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荡诸邪 » 第二十五章 苍生

第二十五章 苍生

    城中百姓,皆仰首观瞧,一是观瞻圣容,二是观赏万民莲花灯。

    马上就丑时了,万民陆续回城之后,皇帝将拜社稷,拜江山,拜万民。

    这是信德天子每年都要做的事情。

    “小鱼子,”年轻妇人轻轻晃着怀里熟睡的孩子,“快看,莲花降世。”

    小鱼子砸吧砸吧嘴,在母亲的臂弯里,轻轻摇晃着,睡得香甜。

    小孩子终究精力有限,戌时妇人便将孩子抱了出来,如今已是深入梦乡。

    明街上人声鼎沸,“快看,万民莲花灯化作流星花雨,煞是好看。”

    一旁的年轻公子搭眼观瞧,嘴里不住赞叹道:“我就知道,京中巧匠堪比鲁仙,是不会只造一盏寻常风灯的。”

    旁边的男子出声调笑:“得了,适方才万民灯空中展开莲花灯时,你也是这么说的。”

    男人身边一个小孩子,扎着俩冲天辫,手里拿着一根糖葫芦,大嚼特嚼着,还不忘含含糊糊的说着:“对,叔叔就会马后炮。”

    年轻公子低头看着小孩子笑笑,“小虫儿,你明天准得让蛔虫咬了牙。”

    男子回头瞧见小虫儿拿着糖葫芦吃的正香,忙出声责怪。

    “不对,不是莲花降世。”年轻公子面色一变。

    “大哥,快走。”公子急忙伸手拉住男子和小虫儿,他想先带亲人到安全的地方,“快走,祸事要来了。”

    旁边人听到他这么一说,也往天上一看,那万民莲花灯断枝残干,带着火焰坠落下来。

    一时间乱成一团。

    街上人挤人,哪里走的快,公子哥拉住两人,好不容易挤到了墙根,将小虫儿提起来放到脖子上,拉着男子就往巷子里拐。

    “人这么多,咱们能逃哪去?”男子被慌乱的人群撞了一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公子哥慌忙扶起自己大哥,拐进了巷子。

    “去西市,西市有水渠,咱们快走。”稍稍喘息了一下,公子哥三人慌慌张张直奔西市而去。

    天上流星如雨,划过高悬的夜幕,即将降临到京城的街道上。

    “陛下,明街上百姓众多,现已出现动乱,如之奈何?”刘贤慌慌张张的跑过来,皇帝还素然不觉,面向城中一语不发。

    城墙上无夜卫已将玉珞团团围住,结防御之阵。

    熊本能有些担忧的看着城中,洪逸还没有回来,城中现在凶险异常。

    迟璠看到万民灯爆裂的瞬间,已经带领金戍营下城疏导百姓避难,现在城墙之上出了一群文臣,只剩下无夜卫的千余人的卫队。

    几个大臣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不多时,街市中花灯便会引燃,火势必然蔓延到门楼民宅,今夜又刮起了北风,火势一起,先不说烧到崇武门要有多长时间,那随着大火产生的烟障会随风飘散过来,城墙上下的官员军士,都会被笼罩进烟障之中,严重者可能有窒息的危险。

    如今皇帝不下令,这些官员们都不敢下城逃命。一群文官大臣,都来到玉珞旁边,神色慌张,一个个翘首以盼着皇帝的旨意。

    有的人甚至还开始骂起迟璠来了。

    “那个迟璠,肯定知道如果城中起火,早晚会烧到崇武门,便早早找借口逃了。”

    熊本能听到这话,气的直翻白眼,自己和迟璠虽然不曾有交集,但就凭迟璠带人下城直奔明街而去,熊本能已经佩服之至。

    他张了张口,刚想出言回怼。

    就听一声清脆的耳光响起,熊本能有些愕然的看着打人的大臣,乃是左相王越。

    刘贤微微抬头,他看到皇帝身躯微微颤抖,仿佛一瞬间失去了鲜活的气息,形如槁木。

    “陛下,东山柳可保陛下龙体无忧。”东山柳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听了此言,皇帝并未回头,身形落寞,叹息道:“你救得我一人,救的了这城中百万百姓吗?”

