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间人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家国天下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家国天下

    每个人背负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选择当然不一样。

    .....

    长安城。

    站在城墙之上,看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军,李启笑着对身旁的苏青道:“赵献忠果然是赵献忠。”

    皱着眉,看着策马在大军前方的青衣儒生,苏青轻叹一声。

    “陛下,是青失算了...。”

    “没什么,是我小看天下英雄,是我自以为是。”

    抬头意外的望了眼李启,苏青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不忍,可又迅速压下,低声道:“陛下,青去安排兵事了。”

    “嗯,去吧。”

    一直站在李启身后的韩方,看见苏青离开,低声问道:“陛下,不安排皇后娘娘和两位小皇子离开吗?”

    李启笑着道:“不用,那个等等再说。”

    “陛下...。”

    “现在走和以后再走,情况都是一样的,如果真逃不掉,不过是一报还一报,没什么好说。”

    风中飘扬的白髪中,曾经的人间帝王背负着双手,看着城外一脸风霜的青衣儒生,想着他当年的风华,没什么后悔可言,毕竟那时候他虽年幼,可决定终究还是他下的。

    因为那位女子,那位曾家老人,都劝过他别下狠手,只是他执意而已。

    因为当年不拿下他,天下就要大乱了,至于他被拿下后发生的事,虽说不是他本来的想法,但与终究脱不了关系。

    “李启陛下,两辽节度使赵献忠,特来勤王!哈哈哈...。”

    大军前方,脱下一身盔甲,青衣儒袍的赵献忠看着城墙上的李启,用当年最后的官职高声叫道,还在马上顺势弯了弯腰,以示参见。

    “赵献忠,你这叛国逆贼!”

    李启身后,听到赵献忠如此猖狂的话语,韩方忍不住抢先一步叫骂起来。

    “哈哈哈...做皇帝做到举世皆敌,还好意思说别人叛国逆贼?”

    “......。”

    对韩方摆摆手,李启上前一步,用尽力气的大喝道:“赵元帅,别废话了,想攻下长安就来吧!”

    “陛下豪气,赵献忠佩服!待来日你我太极宫中一聚!”

    “李启等你!”

    看着策马回营的赵献忠,韩方两眉倒插,忍不住道:“陛下,请容许韩方带人去挫一挫他锐气。”

    “不用了,长安也不说陷就陷的。”

    去挫一挫赵献忠锐气?去送吧?看着城外森严的军阵,李启看似傲气,实则是不想剩于的红衣太大监去送死了。

    这些年江湖,天下动乱不已,十二位红衣太大监,谢如烟斩去两位,两位跟着李昭,姬玉斩去四位,如今就剩下最后四人,所以李启实在不愿他们去送死。

    长安被赵献忠带兵围住的这一刻,收到秋月最后话语的谢如烟则与马源,夏荷二人各自带着五万精锐一路往长安而去。

    潼关的主帅府中,年年月月征战下,徐栋显得更加成熟稳重,只是如今的他再怎么隐藏,也隐藏不住眼中的疲累和忧心。

    “都说说吧,如今我等该怎么办?”

    坐在主帅府中的所有将领,听着徐栋的话,都不由眼眼相望,只是谁也没有作声。

    他们中有人想投降,有人想战,可惜的是这两条路,都走不通,说不过去。

    投降,投给谁?新金还是新汉?还是一往南阳杀去,再降给李昭?

    战,拿什么去战?整个潼关中只有五万可用之卒,而其中精锐更只剩下两万,拿什去战新金的六万兵士,拿什么去战赵献忠布在潼关至长安路上的五万兵士?

    看着默言无语的众人,徐栋再次问道:“都没有想法吗?”

    下方的众将领中,如今已是六千龙骑首领的谢九,大步出列道:“元帅大人,我们率军回援长安吧。”

    “其他人呢?”

    寂静的大堂中,随着谢九的开口,数位欲战之将跟着站起,只是尚有一半坐着,就那样不言不语。

    抚摸了一下帅印,徐栋站起道:“如今的形势已经相当明了,你们或家或什么不愿战又好,什么都好,我身为潼关主帅拥有临机决断权利,所以若不愿去的,现在站出来,我废去你们的一切职务,至于其后如何,自行决断。”

    停了停,一脸严肃的徐栋继续道:“但我希望你们记住,一但随我踏上了路,退者死!”

    死寂之中,左方一位中年人站起道:“主帅大人,请请治杨元之罪。”

    看了眼杨元,徐栋点点头问道:“还有谁?咳...。”

    话落,看着又站起的数人,徐栋眼神之中露出丝丝无奈,收起那只捂着嘴巴的手,轻声道:“从现在开始,杨参军你们被解除职务了,至于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主帅大人,杨元...抱歉。”

    最先站起的儒生拱了拱手,对着徐栋弯着身子,缓缓退出潼关的主帅府。

    如果有一丝丝希望,杨元其实也想跟着徐栋死战到底,否则他早就走了。

    可惜的是,战至如今,新秦再没有丝毫的希望,而身为家中独子的他也没有任何的选择。

    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先有家才有国还是先国后家?别人怎么想,杨元不知道,但他却是先家后国,因为没有家何来他?

    所以他只能选择家,因为他的家中上有八十高堂,下有幼儿呀呀学语。

    如果,如果他战死在长安,他的家或许就散了,所以他宁愿自己背着一生的痛苦,他也不愿自己的家就去散落,在孝与忠之间,他选择了孝。

    看着离开的人,左手染了血的徐栋没说什么,只是缓缓坐下看着没有离开的人,示意他们都回返座位。

    “将军,他们...?”

    “没什么,他们不会泄密的。”

    望秋风,愁断肠,红尘本该两双双,奈何难?千劫过,人死何事响,生者哭悲伤,弱体困病赴疆场,孤城遥遥望家乡。

    潼关孤城上,遥望着家乡,想着家中的妻儿,母亲,风寒初愈的徐栋,让谢九领六千龙骑先行,随后自己带着三万大军驰援长安勤王。

    潼关中,徐栋离开后,那数位最后也没被摘去军职的大将没有离开,只是默默坐在潼关中,等待着结果的同时,为那位威震天下的主帅,做最后一份力,为他守住潼关。

    不过,他们早猜出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