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间人 » 第六十三章 朱门深深有碧玉

第六十三章 朱门深深有碧玉

    如是我闻...大悲无泪,大笑无声,大悟无言。

    .....

    那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位自小就爱穿红衣的小女孩,小女孩身后则永恒的跟着四位与她年岁相当的人。

    那一年,江南如仙境的横街上,一座紅木鎏金的大门上方,高悬的直匾書有《謝府》兩個鎏金大字。

    府前一对雄武狮子后,是一对抱柱盈联,右方是“山荫道上桂花初”,左方則是“谢家风流满晋书”。

    而在谢府二字上方的横批则是五个朱红大字,江左第一家!

    大门朝着杨州城水道的谢家,是江南中最为人所知的世家!

    与白家遁隐西湖不一样,白家只有江湖,朝廷,世家所知。

    谢家在这座江南里,是真正的名镇天下!

    在这里倘若你说不认识谢家,那么江南中人,都会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到你生活不能自理。

    因为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花街柳巷的流氓无赖,每一个人都可以对你说出三两样谢家的趣事,例如谢家那位小公主,今天又做了什么什么惊人之举,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生活在这里,你不一定知道杨州刺吏是谁,甚至当朝太师和大将军是谁,但你一定知道谢家是谁,座落那里,因为大街小巷中,所有人都会讨论谢家,谈论谢家。

    为谢家高兴,为谢家悲伤。

    这就是中原五大顶级世家之一的陈郡谢氏!

    谢家大宅内,独属那位小女孩的房间中,完全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小女孩,安安静静的捧着一本书在读,彷佛不知疲倦的她,安坐在小椅子上,一本又一本的翻阅着。

    每当这个时候,那位比她还要小,但却相当粘她的绿衣小女孩,就会站在她的身旁,递茶,收书,扇凉,一样一样的细碎活,她都会为读书的人一一做好,做妥,再笑咪咪的站在她身旁,等候吩咐。

    读书的人叫谢如烟,是这座江南谢家大宅中,最是得宠的人,特别是她的祖母,更是喜爱从小就懂事的她,宠得就连作为父亲的谢玄,也不敢多说她两句,唯恐惹来母亲的责难。

    做细碎活儿的人姓李,叫绣儿,是一户小世家的小小姐,只是后来家族破落,被卖到谢家,跟着谢家的小小姐。

    没多少享受过荣华富贵的小女孩,对于婢女的身份没多大抵触,相反,她十分喜欢,因为可以伺候着谢如烟。

    伺候着她总觉得待她如妹妹一样的小女子,而她也觉得小女子是她的姐姐,所以她喜欢姐姐教她习武,教她识字,相当不喜欢后院中那位古板的老先生教她。

    这样的日子如梭又如梭。

    后来有一天,又再忽发奇想的谢如烟,对跟着她的四位婢女说,我替你们改个名字,以后都不可绣儿,梅一梅一的叫了,难听又难记。

    本意春夏秋冬四香叫的她,在那位性格暴烈的夏荷抗议下,想了想觉得也真的不太好,最后便按着入府时间的先后,无视夏荷的再次抗议,春雨,夏荷,秋月,冬梅的就安排了下来。

    叫李绣儿,喜欢粘她的小女孩,接下了春雨的名字,与夏荷喃喃着为什么非叫这名字不一样,春雨倒是十分喜欢这个名字,惹得秋月曾笑话她,只要是小姐给的,她有什么不喜欢?

    温柔婉约的女孩笑着回道,那是因为小姐给的都是最好啊,所以才能让人都喜欢。

    独属谢如烟的小院中,早些年有几位老嬷嬷和年龄较大的婢女在还好,但自从谢如烟说服了祖母后,她的院子,就永恒只有她们五人。

    从江南换到长安,也都一样,而因为谢如烟的放任自由,夏荷永远都是在提枪练武,冬梅则一天到晚都冷冷站着她的身后。

    于是,院中所有细碎事情都由春雨和秋月她们二人完成,做好。

    直到谢如烟提剑入江湖!

    直到她远遁西域,从小就被谢家培养成死士的她,来不及完成死士的责任,便被她下令留在中原,而后苦等了十七年,她心中最尊敬的人才又回來。

    可惜的是,她还没服侍她多久,就带著不舍远离了人间。

    济南县荒凉的山巅上,停下剑舞的谢如烟,仔细将那把千金不换的唐刀埋下后,招来远处那位黑衣女子,轻声道:“妙真,去吧,做你该做的事,我要青州世家,鸡犬不留。”

    淡淡的话语中,那怕淡漠如杨妙真,也听出了一股心颤的感觉。

    仰望着渐渐落下的骄阳,谢如烟一双凤目中,闪耀出比冰更寒,比骄阳更盛的寒光!既然你们都想杀我,那就看看是谁先死,是谁能在这场逐鹿中胜出!

    转过身子,抱着无名碑的红衣,直到红霞尽消后,迎着晚风如同狐魅般,带着十位如同死人般的汉子,直接登场了!

    登场的同时,一本由她整理过的《九军八阵》由来去如风的探子,送往北狄军中!

    一只只认路的鹰鸽和带着密信的探子,从她的手上四散而去,就连远在益州的南蛮王,也收到一封封关于新秦的信报,有他们知道的,有他们不知道的。

    青州济南县,县君府,看着桌面上那两封秘密送来的书信,何南头大如斗。

    第一封是李昭派人送来的,像涂鸦般的信上,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伺机帮助谢如烟,我已通知袁艾。

    若不是密信角落那朵若隐若现的小荷花,何南一定随手就扔了,字迹实在是太不堪入目了。

    第二封则是谢如烟派人送来,杀气外溢的字上,同样简短,甚至连署名,暗印也没有,但何南一看就知道,是那位早一阵子来过这里的谢倾国所写。

    今天晚上想办法让县兵聚在一起,否则!杀!

    最后那个杀字,那怕纯黑如墨,也彷佛如血一样,杀气四溢!

    这两封同时到达的密信,当然有先后之分,毕竟襄阳离青州太远了。

    他肯定李昭还不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事,等她知道,再派人送信过来恐怕最少要十天时间。

    正因为这样,他在头痛调还是不调?帮还是不帮?调动巡守士卒不难,找几位可信心腹在城中表演一场就好,他头痛的是,李昭知道后,会选择帮还是不帮?

    因为他才刚建立的何家,连替这两人扫扫大门的资格都没有,两位都是大爷啊,都是可以像踩蚂蚁一样,随手踩死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