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大宋蹴鞠传 » 89.陆帅退学 干起房屋拆迁

89.陆帅退学 干起房屋拆迁

    高衙内和闫四去泉州办事,走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国子监马上就要开学了,高衙内怎么还不回来?高俅担心,高衙内联系的洋人球队怎样了?‘水运仪象台’找到没有?他是不是又给自己惹祸啦?他正想着这些,坐在书房里发愁,忽然听到一人哭哭啼啼地走了进来。

    “老爷呀,帮帮我吧!”来人是陆帅,他拿着一张报纸跪在地上。

    高衙内和管家闫四走后,陆帅一直留在太尉府照顾高俅,高俅一直把陆帅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孩子起来,和老爷说说,这又是怎么啦?”高俅慈祥地问道。

    “老爷,孩儿这次考试又不及格了。”

    “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好好复习,准备补考!”

    “老爷,这个学期,我累积四门功课不及格,老师不让补考了。”

    “不让补考?难道老师让你留级?”

    “比留级还惨,老师让我退学。”

    “你们老师真是大胆!”高俅一拍桌子愤怒地说道,“你到国子监读书,那是老爷申请、皇上准奏的。你们老师敢说不让你上学,是谁给他的权利?”

    “老师没有权利开除我?”

    “国子监是朝廷开的,就应该执行朝廷的规定。一个小小的老师敢改变朝廷的规定?你父陆谦因公殉职,而你作为他唯一儿子,英雄的后代,就理应得到学校的特殊照顾。”

    “他们不照顾我,我爹死的好冤啊!”陆帅挒开大嘴哇哇大哭起来……

    “陆帅,你不用怕,你的情况我和国子监校长打过招呼,你问问你们老师,他知道不知道详情?”

    “他知道,老师什么都知道。”

    “老师知道,他还敢难为你?”

    “嗯。”陆帅点头。

    “唉……当今世道,阎王好见,小鬼难搪。你生性迟钝,学习吃力,不及格也不能全怨老师。你自己动动脑筋,不要一点小事就要老爷出面。”

    “老爷,我应该怎么办?”

    “给老师送送礼啊!你与老师说说和老爷的关系,老师如果宽宽手,调调分数,你不就过去了嘛?”

    “老爷,这招不灵了,我用过多少次啦。老师说,陆帅,你这次就是给我座金山银山,我也不会让你通过!”

    “还有这么廉洁的老师?”

    “老师说,我不及格一次两次还行,他可以看着老爷的情面让我蒙混过关,可不能次次如此啊?

    “难道……你上学就没及过格?”

    “一次都没有!”

    “你们老师是谁?他是不是和我关系不行,成心整你?”

    “老师说如若不是看著高太尉的面子,绝对不可能让我混完一个学期。他还说,如果我要是再提您,不如干脆让您把老师给辞了,他没能力教我这样的学生。”

    听到陆帅这样一讲,高俅官威再大,也无言以对了。

    “老爷,您别让孩子读书了,不用怪老师,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陆帅愚蠢,但还实在。

    “不读书,你干什么?”

    “你还是给孩子安排一个工作干吧。”

    “孩子,你让老爷为难了……”高俅陷入沉思,想着一个个选项,“安排你进蹴鞠队?你学了这么多年,颠球才有几个?你不是脑子不灵活,腿脚也同样不好使啊。”

    “老爷,我进不了蹴鞠队,可以当裁判。”

    “你还提当裁判?上次当裁判挨打的事你忘啦?”

    “老爷,上次我是没看清楚。这次我不当主裁判,作个寻边员总还可以吧?”

    “边裁责任小,不至于挨打。不过……这……朝廷官员的孩子都把名额占满了,一时半会儿不好安排啊!”

    “当球童?”

    “你岁数太大啦。”

    “那我做什么好?”

    “哎……要不这样,”高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新近朝廷要建一个皇家蹴鞠场,需要征地拆迁,不如你干拆迁吧!”

    “老爷,这事我干得了吗?”

    “是人就能干。这活简单,还能赚钱!”

    “简单,还能赚钱?”陆帅来了兴趣。

    “是这样,朝廷给出的拆迁价格是市场行情的两倍,你如果给拆迁户的补偿款少,剩下的钱你都捞着了,明白了吗?”

    “谢谢老爷,这账我能算明白!”陆帅高兴地跳了起来。

    “每户拆迁房屋都要画圈,写个‘拆’字。你会吗?”

    “画圈当然会,我总考零分。”

    “‘拆’字你会写吗?”陆帅学习不好,高俅怕闹出笑话。

    “当然会,”陆帅比划着,立刻回答,“一个提手,一个‘斤’字!”

    “还差了一‘点’!”高俅无奈地摇头。

    “孩儿不止差一“点”,我需要好好学习,我还差好多点……”

    没等陆帅说完,高俅拍案喝道:“就差一点,是“斤”字下面差一点!”

    陆帅看到高俅发火,吓得浑身哆嗦,他两眼发愣,呆在了那里。

    高俅知道自己的失态,连忙缓和了语气,说道:“孩子,给老爷拿笔来,我教你写拆迁的‘拆’字。”

    或许是因为激动,陆帅刚才把‘拆’字和‘折’字弄混了。经这么一吓,他也弄明白了。“老爷,不用拿笔了,孩子知道‘拆’字怎么写了。”

    “你干拆迁,老爷我都不放心啊!”

    “我哥回来,他会帮我的。”

    “高衙内何时回来?”

    “我听市舶司人说,他乘下一艘商船回来。”

    “下一艘商船还有几天到?”

    “我没问。”

    “就你这脑子,老师给你不及格一点也不奇怪。”

    “老爷,您可以看《朝报》,上面或许有。”陆帅递上了最新一期的报纸。

    “嗯。”高俅接过报纸翻阅着。

    在徽宗年间﹐指南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此现了航海专著《针经》。此时的造船技术非常发达﹐最大船只的载重量达到了五千石(三百吨)。

    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国家多达到五十余个﹐进出口贸易有四百余种。当时,进口货物主要为香料﹑宝物﹑药材;出口货物主要是,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市舶司当时的收入就达到四十二万缗左右。

    “高衙内这次考试怎样?”高俅看着报纸问道。

    “他考的都是满分。”

    “你当初就应该和你哥坐在一起,多抄几道题,不就及格啦?”高俅埋怨着陆帅。

    “我平时总抄人作业,老师让我和差等生坐一起,越抄越坏。”

    “当初让你进国子监读书,就是为了混个文凭,给你安排个公职。这下倒好,我的心血白废了,还浪费了一个国子监上学的名额。”

    “老爷,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

    “嗯……对你,可以这样说。”

    高俅浏览完报纸,扔给陆帅说道:“《朝报》上哪有市舶司的轮渡信息?全是朝会精神和大臣们的学习心得。”

    “我去问问市舶司船员吧?”

    “一起去,”高俅站起身,“你问了,我也不放心。”

    高俅和陆帅起身走出书房,在路上,高俅嘱咐陆帅一定要把拆迁工作搞好,不能再给他添乱了。当陆帅推开太尉府大门时,未曾料到,有一人正拿着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愤怒地站着。

    “不好,有刺客!”陆帅大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