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外青天 » 第五章 被困青山

第五章 被困青山

    就在张天应喊完,远处吼的响起一声虎啸,紧接着呼呼的风声骤起,一只巨大的斑斓猛虎冲着小院这边扑来。

    老虎有两丈来长,微张的口中露出白森森的獠牙,一双虎眼朝张天应瞪来,目光中竟有丝丝光芒闪出。

    张天应吓坏了,转身就飞跑进屋内,旋即关上了房门,抵上门杠后,走到窗边朝外偷看。

    老虎冲到院门前,落地之后朝院内撇了几眼,竟转身慢悠悠的走开了。

    张天应松了口气,转头打量起屋内。只见屋梁之上嵌着几块发光的明珠,照在屋内虽不如白天般明亮,但也不输皎洁的月光,让人能清楚明白的看清屋内所有事物。

    本来就被仙山美景弄得兴奋不已的张天应,再被老虎一吓,就更加不想睡觉了,但又不敢出去,只得在三间屋内来回搜寻查看起来。

    很快他就失去了兴致,因为屋内实在太简朴了。东厢房就放了一张木床,上有一床薄薄的被子,被面好像是丝绸的。右厢房只在地上摆了两个蒲团,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中堂里一张供桌,桌上空空如也,桌前也只两把椅子,看样式很是古老。

    张天应很是无奈,只好躺倒在床上,慢慢地回想这几天的见闻,感慨着造化弄人,自己的命运真是奇异。

    他不知道的是,命运也好,奇异也罢,这才刚刚开始。

    另一边,紫云离开小院,一路直奔最高峰上师傅清阳真人所住的广元宫而去。待到达师傅平时晚课所在的无忧殿时,才发现师姑清虚真人也在。

    “师尊,弟子有事禀告。”紫云进门朝清阳真人行礼,又朝清虚真人行礼:“师姑好!”

    清阳真人满头白发,肌肤却嫩如婴儿,身着一件紫色道袍,手持佛尘,目光如电,望之如传说中太上老君模样。

    一旁的清虚真人却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盘于头顶,身穿玄色道袍,面容秀丽,宛若御姐,但面色冷淡,一副生人勿近的做派。

    清阳抬手,佛尘冲紫云一摆:“何事?”

    紫云抬头看了一眼清虚,显得有点犹豫。

    “哼!”清虚冷冷的看了大师兄一眼,又转头冲着清阳:“你们师徒又鬼鬼祟祟的瞒着我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清阳真人一脸苦笑:“师妹莫疑,不妨一起听听吧。”

    “才不要,我到外面等着,你们说完了再叫我,总之那件事今晚你必须给我一个答复”说完清虚恶狠狠的瞪了清阳一眼就朝外走去。

    走到紫云面前时,忽然绽妍一笑:“乖师侄,明天到我清云宫来一下,有话问你。”

    紫云心中一紧,嘴角抽搐了两下,躬身回道:“师姑,明天我还有事呢,改日再去探望您吧。”

    清虚又哼了一声,转身继续往外走:“明日不去的话,我打断你师傅的狗腿。”

    紫云额头冒汗,发现师傅清阳真人也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己,遂不再言语,恭敬的站在一旁。

    清阳伸头朝外看了看,发现清虚并未走远,扭头就朝紫云说道:“你师姑纯真烂漫,她说的话你不要往心里去。”

    接着清阳有些心虚的看了一眼紫云,压低了声音:“什么事?说吧。”

    紫云忍着笑:“师尊放心,弟子一向对师姑尊敬有加,不敢拂逆。”接着也压低了声音同时强压着兴奋:“师尊,大好事,我发现了一块天外神石!”

    清阳真人猛然睁大了眼睛,兴奋的看向紫云:“真的么?快拿来我看看!”说着就张着手朝紫云伸过来。

    “它跟咱们之前得到的好像不一样,您先鉴别一下。”紫云掏出石头递给清阳。

    清阳迫不及待的拿起石头仔细看了起来,紧跟着一股神念也朝着石头缠绕而去。不一会,清阳就兴奋起来,双目凝神,射出两道灵光朝石头罩去。

    紫云看着师傅兴奋的样子,趁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的向师傅禀告。

    清阳听了几句后,并不搭话,盘坐到蒲团之上,双手掐诀,将石头悬空停在他身前一尺之处。伴随着一声低喝,清阳双手伸指点向石头,庞大又菁纯的真气朝着石头内部喷涌而去。

    旋即,石头开始发出黑白两色的蒙蒙光亮,并且慢慢的在石头周身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达到极速后,已经看不清光亮的旋转,却慢慢的显现出一副太极的黑白双色图案。

    清阳慢慢收回了法力,不理会紫云在一边一直的絮叨,沉默的端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但脸上激动兴奋的神情却怎么也掩藏不住。

    直到紫云说完事情经过,才发现自己师傅已经眼含热泪,又低声呵呵笑着,旋即声音渐大,又哭又笑的抬头朝天上喊了出来:“师祖,有希望了,这次真有希望了!”

    清虚一阵风一样的冲了进来,一把抓住清阳的手,满脸紧张的问:“师兄,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清阳抬起泪眼,望向她:“破天仙剑,有希望了。”

    面对着清阳的激动不已,清虚却波澜不惊:“不是都少了一块神铁了么”

    “是紫云,他竟然寻到了神石,而且是内含混沌之气能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天外神石!”

