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吾为王 » 第二十二章 铁模法

第二十二章 铁模法

    吴县一侧土坡上,齐杉负手而立,在齐杉旁边,有一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断向齐杉做着报告,他叫刘青。

    是陆永年一力举荐给齐杉的,举荐的职务便是工商署署长一职。

    在齐杉旁边,还有宋元,以及吴县之中豪商。

    “上位,这就是我为养殖场选的场址。”刘青手摇摇一指,齐杉顺着刘青的目光看去,只见在刘青指的位置。

    旁边恰好有一条河流经过,四周宽旷,对于这个地方的优劣齐杉不好评断,不过,不需要齐杉自己来做决定。

    “宋老伯,你看呢?”

    “刘署长指的那处地方极好,若有足够的人力,我还可以在旁边开挖一个鱼塘。”宋元不无叹息的说道。

    鱼塘?眼下吴县正是大搞建设之时,有了鱼塘,军中的士卒又多了一项肉食,而民力,冬天三月,万物寂静,独独老百姓是不会闲下来的。若是使用得当,所发挥的作用将是难以想象的。

    “刘青,鱼塘的建设加到计划中去。”

    齐杉一指,道:“诸位,你们看咱们署长为你们选择的场地如何呀?”

    “刘署长所选,的确是恰到好处。”

    看着不远处一片空旷的地方,齐杉知道那就是曾经王仁石家的地,所谓登高望远,站在此处,齐杉都觉得这王仁石着实占的地庞大无比。到了下面,恐怕一眼望不到边儿。

    而刘青主持工商署之后,齐杉的担子着实减轻不少。

    而在田野之中,农民挥舞着农具,将麦种撒下,吴县的百姓一扫过往的颓废,名为希望的种子已经种到吴县百姓的心中。

    走了不多远,齐杉又看到已经有官吏再组织百姓清理河道,开挖渠道。

    那一车车淤泥被运到田野之中,作为肥田之用。中国古代的百姓早已明白了淤泥的妙用。

    而在一旁,一块块砖头砌起来的砖窑也搭建起来。这清理出来的淤泥,出来肥田之用,还将是制作砖头的最佳原料。

    如今的吴县大搞基建,建筑材料早已是供不应求。而齐杉交给各大豪商的水泥配方,各家都在加紧生产之中,优先供应吴县。但终究是刚刚起步,产量有限。

    不过各大家主倒是颇为看好这个新诞生的事物水泥,其主要便是降低了成本。

    在这个时代,大都沿用的还是三合法,其中有一项原料就是糯米,而齐杉的水泥,左右不过是一些石灰石,成本低的可怜,主要花费还是人力方面。

    而与三合法想比,齐杉的水泥的粘合作用甚至有所超过。

    而到了县城之中,每隔一段路,就修建了一座公共厕所,这也是齐杉为了提高卫生条件布置其中的。

    并由此还制定的法令,家属不看管孩童,随地大小便的一律鞭笞。这一招依旧从后世学的,只不过后世是罚款罢了。

    然后齐杉派遣官吏反复宣传这些法令,并且还将这些印刷在墙上。事实证明,效果是拔群的。

    接下来,齐杉和各大家主分道扬镳。齐杉眼下迫切需要军械。

    没有军械,这操练,短时间还可以进行,目前还只是纪律的约束,一旦到了后面,没有兵器,这将是致命的缺陷。

    因为不可能要求一个连兵器都没摸过的的人上战场,不教而诛是为罪。没有军械的训练,又能指望他们发挥多大的战斗力?

    “周毅,日前我送来的《墨经》都分发下去了吗?”齐杉走进一座作坊,开门见山问道。

    “上位,都已经分发下去了。”周毅恭敬的回答道。

    “底下工匠可有所启发?”齐杉道。

    “上位,请随我来。”周毅一步上前,在前方引路,齐杉紧随其后。

    当到达目的地,齐杉看着前方一块黑布遮着的物体。当黑布揭开,一个巨大的弓弩出现在齐杉面前。

    “上位,这是目前军械所甲级大匠联合制成。”周毅不无骄傲的说道。

    自齐杉将《墨经》送来,便下达了第一道指示,要求打造弓弩。军械所的工匠在《墨经》的启发下,日夜赶工,设计出了这件弓弩。

    在周毅的布置下,距离齐杉三百步,设置了一个标靶。随着周毅一声令下,弩箭发射出去,旋即将那个标靶扎个通透。

    “启禀大帅,此弩三百步内,可以保证精准度,射程有大约五百步。”

    看着面前散发着寒气的巨弩,齐杉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其中可融合了《墨经》中的制作弓弩的技术,再加上现在顶尖工匠的设计,以后齐杉从后世带来的力学知识。可以说,是三个时代的融合,才有了这件杀器的诞生。

