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厨神万尚志 » 第四百二十五章 乌鸦传信智高飞远 荤香飘寺佛闻跳墙

第四百二十五章 乌鸦传信智高飞远 荤香飘寺佛闻跳墙

    南书房虽然闲置已久,但从前作为学堂的小间里仍保留了许多当年皇子们读书时候使用的笔墨纸砚。

    王旺扇了扇动作间折腾起的灰尘,呛咳了两声,连忙用纸卷着笔墨砚向住处而去。待归到住处内,他将东西随手堆在了桌子上,从另一旁的小几上的托盘中拿起一个凉透的包子,一把将之撕成两半掏出其中的肉馅,回身向窗边抛去。

    “啊!”粗哑的叫声顿时响起,紧接着一道黑影扑扇了两下黑漆漆的翅膀,半空中将那肉馅一口叼到嘴里,随后在这不大的屋子中紧一个回旋落回窗沿上。小嘴叼着肉包放在窗边上,随后快速地低头啄吃了起来,小眼睛当中竟带着一抹拟人般的欢喜情绪。

    王旺喉咙里发出两声咯咯的笑,伸出手指在乌鸦的头上轻轻蹭了两下,便拉出椅子坐在桌前铺展起来方才拿回来的纸张。纸张陈放了多年,上面沾染到不少灰尘,王旺随意地拍散了灰尘,摆好砚台,倒了些凉茶水在其中,便磨起了墨块来。

    乌鸦早被万尚志驯服,一路追随了多年,自然也跟着进了新京城。可到了新京城之后,乌鸦却是不能再像以往那般自由自在地飞翔了,毕竟城中诸多卫士、暗哨,对于在天空上飞的东西总是十分警惕,若是一般的鸟类也就罢了,可它却偏偏是一只全身漆黑的乌鸦,在新京这处方圆百里内尽是艳色鸟儿的地界显得十分显眼。所以一进新京城,万尚志便叫乌鸦乖乖地呆在臂膀旁,为此还专门用皮革做了一块护臂,待到达王旺家后,更是因着王旺的训练而无闲暇照顾它,而将它尽数丢给王旺饲喂。

    或许就是一来二去的这个原因,当万尚志等人被捉走后,它便只得寻找到身旁唯一熟悉的人身旁,所以才寻到了王旺身边。如今王旺被软禁深宫,为了能和万尚志等人取得联系,他便也不再担忧于一只鸟的性命,只希托这只乌鸦能够如同它这一路跟随自己且平安无恙的好运,带着自己亲手书写的这封信寻找到万尚志他们。

    信中所书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只是简单地问候了几句,以及对目前情况的询问。所以实际上王旺也并不怕乌鸦真的被人捕捉后察觉到这封信,他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告诉万尚志等人他被困囚于宫中,且希望知道他们究竟在密谋些什么。而一旦得知他此时处境,就算万尚志几个小子没那个脑子,白将行那个老狗东西也会知道该如何同自己用更保险的方式传信。

    几行小楷写完,王旺搁笔待墨迹干涸,这才将之卷起,随后唤来乌鸦,轻轻地塞在它腿上绑着的小木桶当中。再次摸了摸它的大脑袋,说道:“去吧!小乖乖,去找你的主人去,把信送过去。”

    “啊啊!”乌鸦刺耳地叫唤了两声,脑袋向一旁偏去,两个乌漆漆的眼珠子闪着光地滴溜溜转,显然是意有所指。

    王旺随着它的目光看去,却是小几的托盘中仍剩余着三个肉包,他不禁好笑地点了点它的脑袋,笑道:“小馋鸟,不喂饱你看来你是不会飞的。”说着站起身又取了两个肉包过来,俱从中撕开,取了内里的肉馅给乌鸦吃了。

    这乌鸦比正常的乌鸦的个头要大上三倍左右,是以食量显然地也比之大,它很快就将两个肉馅吃光,小眼睛闪烁着垂涎的光芒再次盯上最后一个肉包。

    王旺察觉到它的心思,收敛了笑意,说道:“快去传信,剩下的这个等你回来了再给你吃。”

