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家夫人很良善 » 第二百三十五章:同心同德

第二百三十五章:同心同德

    长安,皇城,甘露殿。

    这次来的大臣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安正。

    只见其手捧着传回来的捷报,哪怕来来回回看了许久,依旧是不肯放下。

    “莫不是,国舅乃福星下凡?”

    李泾喟叹道:“平南定乱之功,朕不以为然。隆州之战如何进行的,我们都清楚。这次本就想让他去一统前线诸将心思,好好作战就是。未曾想,没到定军关,便斩首过万,还杀了顾淮直的义子。

    单看军报,的确是诸将所能,特别是那两位南边来的大都督。

    可……为何他能如此幸运?”

    “只是幸运吗?”

    张安正抬起头,沙哑道:“从国舅南下开始,但凡传回的捷报,势必事无巨细,将所有人的用处功劳一一详细概述。却从未提及自己。

    陛下有没有想过,大军征战,做什么不需要帅令?

    或许国舅说的没错,这些都是事实……”

    扬起手中军报,“可最终决定的,还不是他?统诸将之能者为帅。莫看国舅他年岁较轻,整日嘻哈,可不管跟南边的大都督有什么关系,跟其他将军又如何相处,能统诸将之能,难道还不算帅才吗?

    大唐武备废弛许久,如今乱世刚显,便降下一位如此不败帅才,难道不是天幸?

    想我大唐之广,莫说一个,就是寻十个百个敢冲锋陷阵的将才又有何难?

    然能统御大军,操纵全局的帅才,陛下除却国舅,可曾还见过一个?

    非是他幸,实乃我大唐之幸,实乃陛下之幸。”

    “是否……过誉了?”

    李泾何时见过这位老师如此夸过一个人?

    “过誉吗?”

    张安正摇头一笑,“本来老臣也不以为然,可是有一日睡觉,忽然起了一个念头,于是便再难睡下。”

    “是何念头?”

    “若是大唐无有这位国舅,天下局势该如何?”

    张安正缓缓走到李泾书案前,“陛下与老臣不妨推演一番,若无国舅,大梁山是不是必定不可能为我朝廷所用?那方春阳是不是不可能被灭,至少不可能如此之快的被剿灭?

    那这样一来,岭南、剑南、江南,至少此三道之地,是否将在其兵锋之下民不聊生?

    便是到了眼下局势大好,朝廷也奈何不了顾淮直,若是南地半壁天下不安,又该怎样?”

    说到这,李泾已然是冷汗森森。

    “天下吏治如何,陛下与老臣心知肚明,收拾山河需要安稳,需要时日。可偏偏朝廷眼下最缺的就是安稳,就是时间。纵观古史,凡欲大乱,必有无数豪杰趁势而起!

    那些传承几百年甚至比我大唐国祚更长的无数世家豪族,他们为何不动?

    还不是因为南地未乱?还不是因为天下大势仍在朝廷?

    可为何南地不乱?为何天下人心尚且能稳住?”

    张安正仿佛没有看到李泾的神情,一字一句宛如利刃般说出来,“只因为国舅爷,数月而平南乱,斩逆贼方春阳,震慑天下枭雄!

    老臣敢断言,若无国舅平南定乱,朝廷根本不可能举关内全力抗顾淮直。

    更不可能挡住他顾淮直数次。

    因为到时候,乱的何止是南地,就连长安城都未必能稳得住!”

    说罢,他郑重将捷报摆到李泾面前,“此时再看这份捷报,陛下可觉心安否?”

    “安……”

    怔怔盯着案上军报,“这也是为何,张卿劝朕给他传信,写下那句话?”

    “让他放开手脚去做吧。”

    张安正点点头,“若是给他枷锁,拘束他,战事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谁知道会是何种结局结束?长安城勋贵,早不是当年太祖开国时的那些人了……

    收拾山河,他们首当其冲。

    国舅不止是陛下可用在沙场之上的元帅,亦是可剪扫天下利刃。”

    “朕现在有些后悔,后悔让他去处理悟仙丹之案了。”

    这话张安正没有接,只是低垂着头颅,回身坐下。

    “赵隶此人,并不蠢笨,相反,他甚至聪明之极。”

    李泾幽幽道:“在朕面前,总是一副顽劣不堪的样子……可朕总觉得,他对朕不像是对待君主,更像是实实在在的家人。便是猜到了朕做的事,也只是徒自生闷气,忍不住就使一些小性子……

    朕何曾听人唤过姐夫这类称谓?”

    “君臣同心,山河无恙。天赐之人,赤子之心,万不可与其离心离德。”

    张安正这才开口。

    “天赐之人?”

    李泾喃喃一声,旋即露出一抹后幸之色,“可不是嘛,朕唯一做的出格的事,就是娶了皇后。未曾想,竟给朕送来这样一位能臣。

    若是当初朕没顶住压力,那当真是……”

    “好了,陛下晓得个中利害就好。若是无事,老臣还得去统筹民夫,安排前线运送粮草辎重之事。”

    “未曾想,又让老师教了一次。”

    李泾含笑起身,“说的不错,让他放手去做吧。他保朕山河无恙,朕予他与国同休又何妨?”

    “老臣……告退。”

    看着他退下离开,李泾这才重新坐下,拿起那份捷报仔仔细细又看了好几遍,这才突地出声,“曹安良。”

    “老奴在……”

    “停手吧,张卿说的不错,朕不能跟国舅离心离德,旁的不说,伤了这孩子的心,皇后那朕也过不去……”

    身后一直充当木桩子的曹安良余光微微一扫,颔首笑道:“陛下什么都没做,何谈停手一说?昨日还听人说皇后娘娘念叨着国舅府的那位夫人呢。如此亲亲之情,莫说天家,就是寻常百姓之中,又能有几个?”

    “亲亲之情?”

    李泾抬头一笑,如释重负一般颔首,“说的不错,派人去将国舅府那位夫人接进宫,让她与皇后娘娘做个伴。都是有身孕的女子,在一块想必也能聊一块去。”

    “老奴遵旨……”

    曹安良含笑顿首,倏地看到殿外有人探头探脑,眉头一皱,看了眼李泾见他没有动作,于是迈着小碎步走过去,“该死的奴才,怎这般不知规矩?”

    “不是……是有大事。”

    小太监苦着脸,“国舅府来报,他家夫人……丢了。”

    什么?

    曹安良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国舅爷在前面打仗,陛下刚想好要与他同心同德,你现在跟我说,他夫人丢了?!

    ------题外话------

    感谢鑫火火、黑澜色、心微凉2017、一个路过的无辜的小盆友、20190606201658941几位读者老爷的票票支持……

    呜呜呜……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