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间人 » 第二百一十章 大战初启

第二百一十章 大战初启

    聪明人其实很多,只是大部分聪明人都仅限于聪明。

    .....

    那时一个黄叶飘飞的季节,万物静待冬杀的季节。

    季节中,从接到诏令开始,郭侃与数位行军参军商议两天,便留下韩忠,带着三万精骑往长安飞驰。

    原本韩忠也该在退走之列,可惜的是无论如何他都说服不了他,原因郭侃当然知道,如今嘉裕关中虽拥兵十万,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三万。

    其余七万不过只是新兵或民兵所组成,说到人数倒是有了,但真到了生死大战,对关外带着六万西域精锐的夏荷等人来说,不过就是一战而定。

    如果连韩忠也走了,恐怕不出三天,蒋光恐怕就会看出破绽,随后挥军急追,到时候,生与死都不好说,所以必须要有人留下稳定军心以及迷惑蒋光,而整座嘉裕关中,这样的人选,其实就只有两位,韩忠与郭侃。

    看着关下旗帜林立,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女将军,韩忠一路指挥众人,一路心中默默想道:“这嘉裕关就是自己最后一战了,希望蒋光别那么早看出吧。”

    可惜的是他的想法注定要落空,连续两天都只见韩忠,不见郭侃与及背嵬军,被称为奇策的蒋光此刻已经把整件事推测得七七八八,就只待验证。

    蒋光,益州蒋家偏房次子。

    蒋光从小就知道只要能守住规矩,蒋家就会衣食无忧的养住自己一辈子,所以早些年锋芒不显的他就犹如一个风流少爷般,在益州中来回流连于青楼之中,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看似草包的他实则满腹良谋。

    但读遍诗书,博览兵略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点小野心。

    只是当年新秦容不下益州子弟,他才无奈的流连于青楼,美景之中。

    直到十国乱战大起,身在益州的他笑看着天下风烟,那股子雄心才又燃烧起来,不过身在局外的他可不像普通人一样。

    他清楚知道自己没有太多选择,李启是一个名君不错,但世家林立的新秦又怎么可能容得下他,那位徐栋若不是被襄王一手提拔,再把白袍军等全数交在他手中,恐怕早就被人拉下马。

    至于其余九国,在蒋光看来新金和新周外,不过都是秋后蚱蜢,早死晚死的分别。

    李昭与拓拔祈连二人,李昭的问题同样是世家林立,而且比新秦更甚,挂着益州蒋家牌子的他去了,又怎么可能不被扯后腿?

    所以蒋光最初的打算,是投奔新金,投奔郭泰,那里的空缺实在太多,需要的人才实在太多,而且草原亦急需蒋家的财力投入,那怕只是一小部分也好,蒋光相信以那些老家伙的眼光,只要自己坐上高位,他们绝对不会介意投入北方的资产在自己身上。

    毕竟钱再多,都是死物,灵活运用才是真理。

    可惜在蒋光前往新金的路上,谢如烟横空出世,就那样从雁门关开始,替新汉横扫并州,带着贾优在中原大地上驰骋,于是思虑再三,他决定转道投奔谢如烟。

    荣华富贵,蒋光生而不缺,他缺的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对比新金,曾经誉满青楼的人很清楚,如果跟着谢如烟,她能够给自己的机会更多。

    他亦对传说中的女子向往久已,不是爱慕或什么,是向往她以女子之身挑起大乱,挑动整座天下!

    后来投奔太原的他就如心中所想,不管是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的贾优,还是那位赵献忠,还是谢如烟都给了他很多机会。

    其后更是派人护送他从贺兰山直出阳关之外,辅助夏荷统率的大军。

    从那里开始,他便如旭日般升起!

    一开始,军中各部大将虽愿意听他说话,可终究声名不显,大部分都只是听听而已。

    直到那一战,亲自擂鼓为夏荷助威的他以三道奇兵陷落阳关,再以两策迫退北狄后,全军上下都对他言听计从,他终于证明了自己。

    看着城墙上的韩忠,可以说过目不忘的蒋光,对身旁的夏荷道:“夏将军,可令全力攻城,光想验证一些事。”

    高头大马上,夏荷听到蒋光的话,让人传令下去全力攻城后,奇怪问道:“蒋军师,这么快就全力攻城?验证什么?”

    对夏荷相当欣赏的蒋光,笑道:“验证一下郭侃在那里?如果正确,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日夜攻城,不出两天必陷嘉裕关。”

    打仗杀人,夏荷自问没有任何问题,但说兵略纵横,奇谋百出,她还是相当有自知之明,所以对于小姐说所有事情都交由蒋光决定,夏荷直接就当上了甩手掌柜。

    这正是蒋光欣赏夏荷,却不欣赏秋月的原因。

    蒋光不怕为将的人愚笨,也不怕对手有多强,他最怕的是那些不懂军事,却又聪明的人,例如秋月,徐治。

    因为沙场争锋,不是聪明就可横行的地方,这世上聪明的人多到海里去,可为什么被称为名臣,谋主的人却那么少?

    不是其他人不够聪明,而是有些时候,单单只有聪明是不足够的,在庙堂为官,需要学习人情世故,在沙场争锋同样需要!

    大部分聪明人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视过高,以为整座天下,所有人都会被自己打败,但恰恰这种人死得最快。

    眯着眼看着远方的攻城战,蒋光想了想,对另一旁的徐治与秋月二人拱手道:“不知秋月小姐和徐先生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经过数次折沙沉戟,秋月也不是什么认死理的人,因此对蒋光的话算是听从,而徐治的眼中除了秋月更无别的事物,至于能不能胜过蒋光,他毫无所谓。

    秋月服气,他就服气。

    “蒋军师请说。”

    听到秋月的回答,蒋光微笑道:“稍后我会全军押上攻打中段,而两位则与石磨将军各率三千人从左右两方登城,不求什么,只求一观城中兵营虚实。”

    与秋月不一样,作为曾经的徐家长子,徐治对军事怎么也算略有涉猎,因此不由问道:“蒋军师怀疑郭侃已退?”

    蒋光点头回道:“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