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安旧梦一场空 » 第四十三章 太妃蔡美人

第四十三章 太妃蔡美人

    老太太听她小女儿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只听清了几个字,没搞清楚状态,只问:

    “啊,你说什么,佳人吗?你愁个什么劲,儿孙自有儿孙福,操那个心干啥啊!”

    武阳侯夫人气得直跺脚。

    太后一直微笑看着母亲和妹妹的表演,见老太太不接茬,真不知她老人家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在心里好笑。

    她打断武阳侯夫人,道:“好啦,你省省吧,她老人家还经得起你折腾?少说两句烦她吧。”

    武阳侯夫人撒开手,到太后跟前,不客气道:

    “娘本来就看好他们姐弟两个,这话不是我说的。论亲疏关系,鸾儿就得排在佳人后头,你今天要给我个准话。不然,咱娘俩千里迢迢来干嘛的?”

    她骄气、傲慢的态度吓了宣八子一跳,宣八子不想惹祸上身,起身就要告辞。

    太后本来也嫌外人在此,妨碍了她教训妹妹。

    唐家规矩,无论如何,要给自己人留面子。

    目前看来,是武阳侯夫人三番两次在外人面前挑战她的权威,是她先坏了规矩,不能怨她这个姐姐了。

    太后怒道:“哀家不懂亲上做亲吗?更近的关系还有玉瑶,还有留姜。先帝在世就不喜欢你丈夫,否则,怎么叫他这个妹夫到燕国,这个又苦又远的地方去?

    叫佳人做了皇后,哀家到九泉之下,怎么有脸见先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你家姑娘又不是嫁不出去!”

    这话叫武阳侯夫人听了气噎。

    太老夫人见两姊妹剑拔弩张,忙问:“怎么啦,怎么啦?你们两个从小就吵,长这么大也不叫人省心!”

    宣八子听此言,如同受到溅射伤害,拉了燕王赵昌往后躲。

    武阳侯夫人憋得脸通红,胸脯气鼓鼓地上下起伏,一怒之下,转身要走。

    她扯住宣八子,边往外推边说道:

    “走、走、走,咱么站在这作什么,原来燕国是发配犯人的地方,咱们既然都是不受待见的,也别这么没有眼力劲,站在这里,脏了人家的地方。”

    她说着,推搡着把宣八子和赵昌架了出去。

    太老夫人不知何事,惶惑不安道:“这是怎么啦?”

    赵宁劝慰道:“没事的,外祖母到我宫里去坐坐吧,一大早陛下送了些小玩意来,说是给玉瑶玩的,您也去看看?她们几个女孩子都那在呢。”

    说着,叫人备了肩舆,把老太太撺掇出去,簇拥着一群人往长秋殿去了。

    太后气得牙痒,良久才平复心情。

    蔡美人同其子赵昭穿戴一新,站在永寿殿外面。

    掌事的宫女在店内,指挥宫人们收拾东西装箱、装盒,母子两个站在外头躲灰尘。

    赵昭遗传了娘亲蔡氏的美貌,同时也遗传了娘亲的娇纵、傲气和心机。

    河宗氏是黄河边的游牧民族,占据了阴山下水草最丰美的一块地方,北有阴山阻隔南下的冷风,南有黄河隔开了农耕的中原王朝,以独特的地理优势,游走在南北两大政权之间。

    蔡美人是河宗氏向中原皇帝示好的礼物,同样的,北边的匈奴也有其他的河宗氏的美人。

    蔡美人很美,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河宗氏不会为她出头的,只有儿子赵昭是她的倚靠。

    当年,先帝独宠陈夫人,其他嫔妃难以匹敌,太后对她们也还和善。

    分封八位皇子时,陈夫人之子赵暄得到了最安全、富饶,离长安城最近的赵国,而赵昭被封在了淮阳国,还是从别的王国划出的一小块地方。

    还好先帝死了,赵暄也死了,蔡美人想,只有赵暄死,儿子赵昭才能捡这么大一个漏。

    赵昭成为赵王,是她巴结太后娘娘的结果。

    可她并不感激她,尽管太后私底下跟她说,这是看他们母子不受宠,这么多年受冷落的补偿。

    她心里门清,论资排辈,赵王的头衔也该落在他儿子头上,这是祖宗的规矩,她不用领谁的情。

    离赵昭就国的日子越近,她越开心。

    只有离开这个东宫,跟儿子到封地去做王太后,才能享福。

    否则,陈夫人和神仙殿里那些饱食终日的后妃就是她的下场。

    她抚摸赵昭白皙的小脸,就像抚摸一件极珍贵的美玉,他,就是她下辈子的倚仗。

    赵昭抱着一个漆盒,他有些不高兴,不解道:“娘,这些都是您最喜欢的首饰,真的要拿去送人吗?”

    蔡美人道:“傻孩子,是送给你未来的媳妇,又不是给外人。等她嫁过来了,这些宝贝,不还在咱们家吗?”

    赵昭仍有不舍,为难地掀开盒盖,里面有一整套黄金镶珍珠的头面首饰,黄的金灿灿,白的亮闪闪。

    这是他出生日,父皇送给娘亲的奖赏。

    黄金常见,头面上的九十九颗珍珠却是世间少有,蔡美人极为珍视,每年只有祭祀祖先宗祠才会戴上,平时更是有两个宫女专门打理。

    如今要把这样贵重的爱物送人,心中怎能不舍,可是为了儿子,就是舍去她的性命又如何。

    “您怎么能肯定,她就能嫁给我呢?我不觉得她有多好,脾气又坏又爱捉弄人,我挺怕她的。娘,我要找一个像您这样温柔的人做媳妇。”赵昭置疑道。

    他们说的“她”是玉瑶。

    从赵昭被封为赵王,宣平侯魏服监国,蔡美人便知太后有意将玉瑶许配给赵昭。

    就像魏谦将远房侄女塞进代王宫一样,他们需要儿女姻亲来巩固关系,结成密不可分的网。

    先帝那些妃嫔,她是第一个站到唐家身后的,她不是蠢蛋美人,天下是赵唐两家的,指望不上先帝的宠爱,那就要多指望太后娘娘。

    蔡美人拿起一会珠钗,看不半天,舍不得放下,道:

    “你的这些话,出了永寿殿就不要说了,在别人跟前,你要表现出十二分地爱护她、敬重她,她是娇客,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知道吗?”

    赵昭喏喏点头,并不太理解。

    蔡美人笑着指了下他脑门,道:“你呀你......”

    掌事宫女过来回禀:“一箱子衣裳,还有两盒子点心,都打点好了,请夫人过目。”

    蔡美人点头道:“不用看了,咱们走吧。”

    这一行人往南,向长秋殿行去。

    赵昭抱着首饰盒,两个宫女捧了食盒跟着,还有两个太监抬了一口大箱子跟在最后。

    蔡美人顾虑周全,她不仅有东西送玉瑶,长秋殿的每一位姑娘她都不会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