    清虚的脸色更加冷了下来:“你真的要一辈子都耗在这件事上么?”

    清阳颤抖着双手,愈加激动:“列祖列宗,代代传承,不就是为了这件事么?”

    清虚默然,顷刻间也眼圈泛红:“既然师兄你矢志不移,我只好陪着你一起来做好它。”

    说着话,清虚竟趁着清阳神思不属的时候依到了清阳身上。

    一旁的紫云尴尬的看着两位师长在腻歪,只好咳嗽一声,轻声开口:“师尊,那个孩子该如何安排?”

    “咳,咳咳,那个你自己看着安排吧。“清阳面红耳赤,扭头不敢看向徒弟。

    “等下,”一旁的清虚狐疑看看师兄又看看师侄,“谁的孩子?”

    紫云心里顿时叫苦不已,硬着头皮说:“是那个发现了神石的孩子。”

    “哦!是哪个门派的子弟?”

    “是我清云门上古园中的一个凡人孩子。”

    “胡说,凡人怎么会认识神石?况且也经受不住混沌之气的侵袭,你们师徒少骗我!”清虚一脸不信的瞪着她师兄。

    “咳,你再跟你师姑讲一下原委。”清阳尴尬的瞄了徒弟一眼。

    “是,师尊。”紫云郁闷的从头开始又说了一遍。

    听完紫云的禀告,清阳尚在沉吟,清虚却断然开口:“既然三师侄觉得他有问题,就不能这样含糊,你带他过来,我搜魂一下就知道他是哪路邪魔了!”

    “不行啊,他才八岁,搜魂会变痴呆的!”紫云大惊,急忙阻止。

    “八岁?怎么这么巧?”清虚看向紫云:“难道是那个叛徒的孩子?当年你就对她……”说到此处便不再出声。

    紫云垂头丧气的不肯吭声,心里暗骂:女人的直觉为啥要这么准?真是功亏一篑啊。

    清虚又瞪了清阳一眼,低声骂到:“当师傅的还不如徒弟!“接着又转头正色对紫云说道:“这个孩子既然不能搜魂,就不能解除被夺舍的嫌疑,昔日也有天外魔头混入我神州大地夺舍重生的例子,如今之计,只能先将其锁入镇魔塔再做打算。”

    “可是一个孩子如何能在镇魔塔中存活?”紫云极力反对。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

    “如今只有将他带在我身边,有我时时关注,就算有妖魔,也能随时灭杀。况且我探查过他的灵台,中庸平和,确实只是一个凡人”

    “不行,让你带着,我怕你徇私舞弊!”

    眼看两人争执起来,清阳顿时摆脱了方才的尴尬,急急朝两人摇手:“不要吵了,待我想想,待我想想。”

    两人便不再出声,一起望向清阳,只见他紧缩眉头,点头晃脑的苦思冥想起来。

    半响后,清阳一抬头:“如今只好将他送入小青山七星阵内,有七星阵的镇压,任何妖魔都会被磨灭,如果没有妖魔,七星阵也可以助他固本扶阳,也算是他一场造化吧!”

    两人听完俱都沉默不语,暗自沉吟。

    清阳不禁奇道:“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你们怎么还有意见?”

    紫云思量片刻:“也好,就按师尊说的办,不过七星阵如今灭魔要七年,这么长时间我怕这孩子在里面太过孤寂,也缺人调教,不如我负责照看他,每五日入阵陪他一次可好?”

    一旁的清虚正在担心师兄会发现七星阵中一处阵眼中的宝物已经被她取走,如今此阵已不再具有固本扶阳的功效了。忽然听到紫云要入阵,生怕被他发现端倪,急忙出声反对:

    “不行不行,我不放心你,还是我来安排吧,明日也不用你送他入阵了,都是由我一手安排,你不经我同意,不得接近他!”

    说完又补充一句:“我是为你好,你一直情关不破,难以进阶,我怕你接触这个孩子会更加难过情关。”

    听到此话,清阳也严肃起来:“你师姑说的对,你是清云门首徒,肩负着继承清云的重任,不可再感情用事,从现在起,你不要再见他了,都交给你师姑吧。”

    紫云黯然,沉默的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日清晨,辗转了半夜的张天应睡得正香,门前传来一阵阵敲门声,伴随着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里面的人出来,跟我走吧!”

    张天应迷瞪着打开房门,发现门口站着一位二十多岁模样的道姑,正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看着自己。

    “怎么是个孩子?”

    “你是谁?昨天带我飞的那个大帅哥呢?”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

    “我不知道谁带你飞的,你现在跟我走吧。”

    “去哪里啊?还要飞么?”

    “去把你关起来啊。”

    “啊?”张天应一下子惊醒了:“为啥要把我关起来?”

    “我怎么知道为啥要把你关起来。”道姑没好气的回道。

    “你为啥不知道为啥要把我关起来?”

    “我为啥会知道为啥要把你关起来?”

    两人一阵大眼瞪小眼,互相寻找对方的眼屎。

    “算了,我先把你关起来,你有空自己去问我师姑吧。”道姑显然毫无责任心,嘴里搪塞着,手里直接掐起剑诀,带着张天应一路向小青山而去。

    这次张天应依然很是害怕,况且道姑也没像紫云那样牵住他的手,虽然也给他施了一层护罩,但张天应还是紧闭双眼,一动也不敢动。

    这让暗自观察他的道姑松了口气,看来不是什么厉害的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