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红头绳 » 25,怎么救人

25,怎么救人

    25,怎么救人

    袁周率这才认真的仔细的观察了这个红色的小碗。

    以他现在的能力,依旧是看不明白,也看不懂这个小碗到底凭什么价值两亿,他甚至都不明白四叔到底是怎么能在一夜之间做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碗来的。

    周四叔端起那个小碗,跟他介绍说:“看不懂是吗?这是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这里说的盌,可不是小碗的碗。”说着,四叔就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先写出一个“盌”字,才纠正说:“应该是这个盌,而不是新闻上说的那个小碗的碗。”

    好像有点似懂非懂了,当然实际上还是不懂。因为现在信服二叔了,自然就诚心想学了,就能认真的听了,还能听进去了。当然,这其中还有好奇心的驱使,他还是想知道,四叔到底是怎么在一夜之间能做出两个让专家都鉴定不出来的两个小碗来的。

    四叔继续说道:“你仔细看这个小碗。”

    顺着四叔的指向,袁周率才根据四叔的介绍之下,真正懂了康熙珐琅彩瓷器的知识。

    根据四叔说的,袁周率才明白,所谓的珐琅彩瓷器,其实,并不是传统认知的瓷器,或者说,珐琅彩瓷器,相当是两层的瓷器。珐琅的本质,也是一种类似瓷质的染画料一样,这是鉴别珐琅彩瓷器的很重要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康熙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一直到康熙晚年才逐渐成熟。所以,市场上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明朝的珐琅彩瓷器,那就是扯淡。明代有没有珐琅瓷器呢?有的,但是,明代的不叫珐琅彩瓷器,明代采用的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就是现在俗称的景泰蓝,那是明朝景泰年间制成的,叫景泰蓝,或者叫掐丝珐琅,是不叫珐琅彩瓷器的,这个是有本质的不同和区别。

    除了工艺不同,珐琅的颜色料也不同。在清雍正六年以前,所有珐琅制品用的珐琅彩料都是进口的。一般都是从埃及等地进口,这当中最珍贵的,最特别的颜色,是一种称为胭脂红的色料,他的颜色也近似玫瑰色,它还是带着略微紫色调的红色,里面添加黄金为着色发光作用,故而也称为金红色。这是康熙晚年才出现的,也是最早出现的特殊颜色,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又称“绝色”,这个小盌身上出现了胭脂红、白、黄三种珐琅彩色料,都是康熙晚年才出现的新颜色。集合三种绝色于一身,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的这个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为什么这么名贵的原因之一。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盌之所以名贵,除了稀缺性,还是稀缺性,这个稀缺性是怎么来的呢?其中一个就是这个胭脂红的首次使用,而且也是极少量烧制成功的成品之一,又是康熙晚年才烧制成功的。分析和推断,可能是康熙五十九年到康熙六十年之间烧制出来的。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就死了,可见,这个东西是康熙死之前的一两年内才烧制成功的。说白了,就算是康熙他自己,也没有见到几个,这就是绝对的稀缺性。况且,三百多年下来,所有康熙珐琅彩瓷器的极品,能保留下来的,也能就是两位数,其他那些,都可能是扯淡的。

    “老四,先跟他说这么多吧,一次说多了他也记不住,况且这娃儿本来就不是那种一学就会的天才。”句二叔打断四叔说道。

    “不是……二叔,您也忒看不起我了吧?虽然过去我不会,我这不正在努力的学着吗?不会,怎么会呢?学习不好,不代表什么都学不好,以前学不好,那主要是没有兴趣吗!”

    狗二叔哼了一句,说道:“以前成绩不好是没有兴趣,现在就有兴趣了?”

    “那当然了!就凭四叔一夜就能造出两个价值亿元的宝贝,我对这个本事太有兴趣了!”袁周率故意靠着四叔装作撒娇的样子,实际上是希望四叔能说句话帮帮他。

    四叔笑了笑,说道:“老二,既然这娃儿想学,就让他学学看吧,能学会的话,不是后继有人了嘛!”四叔看了看二叔,接着又说道:“不过,四叔教给你的技艺,绝不能去骗人!”

    看见四叔说的那么严肃,袁周率当然无可选择的答应下来,心想:“要是穷的吃不起饭了的时候,还不能救救急吗?”

    句二叔就好像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接着就说了一句:“真的学会了四叔的手艺,不会饿着你的!”

    “哎,不是……二叔,你怎么知道我心里想啥呢?”袁周率也太惊讶了,心想,自己想什么二叔都知道,还能有点个人隐私吗?

    句二叔跟四叔讲:“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把这个碗拿回来,暂时还是先研究一下怎么救人吧?”

    是啊,还是先研究一下怎么救人吧,四叔也这样想。

    可是怎么救人呢?两眼一抹黑,眼前只有这个小碗,一点经验都没有,只是干着急。

    句二叔两手一伸一抓,在空中做了两个花,朝着画像召唤了两次。

    可是……画像一点反应都没有。

    四叔愕然,道:“你家祖师爷没搭理你吗?”

    句二叔默默地点点头。

    袁周率却说:“哎,只要召唤出老祖宗姑奶奶不就好了吗?”

    句二叔抬头说:“是的,这个我也知道,你会召唤啊?你知道她在哪儿啊?”

    袁周率立即蔫了,当然不会,要是会的话,不就好了。

    这时,袁周率的耳朵里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说道:“灭灯,我就能出来了。”

    袁周率大叫一声:“哦,老祖宗姑奶奶,我知道了!”

    莫名的大喝一声,吓得二叔和四叔都一愣,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袁周率激动的指了指门和窗户,说道:“老祖宗在我耳朵里呢,她说关灯,不要光,就能出来了。”

    句二叔一拍脑袋,说道:“嘿,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我就知道,老祖宗应该一直就在附近的。赶紧,关门、关窗、关灯!”

    小屋里,立刻黑了下来,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只见袁周率的耳朵里冒出一道红光,轻飘飘的就出来了,在小屋里转转悠悠的一直停不下来。

    袁周率此时立即想到了,接着说:“二叔,烟!烟!烟!”

    “对!”说着,二叔赶紧拿出烟袋,装满一大锅烟,点上,大力连抽了好几口。

    果然,红光把二叔吐出来的烟雾纷纷抓住,并裹住,缠绕……慢慢地成形落地,显露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的样子。

    四叔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老祖宗姑奶奶,先弯腰施礼,恭恭敬敬的喊:“老祖宗姑奶奶安好!”

    二叔和袁周率也紧跟着喊道:“老祖宗姑奶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