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外青天 » 第十七章 曲玲牺牲

第十七章 曲玲牺牲

    “你干什么?”张天应大惊之下朝着紫峰怒吼,一把抢过疼得几乎昏厥的曲玲,搂在怀里仔细查看伤口。只见伤口中流出一股血色的浓腻的粘液,散发出浓郁的清香,缓缓的盖住了整个伤口,并逐渐凝结起来。

    “大惊小怪什么?”紫峰冷冷的瞪了张天应一眼,接着把手中恢复原形的一段粗壮参须直接塞进口中大嚼。

    “这种天地灵物不会那么容易死的,只要有一段躯体活着,放到灵气浓郁之处就可以再次生长。现如今我身处绝地,外面又情况不明,只好吃了她来恢复法力再说。”

    “你是魔鬼,她都已经是人形了,你怎么吃得下去?”张天应愤愤不平。

    “我不是魔鬼,但我觉得魔鬼从来都快意恩仇,我挺羡慕的。你还小,根本不懂这个世界,做魔鬼还是做人不是你能够选择的。”紫峰不知想到了什么,竟感慨了几句。

    此刻,曲玲慢慢的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眼睛愈发变得通红,眼神中也燃烧着愤怒和一股决然,她向张天应打了个眼色,偷偷藏到他身后,一只小手不停掐诀,口中开始念念有词。

    紫峰咽下了口中的参须,伸手又抓向曲玲:“还不够,需要再吃点。”

    “休想!”张天应大喝一声,双手死死抓住紫峰的手往回推去。情急之下,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身体无意中形成了一个怪异的姿态,正是他练习已久的皓月真经中的第一个姿势。一股微弱的法力随之从丹田之中窜出,顺着张天应的双手直接钻入了紫峰的身体。

    紫峰本来大怒,另一只手正挥起来想要拍开张天应。陡然间像被定住了一样,身体变得僵硬,手挥在空中正以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落下,口中发出的声音也拖得很长:“滚~~~~~~”

    张天应一开始并未发觉,只顾全力推着紫峰,猛然间竟把他推倒在地,才发现异样。

    “快来,我带你一起走。”身后的曲玲艰难的出声。

    张天应回头看到曲玲正全身发出阵阵土黄色光芒,身形却变小了一圈,脸上也变得毫无血色。

    张天应立即向曲玲跑去,但又陡然回身,跑到紫峰身边,把他袖袍里的东西全塞入自己怀中后,再次向曲玲跑去。

    曲玲正全身颤抖,苦苦支撑,张天应刚跑到身边,便一声低喝:“走!”

    只见一团土黄色灵光罩瞬间住了两人,往旁边泥土中一钻而入,不见了踪影。

    足足一顿饭的功夫,紫峰才回复了正常,他惊疑不定的从地上爬起。口中低语:“难道这就是皓月神功?他竟然学会了?”

    张天应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好像穿过了一道长长的隧道,又好像度过了一段时间的激流。

    啪的一声,张天应感觉自己摔落在地上,他挣扎着想爬起身来,但头很晕,眼睛也花了,他趴在地上努力平静了一会之后,感觉好多了,遂睁开眼睛朝周围看去。发现自己落在了一片陌生的山谷之中。

    远远的,他看见一段一尺来长的人参段掉落在地上,对比记忆中九曲灵参的图示,应该是参头部分。他手忙脚乱的跑过去,把它抱了起来。

    只见灵参没有叶子,下半部分消失不见,仅剩的头部也显得干瘪异常,毫无生机。

    “曲玲!”张天应带着哭腔呼喊:“你怎么了?你听得见么?”

    然而灵参毫无反应,死气沉沉的躺在他怀里。

    张天应爬起身来,抱着灵参在四周仔细搜寻起来,想找到断裂的参躯。找了许久毫无收获,他决定扩大搜索范围,于是在中心位置做了一个标记之后,在四周远远的找寻开来。

    三天后,张天应已经精疲力尽。他把这片不大的山谷仔细搜寻了两遍,还是毫无发现。

    三天来,他渴了就随意喝点山泉水,饿了就胡乱采几颗山果,晚上则抱着灵参残躯躲到某个树洞或者大石下休息,只要太阳升起,他便不顾疲倦又出发搜寻,直到此刻,终于失望至极,坐在地上发起呆来。

    “看来曲玲的身躯找不全了,也不知道灵参是否还有生机,紫峰说过她生命力极强,但是要找一个灵气浓郁之地才可以让她复活,我要到哪里才可找到灵气充裕的地方呢?”

