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青默于兰 » 第二十七章:无间道

第二十七章:无间道

    六楼小屋,空中楼阁,希林辉哥李莹莹其实很熟悉,因为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高三一场。

    生活或许不如魔塔那般充满智慧和挑战,也不如小时代那般诗情画意,可也没有那么糟糕,世间万物终究会变成它原有的样子。

    我们每学期组织三次考试,分别是月考、期中、期末。三十人一个考场,按名次从上到下以此类推,高三的一场,就在六楼小屋,正儿八经的全校前三十的角斗场。

    而老杨给我六楼小屋的钥匙,就是每逢考试前一天让我组织人手收拾布置考场。

    之前在这里,你可以提前领略到二班李莹莹的风采,也可以提前见识乐府双璧,数学王子小高斯的庐山真面目。

    高三之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老杨高一时说的见不到本科影子的人都分到了二班,二班及其他各班的尖子生又调到了一班。

    高三初期,一班再一次大洗牌成为扶余市第一学府的顶尖战力,可原本50人的名额扩充到整整83人,这其中当然有我这种惶惶如一条败狗的教师子女,有当地产业龙头的千金少爷,有当地各个局上到局长下到主任的千金少爷。所以一班看似是扶余市最高学府的最高战力,实际龙蛇混杂,里边儿的道行深着呢。

    本人成绩极不稳定,从小学开始就是了,我们初中考试也分考场,办法是全班成绩前一半参与全校排名,也是30人一个考场,初中的一场也可以提前领略到乐府双璧,当届最强教师子女李靓新,财富智慧与美貌并存的王见宇,温文尔雅的班花以及未来的校花崔竞元,数学王子杨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王锐等等等等。

    至于我们的莹莹姐,我们这版里没她,她那会儿还在边塞二中和天宇相爱相杀嘞。

    班级的后一半镇守本班,由班主任张越楠亲自监考,考试氛围和谐,张越楠和最后的差生谈天说地,夹杂在中间的我们也不怕被影响,像鸡肋一样。

    事实上有过人当着班里说过影响考试的问题,张越楠也不怕尴尬,说了句有能耐你出去考试!在本班考试算什么本事!

    初三的动点问题需要和函数进行联想,就像高三的导数问题需要构造一个新的函数一样,说白了就是需要那个年龄段老师口中所谓的天赋。

    并不是每一个一场的人都有这种天赋,也并不是镇守本班的人一定没有这种天赋,就像并不是每一个重庆人都会打麻将一样。

    初三的氛围过于紧张,因为那会儿的小县城小升初跟闹着玩儿似的,而初升高决定着你的未来三年是在市区的最高学府一中度过,还是去体验边塞情怀去三中度过。

    李莹莹那会儿所在的二中就在边塞,二中的学生对边塞并不排斥,只是在市区的四中学子有些望而生畏罢了。

    就像我出生在小城对小城并不排斥,但倘若我出生在北上广深,或许会幻想倘若我生在小城会怎么怎么样,读本小时代都可能会被骗的云里雾里的。

    而自己在小城还算滋润,读小时代也乐在其中,在此就不过多辩论让平行时空生活在大城市的我过于担心了。

    那时的班级除了少数实力、天赋、成绩以及家庭背景并存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焦虑之中。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为难自己的,像仙剑奇侠传里的赵灵儿就属于为难自己的,好好的恋爱不谈,非要整那些乱七八糟的。

    还有一种是见不得别人好的,像投名状里的何魁就是这种,你没事儿就喝酒吃肉呗,人家碍着你啥事儿了?

    初三的班级为难自己的人很多,大家心里都有赵灵儿剪刀手爱德华,大彻大悟的至尊宝,最勇敢的男人唐三藏那种为了大爱牺牲小爱的坚韧决绝感,仿佛自己可以左右世界格局,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不在与心爱的人卿卿我我,颇有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凛冽感。

    可惜所谓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虽然在这份良性循环下促进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可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也在中考之后戛然而止了,仿佛提前进入了社会的浑流之中,世界瞬间变大了,曾经心目中的那份美好再也回不去了。

    至于高三的班级大多数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有种敌损800自损8万的感觉,就是网上常说的那个例子,拿到辟邪剑谱后印它个几万份,卷起他们!

    在这种恶性竞争下依然可以促进很多东西,比如太多畸形的爱情。

    作为过来人此时此刻我再一次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高中时大家拼的就是不学习成绩还要好的精神,会不会是因为初中时为难自己丢失了什么东西,在高中用这种方法试图找回来。

    究竟如何破局?只能是天赋运气眷顾了,当然这也破不了局,你凭啥跟白月光日后一直走在一起,出来混,迟早要还,仿佛一切的本质又回到了大话西游当中。

    初三的我进步很快,很多人认为是努力的结果,我却一直觉得天赋的原因。

    那时的我依然没能跳出班级的考场,考试越来越频繁,考后总结也越来越频繁,每每讲到最后那道动点问题,张越楠总会提一句这道题在班里考试的人还有做出来的呢!随后便说出我的名字,前排的同学都回头看我,露出异样的神情。

    那会儿辉哥坐我右上角,是我前桌同桌,也会侧过身来意味深长地看着我,高贵的小手缓慢地拍打,发不出声响。

    后桌的林杉也在背后捶我,小声说老师夸你呢,我却听不出这话究竟是夸奖还是讽刺,心中玩味起来。

    高中之后我的成绩起伏更大,每学期的三次考试像狂风骤雨一样将我吹的七零八落,最差在八场待过,八场在那个学校是个敏感的数字,因为扶余市最高学府本科上线率就百分之二十,就卡在八场。

    一本上线率就百分之三,只卡在一场。

    最好的时候在二场呆过,这些考场只有一场的人员最固定,其它考场则是铁打的监考老师流水的学生。

    那会儿我最大的愿望是进一场感受下考试的氛围,可天赋不够,最终这事儿没成,后来我说:“一场的氛围太功利化,四场之后的氛围又过于散漫,其实二三场挺好的,明明天赋不够,但人都很努力,和初三那会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是一句吃不到葡萄酸别人的话,却被希林这种天之骄子记住了。

    引用无间道3陈道明饰演的影子大叔的一句话——“这就是缘分,往往事情能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但是他们!改变了一些事情!”

    反倒是我们,除了缘分,没能改变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