    “啊!”乌鸦不满地叫了一声,但瞧着王旺脸色愈发黑沉,竟机灵地知道不能太过得寸进尺,连忙扑扇起翅膀来。王旺见状,自然站起身将窗户推开了一个大口子,乌鸦啊啊叫了两嗓子,便拍着翅膀顺着那口子飞了出去。王旺抻脖看了好一会儿,只见那黑影一边向远处飞去,一边盘旋地向更高空飞动,渐渐地变成一个小黑点,直到最后再也瞧不见了。

    好聪明的乌鸦。

    王旺不禁心底感叹一句,随后便收回探出去的大半个身子,坐回了位置上。他不知该做什么,发了一会儿的呆,忽然将托盘中剩余的最后那个肉包拿起放在嘴边吃了起来。

    另一方面,当白将行终于结束了当天的比赛同万尚志几人会面,推开会长室的们缓缓走进,沉默地回身合闭上门。转过身时,忽然面上就绽放出巨大而灿烂的笑容,他看向万尚志三人,声音当中也透漏着他此刻的愉悦,“好你们几个小子呀,究竟背着我研究出了多少东西来?大礼包?说,什么时候的想法,怎地我是一点也不知道。”

    这一句话顿时打破了室内另外三人为面对御厨小组忧思顾虑而产生的低气压氛围,几人知晓他用心,也配合性地轻笑了两声。

    白将行并没有如同往常一样,一进来便坐到椅子后面,边处理厨师协会堆积如山的事务,边同万尚志几个相商议。而是走了两步就站在了三人的面前,淡淡地看着他们,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你们做的这个大礼包,说真的很令人惊讶,就刚才散场时候长老们还在探讨这个问题,我能断定,若是没有御厨插的这一脚,本届厨神魁首定然是你们的。不过今天你们已经和御厨们交过手了,想来已经知晓对方的实力了,怎么样,你们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吗?”

    郝明月扁了扁嘴,“不就是个破丸子么,我也会做,至于得那么高的分吗?一碗和水是的清汤再加上几个大白丸子,能好吃到哪去啊。”但语气当中所掺杂的丝丝忌惮可是任谁都听得出来的。

    邵天宜低头沉吟片刻,淡淡道:“几位御厨对食材的配比的精准,掌握到了极致,他们做的每道菜品,都仿佛沙场上的将士,出击的每一刀每一剑都是致命的,毫不做无用功,正因如此,他们的分数才没有和我们大大拉开距离。如今已经到决赛了,恐怕他们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掉以轻心,一旦拿出真正的实力来同我们较量时,恐怕我们会败的很惨。”

    闻言,白将行不由赞赏地点点头,“没错,再怎么样他们也是为皇室烹制膳食的,之前的菜品都毫无点缀,所以品相分都占得很低,完全是靠着味道力压众人的。所以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万尚志皱着眉,并未参与到他们的讨论当中,而是苦苦地在脑海里思索着,究竟有什么菜品能够让他们拥有同御厨小组决胜的资格。一道又一道上学时曾被老师讲解的古代皇家食谱在脑海闪烁,头鱼宴、宜春宴、烧尾宴,还是喻知后世的满汉全席?

    长出一口气,无数的菜品在他脑海中来往盘旋,脑袋似乎也因此而承受不住负荷开始隐隐作痛,万尚志只得无奈地停下思考,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以舒缓痛意。回过神来,却听见另三人正你一眼我一语地对与御厨交战之事进行着赛后分析,便边揉着脑袋边听了起来。

    “其实他们也是有缺点的,譬如他们的烹制速度不快,而且所烹制食物的种类基本上都是在御膳菜单子上的,这些东西作为评判们的长老其实也或多或少都曾吃过一道两道,甚至是有些都是他们所创造的,被皇帝或王爷公主认定了好吃,便也被选进了御膳单子里面。所以其实诸位长老们对御膳大多已经没什么新奇劲了,只是因为几个御厨精心研究了几十年这几道菜品,所以对它们的心得甚至是比创造菜品的创造者还要深厚,自然也便因味道上面的优势而赢得了评判们的青睐。”邵天宜少见地长篇大论起来,倒是句句点在了关键上面,不得不叫人佩服,“而我们一路走来所凭借的不过是新奇,或许许多评判们还会有一种‘这个参赛小组只会创新,却从未做过什么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做出来的菜品,一定是基本功不扎实’这样的一个观点。所以,我觉得如果决赛我们要胜过对方,或许并不该当再从创新上面找灵感,而是应该想一想,什么样的菜品需要用到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适合参与到比赛当中,甚至是能凭借这一道菜碾压御厨小组取得胜利。”