    张天应想着心思,顺手把怀里的东西掏了出来。直至此刻,他才想起清点一下自己怀里的东西。

    一把破剑,只有半尺长,剑身坑坑洼洼的,还有好几个豁口,剑柄很短,只有一寸多,还好不锋利,否则都不好拿在手上。

    这把剑是曲玲捡来送给自己的,但却隐隐有种熟悉的感觉,剑身冰凉,就暂时做个防身武器吧。这样想着,张天应扯了袖口一段破布,缠在半个剑身上,做了个手柄,让自己可以握持。

    收起小剑,他拿起了一块巴掌大的玉牌。入手很轻,但感觉确实很坚硬,看上去又是一块晶莹透亮的美玉。玉牌的一面阴刻着一个古朴的青色令字,字周围则布满云纹。翻过来,则刻着清云门三个大字,边上还有一行小字:“上清真传,万古长存。”

    这就是紫峰口中的掌门令了吧,但现如今也不知还有何用。

    把掌门令收进怀里,拿起一本帛书,正是七星引神阵图,他早已经翻看过多遍,便直接收了起来。

    接下来,有一块黑黑的拇指大的石头被他拿在了手中。应该是从紫峰的袖中顺带拿来的。看上去似玉似石,入手却比玉牌重的多。

    张天应拿着石头反复打量,看不出有什么神异之处,只是对着阳光的时候发现它竟然能反射出七色光彩。这应该是紫峰随身携带的东西,应该对他比较重要吧。看来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研究一下。

    放下石块,他拿起那本紫云塞给他的帛书,翻开后只见当头写着五个大字“上清混元功”。后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字,还间插着几副图示。末尾则写着此半部功法的一些禁忌和几个运用之法。

    其中一个功法的效用引起了张天应的注意,原来混元功一切求诸自身,但运功之时,法力深厚着能感应到天地运转,法力薄弱着也能感应四周灵气的波动。

    这个惊喜发现让张天应决心好好修炼这混元功,以便能尽快找到灵气浓郁之地用来滋养曲玲本体。

    但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自己身处何处,周边是否安全,于是张天应收拾了一下,用一件衣服包起灵参,朝着山谷外山脚下走去。

    当他小心翼翼的走出山谷不远,就发现了一处小山村。

    山村不大,只有几户人家,此刻天色渐暗,正家家炊烟升起,远看过去,显得宁静而温馨。

    张天应慢慢走到最边上一户人家的柴门前,正要开口叫门,却有一个老婆婆从堂屋中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了张天应。

    老婆婆赶紧走到柴门前,打开了几块木板搭成的简易门板,朝着张天应细细打量一番,双手合十念叨一声:“阿弥陀佛,哪里来的小娃娃,可伶一个人在这山里,一定是前番地龙翻身落难的,快些进来,老婆子弄点吃食给你。”

    说罢,就拉住张天应朝屋里走去。

    张天应也不言语,闷头跟着走过去,心道这样倒是不用我自己解释了。

    走进屋内,却见还有一个老翁正坐在一个火堆前,火堆上架着一个铁锅,锅中正翻滚着半锅黍米粥。老翁看上去精神不振,但身体却筋骨分明,显得颇为强壮。此刻他正往锅里撒着几片蔬菜,夹杂着一两片腊肉。

    一股浓烈的粥香弥漫在屋内,勾的张天应的肚子立时咕咕的响了起来。

    老婆婆连忙朝着老翁招呼:“老头子,快盛一碗粥来,这个小哥儿逃难来的,看样子是饿坏了,让他吃碗粥先。”

    老翁抬头看了看张天应,也不言语,转身拿起一个陶碗,用木勺舀起粥来。

    “我说老头子,你看这小哥儿长得像不像我们的幺崽,不如我们把他留下来吧,天可怜见,这是老天爷给我们送子来了。”

    老翁把碗递给张天应,又找了个木勺来,放到碗里,这才开口说道:“你这老婆子就知道絮叨,也不问清楚人家的来路,怕不是家里人要找了来。”

    老婆婆醒悟了一般,扯着张天应问起来:“小哥儿,你家里人呢?”

