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玉锦春 » 162小产

162小产

    下人端了茶过来。

    孙孝行和陈思思对视一眼,跪下来行礼。

    “祖母喝茶。”孙孝行和陈思思端起茶恭敬的举到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笑着接过孙孝行的茶喝了一口,再接过陈思思的茶喝了一口。老夫人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是一对金镯子和玉镯子给陈思思,寓意着金玉满堂。

    陈思思笑着收下礼物,十分感动,老夫人对她一如既往的好。

    接着孙孝行和陈思思又给孙大老爷和杨氏敬茶。

    这算是礼成了,孙大老爷和孙衍忙着公务,就先出去了。

    “这次我还要感谢大嫂,为了我的婚事忙进忙出的,大嫂请喝茶。”孙孝行让丫鬟再倒了一杯茶,他恭敬的举到何氏面前。

    何氏笑了一下,“一家人还这么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你大嫂确实为了你的婚事都瘦了一圈,你往后可要好好孝敬你大嫂。”老夫人在边上附和道。

    “大嫂先喝了这杯茶,往后我再慢慢报答大嫂。”孙孝行说道。

    陈思思也举着茶杯敬何氏:“大嫂喝茶。”

    何氏不能再拒绝,只能喝了孙孝行和陈思思敬的茶。

    接下来陈思思又拿出了为各位小姐和少爷准备的礼物,各位小姐都是亲手做的香囊手帕,各位少爷都是亲手做的扇套。

    “表姐的绣工真好。”玉锦忍不住夸了一句,她刚说完就反应过来自己叫错了。

    “是不是没给你改口费你不改口啊。”孙孝行凑趣的说道。

    孙孝行这话引得众人大笑。

    玉锦干脆说道:“是啊,因为二哥没给我改口费,我还不能改口。”

    孙孝行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玉锦,玉锦端详了一下,满意的叫道:“二嫂。”

    众人聊了几句,就散去了。

    何氏本想留下来再陪着聊几句,可是她这次小日子来得腰酸得很,许是前段时间累着了,所以这次特别的辛苦。

    何氏从未往别的方向想,因此等到小日子连续十天还不走,她才慌了神叫大夫。

    何氏躺在床上面无血色,精神气也仿佛被抽走了一般。

    杨氏听到了消息就过来了,唐氏正好在和杨氏说话,就一道过来看看。

    杨氏走到内室看了何氏一眼,何氏连下床给她行礼的力气都没有了。杨氏走出去斥道:“你们是怎么照顾夫人的?夫人都这个样子了才找大夫?”

    下人们低着头不敢说话。

    “大夫呢?”唐氏问道。

    “秋儿姐姐已经去叫了。”一个丫鬟回道。

    “大嫂先别生气,先让大夫看了要紧。”唐氏安慰道。

    杨氏坐下,焦急的等着大夫来。

    大夫没来,倒是陈思思先过来了。

    “我听到消息,想来看看嫂子。”陈思思担心的说道。

    “你还是新媳妇,这些都不用你操心的。”唐氏说道。

    陈思思关心的说道:“我放心不下嫂子。”

    唐氏往边上坐了一坐,说道:“来我这儿坐。”

    陈思思便坐到唐氏身边,一道等大夫。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辰,秋儿才带着大夫来。这大夫是孙府的常客了,杨氏赶紧请大夫进去替何氏把脉。这大夫已经白发苍苍,也为孙府看病了几十年,因此也无需避讳,直接替何氏把脉。

    大夫把着脉,神色越来越严肃。

    “大夫,我大儿媳这是怎么了?”杨氏忍不住问道。

    “少夫人这是小产了。”大夫说道。

    众人皆一惊,小产了?尤其是何氏,情绪忽然激动了起来。她为了要孩子特意向王夫人求了生子的方子,她天天和那苦涩异常的药,就是为了要个孩子,没想到竟然小产了?

    “少夫人不要激动,你现在身子不好,不能情绪激动。”大夫说道。

    杨氏忍着悲痛安慰:“是啊,你现在先把身子养好,孩子以后还是会有的。”

    大夫示意杨氏出去谈,杨氏便说:“我送送大夫,你好好休息啊。”

    大夫和杨氏出去了。

    唐氏便坐到何氏的床边,好言安慰何氏,陈思思在一边搭话,唐氏和陈思思尽量让何氏的心情平复下来。

    大夫直走到了屋外僻静处,才对杨氏说:“我给少夫人把了脉,少夫人以后恐怕很难有孕了。”大夫说这话,完全是因为他为孙家看诊这么多年,和孙家的关系十分密切。平常过年过节孙家都会给大夫送礼,孙家有什么喜事也会请大夫来赴宴喝酒。

    杨氏一惊,但是大夫说很难,那还是有机会的,便抱着希望问道:“那还是有希望的吧?”

    大夫皱着眉摇摇头,为难的说:“可能没有了,但是如果坚持喝药,还是有一丝希望的。”

    杨氏察言观色,知道何氏是非常难有孩子了,恐怕这辈子何氏都不会有孩子了。杨氏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上。

    “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要报应到我儿子身上。”杨氏的眼中有了泪痕,孙孝宗这辈子恐怕都不能有嫡子了。

    “夫人保重身体。”大夫劝慰道。

    杨氏方才猛然听到情绪就激动了一下,现在想想唐氏也是如此的情况。但是唐氏把庶子抱到了膝下养着,唐氏现在也过得很舒坦。

    杨氏毕竟经历了风风雨雨,一下子也想通了。左右都是孙孝宗的孩子,只是没有真正的嫡子,杨氏还是有点遗憾的。

    “这事就不要告诉我大儿媳了,免得她心情不好,更不利于怀上孩子。”杨氏叮嘱道。

    “自然。”大夫回道。

    说完话,大夫便回去给何氏开了补身子的方子。

    杨氏平复了心情,便进去安慰何氏。

    在唐氏和陈思思的安慰下,何氏已经平复了些,但是看到杨氏过来,她忍不住哽咽,“母亲,我没有保住你的孙子,是我无能。我已经有了清儿了,怎么还是这么不小心。要是我早点发现,也不会小产了。”

    “孩子,不怪你,”杨氏柔声安慰,“我让你开始打理孙府的事情,你都是为了孙府太操劳了,说到底还是怪我,要是你没有这么累,这孩子也留得住。”

    “也不要谁怪谁了,”唐氏忍不住说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保重身体,把身子养好了何愁要不到孩子?”

    何氏含着泪光点点头。

    “只能说这个孩子与你无缘,等你病好了我们一道去寺庙里为这个孩子烧几柱香。”杨氏说道。

    何氏点头,这也算给她一个警醒了,下一个孩子来了,她一定要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