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厨神万尚志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家族冤屈浮出水面 父亲冤屈孤愤难鸣

第二百四十七章 家族冤屈浮出水面 父亲冤屈孤愤难鸣

    “并非是王侯爷夜郎自大、恃宠而骄,其真正原因,是陛下同王侯爷之前就有的矛盾导致的。”慧通淡淡说道。

    “王侯爷自幼随父亲在宫内居住,后来王侯爷父亲入朝为官,王氏一族世代陪伴太子,王侯爷自是不能离开皇城,遂被其父托付给一至交好友,时为御膳房御厨的晁元崧。

    晁元崧为人亲和友善,颇为喜爱小孩子,更遑论此子是自己好友所托付,他更是将王旺视若亲子地对待,将一身厨艺尽数教授于王旺。

    当年御膳房的御厨是可以带自家子弟来玩的,因着历代王家继承人都会在御膳房当差,凭王家对皇室的忠心,膳食安危自是无虞。

    孩子们大多是御厨们的后辈,呆在御膳房里,亦是御厨们相互提携后辈,让厨艺更加精进,并为后辈们未来在厨神争霸赛取得一个好成绩,能入职御膳房做准备。毕竟御厨们大多都是世代御厨。

    而晁元崧对于孩子们一贯是宠爱、严苛适度,再加上他那时也年轻,同孩子们打的到一片去,便赢得所有孩子们的尊敬与爱戴,包括王侯爷。

    晁元崧深受御厨们及孩子们的喜爱,十几年间一路从御厨升任为御膳房副主厨,勤勤勉勉无一天告假。直到三十岁方才在家族的安排下娶了妻子,没过多久,晁元崧妻子有孕,但休假无几晁元崧必须赶回皇宫。

    碍于之前他一直住在皇宫内,是以并无外宅,此次妻子有孕即将是一家三口在新京生活,在皇宫同一帮御厨住不甚方便,他便动了在新京买处宅子的心思。

    只是他心疼有孕的妻子,生恐路上颠簸使妻子有差错,便率先回新京准备购买宅院,打算等妻子生育过后再来接妻子去新京。”

    “晁元崧归京先回了御膳房报道,随后取了些银两置了处宅院,寒来暑往,又是大半年过去,御膳房主厨因年老告老还乡,晁元崧便理所应当地接了御膳房主厨的位置。

    晁家四代御厨,这还是头一位主厨,欣喜地晁元崧估算着日子,妻子约么还有一个月便生了,再要坐两个月的月子。待三月份也开春了,日子逐渐暖和起来,正是接妻儿入京的好时刻,他打算到时去接妻儿的时候,再一同将升任主厨的好消息告诉家族。”

    “但到二月,先帝驾崩,举国服丧,他无法告假。三月,新皇正式登基,陈皇寿宴,逼迫郑国遣送公主和亲,三月中旬,公主兮出行之日,早膳中为人下毒,公主兮当日毒发身亡。

    陛下大怒,责令人纠察下毒之人,奈何当时新皇初登基,王旺陪伴在皇帝身旁,并未在御膳房。而宫中因新皇登基人手大换,不少人离开皇宫,不少新人初入皇宫,一切都太嘈杂,新总管们根本无法查出下毒之人。

    但此事总要有人出来顶罪,以此消除陈皇气怒。而御膳房主厨,便是最好的顶罪人选,毕竟他是管理宫内吃食的第一人。”慧通说道此,故意停顿了一会儿,看着万尚志神色并未有过大的打击,便抿唇继续说起来。

    “陛下下旨,御膳房主厨晁元崧,勾结外国、毒害公主、破坏陈、郑二国之友好,罪孽深重枉为人臣,夷九族以儆效尤。

    晁元崧当天便被下大狱,他的行径为天下皆知,狱卒们更是愤恨不已,对他多有凌虐。

    王侯爷自知毒并非晁元崧所下,是以跪倒在陛下面前,请求皇帝撤回命令重新调查下毒之人。但陛下并未答应,王侯爷及诸位御厨子弟跪在御书房门口数日直至相继晕倒,陛下也未曾改变旨意。

    陛下大抵是考虑自己初登大宝,若为几人逼迫便轻易追回圣旨,以后哪里还会有人信服于皇帝的命令呢。

    但此旨令众多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寒心,御膳房御厨们告老还乡,御厨们的青年子弟因此不愿参与厨神争霸赛而入皇宫为御厨。陛下更以此为众人逼迫,愈发认为登基后便是孤家寡人一个,竟反而坚定了灭杀晁家的决心,甚至开始认为晁家灭族罪有应得。

    王旺着人快马加鞭,将信息传递到横川晁家,彼时晁家是横川大族,十分显眼,就算消息传达到此,一家数千人又如何能逃脱呢?

    唯独一人。

    晁元崧刚出生的小儿子,正好在王旺消息传来的那天出生的小儿子。

    晁元崧之母五十多岁刚得孙儿的喜意,很快便被这一惊天的灭族消息所浇灭。

    晁元崧之母迅速追回接生婆子,给了接生婆子大笔封口费,并将刚出生的小孙儿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自己穿上家中下人的服饰,抱着小孙儿来到了当年的福安寺门前。

    那时,老人家苦求了师傅多次师傅才同意,老人家说,以后就让小孙孙做一个僧人,不要陷入家破人亡的仇恨当中,她只希求孙儿能够好好活下去,并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只知仇恨而无法报仇的疯子。

    小孙儿刚刚出生还未上户籍,是以是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晁氏族人。

    后来,灭了晁氏满族,但只想要郑国国土的陈皇怎会善罢甘休,陛下多次派遣使者终于求得一个郑国的机会。

    对陛下心灰意冷的王侯爷再怎么说,骨子里流淌的还是王家血脉,见不得他们世代守护的国家破灭。亦或者他去往陈国,是因为不惧死亡,毕竟他私下同陛下说的第二日,陛下宣布于大朝会上,王侯爷父亲当庭撞柱而亡。

    王侯爷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常年不在身边,唯独晁元崧和御膳房的孩子们陪伴着他长大,他甚是亲近晁元崧,甚至将其当做父亲也未可知。如今晁元崧被灭族,其父亦表忠心自裁,他在世上已是无甚牵挂。”

    说道此,慧通声音沉重了些:“那婴孩本在福安寺好好的呆了一年,但纸包不住火,接生婆子碎嘴时不小心叹息了声晁家遗子,为人得知,告诉了当时横川新任县官。

    县官新上任,闻言知晓这是个大功劳,遂开始搜索起来这个遗子的下落,且不知为何,很快就搜到了福安寺。好在师傅明智,早在一开始便给这孩子剃度、又胸口点上了福安寺僧人的清心印,同寺庙里其余小沙弥没什么区别。县官没搜到什么,此事便也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