    “还有此物。”周毅恭恭敬敬的将一支弩弓交到齐杉手上,道:“上位,此物乃是根据诸葛连弩改制而成。一次可以发射十五枚弩箭。在一百五十步内可以保持命中率。”看着手中的连弩,齐杉颇为满意的笑了笑。

    这将是冷兵器最后一次绝唱。齐杉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火枪。但是,如今火枪的技术还显得太过孱弱。

    首先第一点就是命中率得不到保证,常常是一阵枪放完之后,对面毫发未伤或者只有个把个蹭破点皮。第二,便是装填的速度极慢。若是对阵骑兵,放完第一阵枪,骑兵便已经冲到面前,接下来便是骑兵凿穿敌阵,最后便是阵型被骑兵冲散,然后落荒而逃。

    而此时的火枪,有三个字形容比较恰当:烧火棍。放完第一阵,就倒过来,当棍子干仗。

    所以,二者一比较,齐杉果断决定先大规模装备弓弩,火枪的研制虽然放在日程中,却没有大规模装备。

    “周毅,这两样产量如何?”

    “启禀上位,这第一件弓弩乃是宋代神臂弓改造而成,制作繁复,产量一个月最多三件,这小件的诸葛连弩,一个月最多产出二十件。”

    “什么?”齐杉连连摇头,对这个进程很不满意。

    “走,带我进工坊。”

    走进工坊,看见一个个埋头做工的工匠,一个人就负责一整套制作工序,怪不得进程如此之慢。就比如那神臂弓,如今这工坊内也不过只有三人可以制作。可一个人制作一件,就需要一月有余,周毅说三件,可能还说快了。

    扫视着众人,齐杉道:“从今日起,工坊改为流水线生产,周毅,你负责安排。还有,若有谁可以加快军械制作进度,赏白银百两。”

    齐杉毫不犹豫的开出了赏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齐杉相信,在金钱的刺激下,这些工匠,会开动自己的脑筋,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

    “周毅,人不够就去招人,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个月后,我要七千将士全副武装,你要是办不到,到时,我就砍了你。”齐杉扔下一句话,便离开此地。

    周毅留在原地,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周毅相信,齐杉说得出就做得到。

    到了傍晚,周毅眉头紧锁,愁眉不展。周毅将工坊的几个领头人召集到了一起。

    周毅沉声道:“诸位,上位可说了,一个月,要是打造不出七千将士的装备,就要我的脑袋。”

    “我要告诉诸位,上位在要我的脑袋之前,我一定会先处置了你们,然后提头去见上位。”

    当即,几个人被吓的战战兢兢。

    其中一个胡子花白的匠人道:“这神臂弓是我等联手制作,花费大概三日左右,其中便是模具花费时间最久,按照配置,这神臂弓大概需要二十具左右。若是我们改用铁模具,说不定……”

    “铁模具?”

    “不错,这是上位分发中的《墨经》所载,若是可行,其效率必定不可同日而语。一月之内,极有可能打造完成。”胡子花白的匠人拿出那本《墨经》,翻到其中一页,向其他人解释道。

    这铁模法自然不可能记载在《墨经》中的,秦汉的时候,铁器才刚刚开始应用,到了全面应用的时候,墨家已经销声匿迹了。而是齐杉从后世的记忆中,加到这《墨经》之中。

    后世齐杉的大学实验中,便专门有一节铸造的课程,齐杉凭借着固化在脑海中的回忆,将其复制出来。

    “可这铁模法是制造一些农具,打造军械行吗?”当即有一人提出自己的疑问。

    周毅却是脸露兴奋,道:“行不行,干了才知道。”说着,便带几人来到炉子旁边。

    当东方泛白,周毅等几个人眼中泛着血丝,不过眼中的兴奋却是彰显无遗。

    其中一名匠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用锉刀反复将零件磨了一番,才将零件交到周毅手中。

    周毅当即将零件按到神臂弓上,随着弩箭发射,三百步外的标靶应声而倒。

    “果然可行,徐大匠,我要禀报上位,为你请功。”周毅激动地说道。周毅的反应速度自然是极快的,这模具既然可以应用到神臂弓上,其他军械上面,自然同样可以应用。

    这铁模法也就是制作铁模稍显繁琐一些,不过,铁模制作出来之后,其效率比泥膜法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齐杉看着军械所的奏报,嘴角微微勾起,呢喃道:“果然是要给点压力,才知道变换方法。”旋即下令:“军械所周毅并徐寿五人改进军械模具有功,赏白银五百两。在功劳簿上记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