    东山柳还要说些什么,被贾湖刻一把按住,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暖意,东山柳愣了愣,耳边响起贾道长的声音:“这暖手炉你且代我拿着。天冷,你的手,自有用处。”

    东山柳点点头,询问的目光看着贾湖刻。

    “无妨,我有话要问一问皇帝。”

    说罢,贾湖刻走到皇帝身边,抬头看着皇帝的侧脸,也不避讳,直言问道:“小皇帝,如果今夜无人能救,你愿随京城覆灭,百姓赴死吗?”

    皇帝深吸口气,说道:“我不愿意。”

    刘贤暗暗点头,这才是一位君王该说的话,纵然全城百姓的命,怎么比得上皇帝的龙体安泰。

    东山柳有些不解,在他印象中,朝野内外,都盛传皇帝体恤民情,爱民如子。

    “我要找出背后作恶之人,将他碎尸万段。我乃大明之皇帝,乃华夏之主,怎么能轻易赴死!”小皇帝慷慨激昂,神情坚毅。

    王越听了不禁暗暗点头,留得有用之身,不错不错。

    贾湖刻轻叹一声,“爱民,不是这个样子的。”

    声音虽轻,甚至被天上坠落的星火摩擦空气的呼啸声压了下去。

    但皇帝听到了;刘贤听到了;东山柳听到了;玉珞左右的群臣军士,分明听到了。

    一时间,只有那嘈杂鼎沸的明街上的百姓,没有听到。

    维护百姓安全,指挥百姓撤离的军士们,没有听到。

    城外与狼骑接战的樊大友,符宣明,没有听到。

    那夜空中高悬的明月,亦无言。

    王越站在玉珞前,看着那瘦小的身影,不仅陷入思考,究竟什么是爱民。

    “为民报仇雪恨不是爱民,为民赴死就是爱民吗?”皇帝缓缓说道。

    “你不懂,你想做雄猜之主,所以你不懂民。”贾湖刻冷冷说道,抬头看了一眼愈来愈近的星火,贾道长意味深长的说道:“今夜我救你京城百姓,救你皇权社稷,这爱民之道,你自己去悟。”

    说罢,贾湖刻拔下道簪,将手中铁冠向上一抛,嘴里念念有词:“四季春常在,风来好归舟,疾!”

    “呜—”平地起了一阵旋风。

    皇帝感觉寒风凛冽扑面而来,拍打在脸上的是细细的冰碴子,风之迅捷,鼓荡着盈满了群臣袍袖,带着一片刺骨的冷冽,刮过每个人的发梢。

    贾湖刻披散着头发,右手遥遥一指,那冰风如同漩涡般腾空而起,卷带着皇帝的龙帽,发出龙吟之声,由下至上,裹携着下落的星火,在空中盘旋两圈,直奔城外而去。

    过了不到一刻,夜幕恢复如常,星火无踪,只有空气中多了丝丝凉意。

    皓月当空,四周显现出诸天星辰,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城中的骚乱渐渐停歇,百姓们都停住了脚步,感慨劫后余生。

    “适方才半空中龙吟阵阵,”老者须发皆白,伸出颤巍巍的手指着崇武门的方向,说道:“神佑大明!”

    “是啊,一定是仙人来护持我大明。”人群中有人出声迎合。

    小虫儿呆呆地看着夜空,不知道嘴里嘀咕着什么。

    “兄弟,你是秀才,学问广,刚才发生了什么?”

    “不知啊,不知。应是天子有德,上天不忍降罪百姓。”公子哥翘首望着崇武门上的龙旗华盖,缓缓说道。

    迟璠收拢军士,往城中各门各坊又增派了人手,急忙上马回崇武门复命。

    他却不知,崇文门前驻守的兵丁,已经不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