    话音落下,一时间屋内陷入静默。

    没一会儿,郝明月忽然试探性地说道:“鱼香肉丝?当年王老就是凭借这道鱼香肉丝消解了陈人的诡计,为大郑赢得了多年的喘息之机,可以说是我辈厨师们的信仰与表率,或许能够通过这个深意而打败御厨们。”

    白将行很快摇了摇头,淡淡道:“若是做的不出彩,评判们亦未必会给予高分。这道菜对于刀工的要求也不是太过严苛,只需要用一部分的功夫考虑调味品的对比便没太大的难处,另外,鱼香肉丝的配菜早已固定下来难以更改,可你们若是想赢得高分,就必然对原本的菜品做出意料之外的改动。所以我认为不太适合。”

    “哦……”

    万尚志皱了皱眉头,脑子里极速地飞过几个菜名——

    上汤鲜疏、清汤燕菜、开水白菜、桂花鸭、瓜盅松茸、椰香鸡豆花、奶汁烩海鲜?

    这几道国宴菜令万尚志一番深思熟虑后又连连摇头。这几道菜的名字虽然非常朴素,一眼便让人知晓其用料,但烹制的过程实际上却是非常繁琐的,譬如一道开水白菜,便是只取一颗白菜当中最嫩的菜心部分,然后用老母鸡、火腿蹄子、排骨、干贝等诸多上好的食材熬煮成高汤,然后将菜心在高汤中焯烫一瞬捞出,再用清水涮凉,然后放置在盅当中,用滚烫的高汤一次一次地将白菜芯烫熟为止,这样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下来,才能制作出一盅精致且鲜美无比的开水白菜。

    国宴的制作过程无比复杂,每一步都饱含了厨师的心血与精神,是用来招待友好国的最高礼仪,是以并不适合用作在赛场之上。

    忽然,万尚志脑海中闪烁过一道极富盛名的菜品,他登时放下揉捏额头的双手,也不管三人正在谈论什么,猛然看向白将行,严肃地问道:“老白,决赛中,参赛者是不是可以自带处理好的食材?”

    正在倾听郝明月夸夸其谈的白将行闻言一怔,随即看向万尚志,即便不知他在想什么,仍是答道:“是有这么一条规矩,只是同时也规定了,参赛者带入场内的食材必须得经过厨师协会专业工作人员的检测,经过检测没有问题的,才能够允许带入比赛场地当中。”

    万尚志的眼里闪过一线光芒,他猛拍大腿,惊喜道:“那就成了!佛跳墙!”

    郝明月疑惑地重复道:“佛跳墙?”

    新京城一处菜市场,万尚志三人正沿着街道向前行进,目光不断地在道路两旁扫过,考虑着应当购入的食材。

    方才,当万尚志说出佛跳墙三个字时便发现,面前的三人面色平静,且没一个对于这种食物发表意见的,他当时便知道,这个世界是绝对没有佛跳墙的。看着郝明月疑惑地目光,万尚志将佛跳墙的故事娓娓道来,浑然不顾一旁白将行探寻地目光。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座酒楼,一日酒楼的厨师烹制出一道绝美鲜妙的食物,引得酒楼周围人群围绕,其间便有许些个秀才。秀才们嗅着香味不禁诗兴大发连连赋诗,其中有一句便是‘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后,人们便把这道才称为佛跳墙。”

    得知这个故事后,郝明月兴奋地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一脸惊喜地问道:“连佛祖都会因为这道菜弃禅跳墙,那它该当有多香啊?!尚志哥,这道菜咋做,你快说说所需材料!”

    很可惜,万尚志记得这个典故完全是因为佛跳墙这个名字在他记忆当中基本上是人尽皆知的一道膳食,可听说过并不代表品尝过,同时更不能代表他会做。

    甚至是……他也只记得一部分的原料,并不能将原料完全复述出来,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在短短的三日内,取遍一切鲜味,回去尝试将佛跳墙烹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