    “走散了。”张天应一边喝粥,一边回答。

    “阿弥陀佛,天可怜见,前日里听说那边地龙翻身,方圆数百里都山崩地裂,死伤无数啊,愿菩萨保佑你家里人都平安。”

    张天应很快就喝完了一碗粥,他实在是饿坏了,此刻终于填饱肚子,便放下碗,朝着四周打量了起来。

    屋里没有几样东西,只正面后墙前有个简易的供桌,供桌旁倚着两只箩筐。墙角处堆着一堆干柴。东墙上挂着一张弓,看样子已经很旧了。

    “老爷爷,您是做什么的呀?”

    “唉,靠山吃山呗。”

    “俺家老头子平日里就在这山里打猎,采药。”老婆婆抢过话头:“只是前几日十几里外的清云山被地龙拱翻了,我们这山里的走兽都被吓跑了,这几日便只采了些药材回来。”

    “听说那清云山里面有剑仙的,老婆婆您见过么?”

    “都是骗人的,俺一辈子也没见过。真要是有仙人在,那山能崩了?”老婆婆一脸愤慨:“听昨日里来收税的里长说,方圆几百里的山都崩了,靠着山的猎户死了好多呢。”

    “休要瞎说,俺爹小时候见过,在东面山顶见过有仙人从天上飞过。”一旁的老翁冲老婆婆摆手:“听说他们都住在天上,所以人间的事情,他们不管的。”

    “老爷爷,您还知道别的什么地方有剑仙么?”张天应忍不住问道。

    “俺哪知道神仙的事,只听俺爹说过,在越高的山顶越能看见仙人。”

    第二天,张天应辞别了真切挽留的老婆婆,转身离去。

    他昨晚仔细考虑过,现如今最重要的是修炼混元功,然后找到一个有灵气的地方复活曲玲的本体。

    而修炼一定不能在有别人的地方,不仅会被打扰,更不安全,毕竟他身怀数个重宝,万一被人认出就麻烦了。在经历了紫峰的事情之后,他已经很难轻易的相信陌生人。

    所以他决定找个深山老林躲起来,一方面方便自己修炼,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存灵参,毕竟人参也是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的。

    至于紫云临终前传音,让他去南疆找那个叫紫霞的人,他有点不想去,万一又是个紫峰似的人物,岂不是自找麻烦。

    于是,张天应向老爷爷问明了方向和周边的山势之后,一路朝着西方的荒山野岭深处走去。他记得紫雯曾跟他说过山顶往往是灵气最足的地方。于是直接朝着目力所及的最高峰走去。

    一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在十几日之后,选定了一处山顶天然石洞,住了下来。山洞内干燥清凉,面积不大。山洞外山体陡峭,除了山羊,估计走兽都上不来,这让张天应觉得安全。

    稍微清扫一番后,张天应开始安营扎寨。

    从山林中挖来许多腐熟的松针叶土,填在洞内一个凹陷处,然后仔细的把灵参安置在里面,又用小剑挖了个小木碗,小心的从山下盛来山泉水浇灌了一番。

    接下来的日子,张天应一边仔细研读混元功法,慢慢的自己摸索着参悟,一边按照后世的记忆,成功的钻木取火,又烧制出好多陶器,用来盛水、做饭等。

    在寻找铁矿石无果后,张天应只好在小剑的帮助下积极的在四周山中采摘和挖掘。偶尔也做几个陷阱,想要抓个动物做点肉干吃。但当他发现抓到的是兔子时,便不忍伤害,放生去了。

    干果和木薯是他的主要目标,这些晒干以后都被他收进洞里储藏了起来,留作冬天的粮食。

    灵参依然是干巴巴的样子,只是张天应坚信她还有生机,因为长时间过去,也没见灵参的状况变得更差,且断裂的地方也并未腐烂,摸上去依然滑腻腻的。

    冬天到来的时候,张天应给山洞做了一个简易木门,然后开始闭门全力修炼上清混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