来是这个……”

    “九级海云塔,建于蒙古国宪宗蒙哥汗七年。七级可庵塔,建于蒙古国宪宗蒙哥汗八年。双塔都是八角密檐砖塔,东西比肩排列。九层塔为海云大师灵塔,低者为曾主持庆寿寺的海云得法大弟子可庵之灵塔。”

    听到沈宝库的嘀咕声音,袁珙在一旁小声的说道:“在金朝的时候,这里叫做庆寿宫,在元朝的时候,这里曾是太子的功德院。”

    沈宝库和袁珙一边走着,听着袁珙的介绍,忍不住撇了撇嘴,满不在乎的咕哝道:“好嘛,这地方名字还真不少。”

    “……”

    沈宝库的评价,成功的把天给聊死了,一时间,袁珙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好在这时候身后传出来一个声音:“施主说的没错。”

    这个声音,有点耳熟啊!

    沈宝库停下了脚步,慢慢的转过身,一脸惊喜的说道:“大和尚,好久不见了!”

    对于沈宝库的称呼,姚广孝并没有反感,笑着招呼道:“沈公子,好久不见了。”

    沈宝库大咧咧的点了点头,说道:“大和尚,我今天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

    “庆寿寺的斋饭,味道还是不错的。”大和尚姚广孝答非所问,随意的说了一句。

    说罢,也不等沈宝库开口,便在转头对袁珙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袁施主想来也没有用饭,不如就在庆寿寺一起吃点斋饭。”

    “有劳道衍大师。”

    相比沈宝库的无礼,袁珙还是有礼貌的多。

    姚广孝笑了笑,没有多说,便引着二人去了后院的禅房。

    只是走到了门口,沈宝库和袁珙却都愣住了,有些不敢迈步进去。

    这他娘的,两个人来庆寿寺本来就是为了躲着朱棣,哪里想到朱棣这时候坐在禅房里,一脸轻松的和身边的一个中年书生打扮的人说着什么。

    两个人站在门口,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

    最终,还是朱棣看不过去,扭头对门口说道:“怎么,你是准备站在门口给咱当门神呢?”

    这话,自然是对沈宝库说的。

    沈宝库嘿嘿的笑着,挠了挠头,说道:“末将沈宝库,见过王爷。”

    没想到,朱棣一下子站了起来,闪到了一边,压根不受沈宝库的大礼,嘴里还振振有词:“别,别,咱可没有你这么了不起的末将,你的大礼,咱可是受不起。”

    沈宝库跪着,脸上挂着憨厚的笑意,笑呵呵的说道:“王爷你话说的,见外了不是。末将虽然现在挂了王府良医所的医正,可是不管怎么说,曾经末将也是带兵的人。”

    “袁珙,你先起来吧……沈宝库,你也起来吧。”朱棣本想让沈宝库再跪一会儿,可是想到沈宝库大病初愈,又觉得有些于心不忍,便让沈宝库也跟着站了起来。

    两人当即谢恩站了起来。

    只是刚刚站了起来不过片刻的功夫,袁珙忽然又跪了下去,一脸认真的说道:“下官教子无方,有罪!”

    朱棣脸色一变,目光落在了袁珙身上。

    袁珙迎上朱棣的目光,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倒是沈宝库,想说什么,可是话到了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沉默了片刻,朱棣沉声说道:“咱今日是来庆寿寺吃斋饭的,旁的事情,一律不说。”

    说罢,朱棣便对姚广孝说道:“道衍大师,斋饭可是要快些了,咱是真的饿了。”

    姚广孝笑了笑,说道:“民间有句谚语,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今天庆寿寺刚刚好吃豆腐,所以只能请王爷再稍候片刻了。”

    老和尚说到做到,说不急,就不急,根本也没有动身去催菜的打算。

    不得已,朱棣也只能等着了。

    只是姚广孝刚刚说起豆腐,朱棣便有些感慨:“当年咱还没有到北平当燕王的时候,无论是在京师,还是在凤阳,咱基本上每日都要吃一顿豆腐。

    那时候宫里的厨子,真是变着法的想要把豆腐做出花样来。可是变来变去,咱还是最喜欢吃豆腐蘸酱,倒是让厨子有些白费力气了。

    不过话说回来,咱到了北平之后,这豆腐倒是吃的少了。金忠,你记下,回去之后安排一下,以后每天还是给咱做一盘豆腐,也不用复杂了,就白豆腐蘸酱,咱觉着就挺好。”

    看着笑着点头应下了的中年人,沈宝库不禁多看了他一眼。

    原来,这个人就是金忠啊!

    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中年男人,在靖难之役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谋士,可是在靖难之后,先是升任工部侍郎,接着又升兵部尚书,在永乐七年的时候更是成为东宫首臣。

    这还不算,朱瞻基能被立为皇太孙,他也是首功。皇太孙的“幼军”,也是他一手组建。

    可以说,金忠乃是靖难之后实打实的实权人物。

    对于这种实权人物,沈宝库是非常非常非常乐意结交的。

    俗话说的好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就在沈宝库琢磨着是不是给金忠使个绊子,在帮金忠一个把,结个善缘的时候,姚广孝却忽然笑着说道:“还真是说豆腐,豆腐就来了。”

    说着话,姚广孝打开了房门。果然,一个沙弥正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豆腐。

    姚广孝伸手接过,沈宝库就凑了过去,小声嘀咕:“大和尚,这豆腐有什么讲究?”

    讲究?什么讲究?豆腐就是豆腐,还有什么讲究?

    哦……

    姚广孝明白了过来,当即说道:“庆寿寺的斋菜豆腐,是用豆芽和香干炝炒出来了,所以味道和比别相比,有些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