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家夫人很良善 » 第一百五十六章:忠心别驾,铁骨刺史

第一百五十六章:忠心别驾,铁骨刺史

    刺史府,书房。

    隆州刺史面带尬笑的站着,心里早把旁边的谷汉骂了一万遍。

    ‘这孙贼,又把人引过来。’

    同时对眼前神出鬼没的国舅,也升起了浓浓的忌惮。

    赵隶站在东墙博古架前,打量着上面的珍稀古玩,不禁笑道:“早知道刺史大人喜好此道,从长安出来时就该带上几样,两次登门都是空手而来,这恶客的名头怕是要坐实了。

    刺史大人想必此刻心里该在骂我吧。”

    “国舅说的哪里话。”

    他上前笑呵呵道:“自从国舅上次走后,下官是日日翘首期盼,夜夜望着能有您的消息传来。”

    说着,他下意识压低了些声音,“敢问国舅,这次来可是……”

    “嗯,局势有变,平方逆之乱的机会到了。”

    赵隶说的很是轻松,“这么大的功劳,我可没忘了大人,够意思吧?”

    “呵呵……”

    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国舅需要下官做什么?”

    “想法子开一下城门,让我的人进来。”

    笑吟吟盯着他,“就这么简单。”

    开城门?

    你的人?

    隆州刺史一怔,苦笑道:“国舅着实难为下官,下官虽说是这隆州刺史,可城内军务皆不在我所掌握,想要迎王师入城,当真做不到。”

    “甭试探我,我这次来就是要把话跟你说清楚。”

    赵隶坐在椅上,眯眼道:“大梁山知道吧?十万之众已投效朝廷,这隆州、梓州、宁州之外,皆有数万悍勇枕戈待旦。梓州、宁州二位大人的名字,也在那封信上吧?

    想法子联络他们,放大梁山的人进来。

    此三城皆为方逆粮草囤积之重地,占此三城,守上十天半个月,届时纵使他麾下如何兵精将勇,也不过是一群待死败犬。

    到时候,你就是大功一件。”

    大梁山!

    在这南地当官的,哪能不知道这三个字代表什么。

    倒吸一口凉气,隆州刺史猛然看向房内的牛雄几人。

    “老子牛雄,武烈天王是也。”

    牛雄呲牙一笑,恶意满满。

    “下官……下官着实没有能力,替国舅开城门,这城里军士皆属……”

    “这么说就没意思了。”

    赵隶把玩着书案上的茶碗,“你所担忧的,无非是开城门后,怕大梁山的人守不住。对吧?”

    他眼珠乱转,却是低头没有开口。

    “唉,的确。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没有风险。但刺史大人,人不可能在家坐着,就有泼天功劳从天而降。扪心自问,方春阳这次造反,到现在连江南道都出不去。你觉得他还能行吗?”

    赵隶直起身看向他,“我替你分析一下吧,这无非是一次选择,要么选朝廷,要么选方春阳。选对了自然是功成名就,选不对自然就是家破人亡。

    我姑且说一说,大人您看对与不对。

    一则,方春阳以臣子身份行谋逆之事,此为弄险之道。

    而朝廷身居正统,号令天下,乃光明坦途。

    二则,其行事以来,从不约束下属,致使岭南遍地哭嚎,民怨甚重。

    而陛下向来以仁义为本,登基几载以来颇有古之圣王风范,深得民心。

    三则,其麾下兵将看似悍勇无比,却师出无名,日久必使军心涣散。

    而如今我所用之大梁山,本就与其厮杀多年,战力必不弱他,且值此之际正是上下一心,争相夺功,必然士气旺盛。

    四则,我早闻方春阳垂垂老矣,不过是一玩弄权术贼心不死的老朽,这样的人,也配值得大人投效?

    再观陛下,正是精力充沛之年,且又有识人之明,从不吝啬赏赐。可谓雄主。

    五则,此时方春阳所部已然寸步难行,兵不出江南,粮又将断,岂有胜象?

    而观我方,松州城固若金汤,江南之地亦是军民一心,再加之大梁山十万悍勇助力,岂有败的道理?”

    说罢,他缓缓起身,“如此敌有五败,我有五胜,大人难道还不知如何选择吗?”

    隆州刺史额前冷汗不住流淌,眼珠更是在不断旋转。

    倏地,牛雄猛然横跨一步,贴至房门之前。

    “老爷,公子打了周家的公子,此时周家登门哭诉来了……”

    门外管家声音不大,却着实让他惊了又惊。

    “该死的,什么公子周家,本官有大事有处理,让他们滚!”

    怒吼一声,他拿出手帕擦了擦额头,沙哑道:“国舅此言有理。可是……”

    “没有可是!”

    赵隶绕过书案来到他面前,“真以为本帅在求你吗?大梁山十万之众已入我麾下,平定方逆已成事实。若非本帅眼见岭南百姓身处水深火热,想要从速解决此贼,又何须放着十万众在侧而不顾,犯险来你这?

    这是本帅赐你的机会,要不然日后清算,你九族有多少脑袋够砍?

    此时拨乱反正,助我平这逆贼,仍不失官职,甚至也有功劳在身或可更进一步。

    你如此磨磨蹭蹭的推诿,到底是何居心?

    你可知,我一时半刻奈何不了那方春阳,但取你首级,却易如反掌?!”

    声罢,牛雄当即抽出利刃,搁在他肩头之上。

    只闻扑通一声,跪下的却是一旁别驾谷汉。

    “国舅大帅爷明鉴,下官我可是对朝廷一直都忠心耿耿,只是苦于无机会表露,虽然下官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下官也愿在大帅爷麾下当一冲锋陷阵的小卒,只为报国尽忠啊……”

    隆州刺史感受着肩头沉甸甸的分量,也是手脚一软,“国舅明鉴,下官也是……忠心耿耿……愿听从大帅之令行事……”

    威逼利诱算是让赵隶玩明白了。

    给牛雄一个眼神,他当即收起利刃,“刺史大人有此觉悟,国朝甚幸。日后攻城,本帅也会在功劳簿上,为大人着重笔述。

    既然这样,那其他二州的刺史大人……”

    “下官一定尽力……”

    “嗯?”

    “必定力劝此二人!国舅放心,这二人皆是贪生怕死之辈,不似我这般铁骨铮铮,忠心为国。对方春阳那老贼并无许多忠心,只要下官去信一封,将国舅之言转述,必定让其听令。”

    “呵呵,那就拜托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