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镜九州录 » 叁

    距离起义军所在的山谷东边五十里开外的杨树林里,骁勇善战的七都兵已集结完毕。他们是来支援王都戍守的,但面对来势汹汹的起义军,老将钱坤似乎并不着急行动。据钱坤观察,起义军由于不熟悉赤水地貌,又急行军数日,导致多个营前后脱节,此时正是逐个击破的大好机会。当老将军独坐在自己的营帐中运筹帷幄时,突然听到帐子外面吵吵嚷嚷起来。

    “何事喧哗?”钱坤走出营帐来查看,发现一群兵丁正押送着一个五花大绑,披头散发的女子来到帐前。

    “启禀将军!我们在后山发现这名疯疯癫癫的女人,正在偷食粮草!”一名高个子士兵回答到一半脸红了,停顿了好一会才接着说道:“这女人身手了得,我们十多人将她围起来,她居然接连放倒六名壮汉。”

    听到这里,钱坤挑起了白眉,饶有兴致地仔细打量起眼前的“疯女人”。她与身边中等身材的男性兵丁差不多高,但体形看上去纤细苗条,完全不像是能放倒六个训练有素的军人的样子。

    “你们后来怎么擒住她的?”钱坤转头继续问刚才的高个子兵。

    “启禀将军……她……”小兵咽了口唾沫,红着脸回答说:“被她放倒的六个,都昏死过去了,我们的人……有点害怕……害怕她是什么鬼怪……”

    “鬼怪?你们真是丢了七都兵的脸面!”老将军厉声反驳:“这世上哪来的鬼怪?!继续说!”

    “遵……遵命!”被呵斥的士兵只能把实情说了出来:“后来我们没敢动她,她就继续偷食我们的粮草,再后来……再后来,她吃饱就睡着了……所以我们把她给抓了过来。”

    “废物!你们几个,连同被她打昏的六人,扣三天军饷!”说完,钱坤摆摆手让他们几个退下,转头跟自己的守卫说:“找两个侍女,将她梳洗一遍,随后带到我营帐里来。“老将军想了想,又补充道:“记得让她们先别松绑。”

    “领命!”

    西边,阿青跟着老徐,蹑手蹑脚地摸到刚才的柴堆旁。待老徐确认后,向小跟班做了个解除警戒的手势。

    “大概是猎户。”老徐松了口气说:“地上还有兔子骨头,或许是猎毛皮的。”

    男孩收起了手弩,径直走到还未彻底冷却的火堆旁,俯下身去,似乎是在观察什么。

    “瓜娃子,回去咯,再不走,屁股烤熟咯!”

    突然,阿青似乎想到了些什么,幽幽地回头问道:“老徐,我们这一路,看到过有大树吗?”

    “啥子大树?这地方哪来的大树?山谷里倒是有一些灌木……”老徐忽然明白了阿青想说什么,”你是说这些柴火?!”

    火堆里的木柴,是由较粗的树干劈开的。

    男孩点点头,继续说:“从这里往西,是看不到边的荒漠,不考虑太阳的话,起码也得两天的脚程才能走到地平线位置。”

    “猎户不一定是住西边,搞不好是东边来的。”

    “东边五十里外,确实有一片杨树林,昨天行军时路过。”

    “那不就得了,猎户住在杨树林里,从那里带来的木柴。”

    “背着木柴,到五十里外的荒漠猎兔子……老徐你在这里见过几只兔子?而且……”

    “而且啥子?不过,我确实没见过兔子……”

    “而且火堆还冒着烟,说明人刚离开不久,但荒漠上没有看到人影,他们肯定是往东返回了。”阿青认真地说着自己的推测:“背着木柴,跑了五十里地,猎了一只兔子就返回了,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聪明的猎户。”他又爬上了一处大小适合的碎石块上,看向山谷的方向,继续说道:“这个位置很隐秘,又能观察到山谷里的动向……”

    “斥候?!”

    阿青点点头,继续在碎石群里寻找能够进一步坐实他猜想的证据。忽然,某样熟悉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瞪大了眼睛跑过去一瞧——一只系着麻绳的木碗!他和他阿爸的碗!

    “我的木碗!”

    “啥子?”

    “早上发现丢了,大概是这两天丢的……”

    “娘的,被他们跟了一路?”

    “大事不好!”阿青与老徐异口同声地说道。

    山谷北面三日脚程的地方,有一块方圆数十里的高地绿洲,名叫仙台,是王都戍守驻扎的营地。赤水的王都戍守由摄政王赵隆直接统领,而在在此地领兵的,则是初日殿卫,杜箬衡。

    “启禀杜殿卫,七都兵有军情传来。”

    “速速呈上来。”

    杜箬衡刚满二十岁,不仅年轻有为,而且生的相貌堂堂,高大健硕,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他此时端坐在皮椅上,不疾不徐地从侍卫手中接过黑色军函,神情严肃地看了一眼。

    “老将军真是神通广大!”杜殿卫感叹了一句,便哈哈大笑起来,接着跟旁坐的谋士说:“所谓的起义军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今已成了一盘散沙。”

    谋士挑了挑眉毛,追问道:“莫非真如钱老将军预言的那样,起义军会因急行军之故而乱作一团?”

    “这些莽夫岂止乱作一团,他们就快灰飞烟灭了!”言毕,杜箬衡站起身来,用洪亮又浑厚的嗓音命令道:“传令下去,即刻出发!围剿这群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