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红头绳 » 3,红头绳

3,红头绳

    3,红头绳

    年关临近,窑厂的大掌柜给所有的窑工先预支了部分工钱,好让窑工们有钱准备点年货过年。

    尤其是今年活多生意忙,承蒙皇宫造办处的瓷器监造贾公公赏脸,承接了给皇宫造办处烧制瓷器胚胎的大活,所以,年跟前有的忙了。

    领完工钱,窑工袁大干赶紧疲惫的拖着身体往家走,不时的摸了摸搭子里两串铜钱,尽管累,依然嘴角扬着笑意。回到家,脸还没有来得及洗,就赶紧把搭子里的两串铜钱先掏出来,交给妻子,说:“掌柜的今儿发了钱,明儿有空,到集上给燕儿买点过年的年货吧。”

    妻子欣喜的接过铜钱,说道:“燕儿一直吵着想要扎头发的红头绳,明儿上集的时候,先给燕儿买两尺红头绳。”

    燕儿听见娘说明儿给她买红头绳了,高兴的跳起来,跑到屋外吃力的给袁大端来一盆水,孝顺的说道:“爹,赶紧洗洗脸吧!”

    放下木盆,就缠着娘,嚷嚷道:“我还要一串糖葫芦!”

    看着娘俩高兴的样子,袁大这才欣慰的去洗脸了。

    这天,贾公公突然造访窑厂,老板带着掌柜伙计们一众跪在门口迎接贾公公。

    等到贾公公的一干队伍到了之后,贾公公又是点头哈腰的等着马车里的人下车。老板和掌柜的这才明白,今天这不是贾公公来访,原来贾公公后面还有更大的人物?

    心想这人是谁啊?能让贾公公低头哈腰等着下车的人,身份自是不低的。按照道理来讲,既然是这么大的人物到场了,这当地的县府州台衙门的人更应该到场啊?老板和掌柜悄悄地左右看看,虽然来的人是权贵,但是来人并不多,显得异常的低调和神秘。

    看到这里,老板和掌柜的跪在地上,对视了一下,两个人的心里不由得忐忑起来。

    等马车上的大人下车到了屋里,并只叫了老板和掌柜的入内议事,就连贾公公也只能站在门外等候。

    这个架势就让老板和掌柜的更加忐忑了,慌张且又紧张的弯腰小步快跑的进了屋。

    进屋之后,老板和掌柜的紧张的满头大汗却又手足无措的立即跪在地上,等着大人发话。

    那位大人听见他俩进来,这才缓身转过来,朝着跪在地上的两人说:“起来吧!”

    老板跟掌柜的两个人依然瑟瑟发抖的颤声道:“小……小……小人不敢!大……大人请吩咐!”

    看见他们两人吓破胆的样子,那位大人不禁笑了一声,才说:“不用那么紧张,赵老板,周掌柜,起来说话吧!”

    听到那位大人并不严肃的声音,两个人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这才看清那位大人。那位大人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虽然穿着便装,但是从他手上戴的玉扳指来看,肯定是来头不小的。

    赵老板依旧很紧张的满脸堆笑,小心翼翼的问道:“感谢大人光临窑厂,您有事情吩咐,小人定当全力以赴!”

    那位大人好像满意的点点头,押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问道:“你们这个窑厂多少年了?”

    赵老板赶紧拱手答道:“祖上四代以窑厂为活计,差不多一百多年了。”

    那位大人听了赵老板的话,顺手拿起桌上的一个瓷器样品,一边把玩,一边慢悠悠地问道:“我听说,你们这行有一个传说……”

    这样一句半截话,让赵老板费解了,心想,这瓷器窑厂能有什么传说呢?

    那位大人见赵老板迟迟没有回答,只好重新说道:“比如祭红?”

    听到祭红,赵老板和周掌柜当场吓得直接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地,牙齿哆嗦的说道:“大人,大人,那都是传说……”

    那位大人脸色一沉,站起来,踱步到两人的跟前,仿佛一脚就能把俩人踩在脚下的样子。

    继续沉声道:“既然是传说,难道就没有由来吗?”

    赵老板跟周掌柜吓得全身汗如雨下,瑟瑟发抖的,牙齿上下抖的说不出来话。赵老板只能硬着头皮说:“大人,窑厂百年多来,从没做过祭红,也没有见过祭红,这个可能……可能……就是……就是个谣传吧?”

    那位大人没有继续逼迫他俩,只是好像自言自语的问道:“如果没有祭红,也能烧制出红色,当然是好事咯。”

    赵老板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慌忙答道:“大人,您是不是……误会了,我家窑厂只是给宫里烧制一些素胚胎的活,并不烧制彩瓷。”

    那位大人依旧好像是自言自语的在说:“嗯,宫里造办处一直烧不出好看的红色,我也是着急啊。所以,听到这个传说,就来询问一下。”说完,那位大人转身回到座位上,轻松的说道:“都起来吧。”

    赵老板跟周掌柜的跪在那儿,低着头,小心的对视了一下,才小心翼翼的站起来。

    “既然是传说,那就当做传说吧。这样,贾公公这次会给你们安排一批彩瓷的活,你们试试看,能烧出来,重赏!”那位大人,说完这句话,没等到赵老板和周掌柜的跪下去,大人甩手就出去了。

    等到赵老板和周掌柜的反应过来,追出去的时候,大人已经上车了。

    贾公公依旧低头哈腰的对着掉头要走的马车朗声道:“奴才恭送马大人!”

    马大人走了,准确的说,甩下一个责任重大又难以完成的任务,才走了。

    赵老板跟周掌柜一脸茫然的对着马车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

    贾公公一挥手,两个小太监,抬出一个箱子,交给赵老板和周掌柜。

    贾公公说了一句:“按照瓷样烧制,烧制出来,重赏!”

    赵老板连忙颤颤巍巍的打开箱子,一看,立马晕头转向的跪在地上。

    周掌柜伸长了脖子,也朝着箱子看了一眼,立马心跳到嗓子眼上一样,吓得跪在地上。

    只见箱子里一片猩红。

    至于贾公公是怎么走的,什么时候走的,赵老板和周掌柜不知道,也不重要了。

    赵老板和周掌柜唉声叹气的坐在屋里,对着箱子整夜未眠。

    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趁着不忙,袁大的老婆就把家里的被子晾晒到窑厂顶上的晾晒架上。冬天的太阳晒不干阴霾的潮气,所以,窑工们的家属都喜欢把被子衣服晾晒在窑口顶上,用烧窑的热量烘干衣服被子。这样烘干出来的衣服被子,松软又暖和。

    袁大下工的时候,就去窑口顶上收被子。

    袁大老婆眼见天快黑了,担心袁大忘记收被子,就让女儿燕儿去窑厂找袁大,嘱咐道:“燕儿,赶紧去窑厂找你爹去,叫他不要忘记把被子收回来,要是忘记收回被子,咱们全家夜里可没有被子睡觉咯。”

    燕儿一听去窑厂喊她爹,就高高兴兴的拿着娘才给买的红头绳,一蹦一跳的去窑厂找她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