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安旧梦一场空 » 第三十二章 月出

第三十二章 月出

    蔡美人带着喜气,向赵王昭悄声说了两句话,小赵王点点头,倒上一杯酒,离席到魏谦席旁,敬道:“往后还请魏相国多多指教。”

    魏谦忙站起来,接过酒杯。

    赵昶默默地让开来,心里梗得慌。

    就这样吗?

    他抬头看席上的众人,已经没人关心他们这边的举动了,他没有受到任何责罚,可这比给他一些实质性的处罚还要难受。

    他放下酒杯,默默地在无人注意时走出殿去:

    外面的月亮真亮啊,殿外站满了宫人和侍卫,可是鸦雀无声,只剩清明的夜空,寂辽而高远。

    殿前的丹墀中有人来来回回,准备拜月的鲜花美酒、瓜果时蔬、香烛宝鼎。

    还有绢丝糊就的各色彩灯,一旁准备着笔墨纸砚,预备往彩灯上写上吉祥祝词,放灯祈福消灾。

    一个随身伺候的宫人跟着赵昶出来,低头远远地走在后面听唤,殿外的两个小太监见代王只身一人,忙上前伺候。

    赵昶摆摆手,叫他们下去了。

    他躲开忙碌的宫人,也躲开殿内喧嚣的“家人”,只觉得孑然一身、孤孤单单。

    不知身处代国平城的母亲如何过中秋,是不是也看着这一轮圆月,为他悬心。

    他顺着廊道漫无目的地走,路过的侍卫、宫人就像一具具没有生命的摆件雕塑:

    侍卫扶长枪,空洞地目视前方;宫人交叉手、无息地垂视地面。

    这一所长乐宫,恢恢弘弘数千人,竟如一潭死水般沉寂。

    转过殿宇拐角,听到有小孩子嘁嘁喳喳的稚音,远远地见唐国公的小公子在廊下跑,他的嬷嬷小跑着在后面追着。

    廊下摆着一溜大水缸,是宫殿防火所用。

    春季,里面存上小半缸烂泥,种上莲藕,看小荷才露尖尖角。

    夏秋两季,赏花观鱼,为青石红木造就的殿宇增添一些活气。

    这个季节,已经剩不下几支菡萏花苞,衬着旧荷叶在风里飘摇,落寞而苍凉。

    水缸里布置了莲花状的花灯,小满绕着水缸跑,嘻嘻哈哈。

    赵昶转向更幽暗的去处,忽听有人轻声喊:“站住,是谁在那?”

    赵昶脚步方住,后面跟着的宫人疾步上前,道:“瞎了你的狗眼,代王殿下在这,大呼小叫作什么?”

    呼喝的宫人忙出来打拱请罪,道:“奴才没有认出来是殿下,还以为是哪个偷懒的小奴才......”

    这宫人大约是个小主管,话听来像是在告罪,其实并未将赵昶放在眼里。

    “你!”赵昶心里带气,恨这长乐宫狗眼看人低的奴才,却不知如何回辨。

    跟班的小太监忙一步上前,解释道:“殿下还是往人多光亮的地方逛逛去吧,这黑灯瞎火的,难怪奴才们看走了眼。”

    这话听起来有理,实则是奴才为奴才解围,他们才是一国的,伺候年纪小不受宠的代王殿下,是没有油水的差事,谁也不愿多生是非。

    人情冷暖、察言观色是出身帝王家的孩子从小习得的技能。

    赵昶谙熟此道,他不愿再纠缠,抬脚正要走,忽听高空传来缥缥缈缈的歌声,如同天宫有仙曲,漏下一点在人间。

    他抬头望天,原来已经走到鸿台底下。

    这歌声袅袅,实在听不清唱词,赵昶跨进鸿台底层的入口,小太监在后面喊:“殿下当心,里面太黑了,等奴才去找个灯笼。”

    “不用了,本王自己走走,不许跟上来。”

    赵昶丢下这句话,眼睛还未适应底层的黑暗,手已经摸到了楼梯扶手,脚尖一碰到阶梯,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一步步地往上走了。

    从上面传下来的仙音变得清晰而纯净,在深井一般的四壁碰撞、回响,就好似有人一直在你耳边浅唱: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赵昶站在最高那级阶梯上,站在黑暗里,任由舒缓柔美的仙乐如波浪轻拍,如母亲的手抚摸他苦涩的心。

    昨日疾风骤雨,今夜天朗地阔,好似今日之明月只为这一曲。

    唱的是《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玉宇天清,月光如水,不知是在吟唱皓月仙人,还是在怀念斯人如梦。

    赵昶听出曲中的悲呛,他心揪在一起,心中有一股酸涩要涌出眼眶,他忽觉不忍,也不想知道是谁在中秋团圆夜发出这样的悲音,只想速速离开。

    刚转身,听有个小丫头喝问道:“是谁在那边鬼鬼祟祟的,快出来,小心我打烂你的狗头。”

    赵昶停住脚:被发现了?

    被人误作登徒子可不好,他只好回转身,先咳嗽一声才步出门洞。

    只见轩阁中央站着一个小宫女,叉着腰侧身站着。

    她觉察到黑洞洞的门里钻出一个人,吓得后退两步,捂着心口半天没说话。

    赵昶忙高声道:“别怕,孤是代王昶,上来看看月亮,不是有意吓你的。”

    小宫女站定了,先向他福了一福,又朝目视的方向走去。

    她转过一张桌子,从后面扯出一个半大孩子,上手拧他的耳朵问:“你是谁,在这鬼鬼祟祟的作什么?”

    赵昶才发现,这里不只自己在偷听,被发现呼喝的也不是自己,见小宫女不与自己为难,正要开溜。

    轩阁内被四周透进的月光照得半明半暗,那被揪住的孩子看起来颇为眼熟,他回头又看了两眼。

    原来是魏相国新收的小学生,叫见善的,正苦着脸一副可怜模样。

    赵昶便上前劝解道:“放开他吧,他不是什么歹人,大约也是跟本王一样,上楼欣赏月色的,不想被你当作了贼人。”

    外面有女子开言问:“姐姐,是什么人在那里?”

    小宫女恨恨地放过见善,步出轩阁回话,见善摸着被拧得生疼的耳朵,嘿嘿冲赵昶傻笑。

    赵昶同见善出了敞轩,到外间的观景台上来。

    他认出了外面站着的女孩子,是唐国公之女留姜。

    照家礼,留姜要同玉瑶一样,称他一声四叔,不过他与留姜并不熟络,两人年纪相当,血缘更远一层,不好摆长辈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