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夜与燕 » ③③发现

③③发现

    发现。好像有个节目就叫Discovery。

    ๑

    ①

    发现。。

    最近大家的本章说和回复,被吞的好厉害。

    ๑

    回复就不举例子了,被吞的大多是本章说里的回复。

    这个回复被吞的原理之前说过。

    发送→对方收到信息提示→再被系统吞掉。

    所以一般来讲,即便被吞了,对方也是会收到的。

    只不过,存在一个长度限制。

    至于能看到的长度是多少,这个我就不去数了。

    猜测,远小于一百字。

    ๑

    就我个人而言,被吞了的话,会重复发,直到可见为止。

    这里突然想到从前雾里的同一句话被吞十多次。。

    ๑

    所以,虽说是“重复发”,也还是需要技巧的。

    有些字和词,如果发了,很大概率会被吞。

    再发,再吞。

    具体的。。

    随便举个例子。

    从前,“舞”这个字是发不出来的。

    (现在不知道能不能。)

    带这个字,就发不出来。

    比如,长袖善舞。

    比如,惊鸿舞。

    这个时候我就会用拼音。

    再比如,“登徒子好色赋”也发不出来。

    ๑

    主要想说的是吞本章说这个事儿。

    如刚才所言,回复被吞,消息记录里一般能看到。

    本章说则不同,如果被吞,一般会直接消失。

    ๑

    注:在这次的讨论里,本章说中的回复,按回复算,不按本章说算。

    这是个令人无语的设定。

    作为正版标识的本章说,地位还蛮低下的。

    如果你去一本书的第一章发个本章说,作者很可能看不到。

    但,如果你去第一章找个作者的本章说进行回复,那就很可能会收到。

    这里说“可能”,因为『评论和回复』功能和助手一样,并不是每条信息都一定会提示。

    ๑

    继续说本章说。

    最近可能比较忙(虽然不知道都忙了些什么),所以很少去注意过去的信息。

    本章说被吞,也还是有两种情况的。

    第一种大概是因为发了不准发的字词而被吞。

    这种刚才说了,几乎看不到。

    说几乎是因为,信息发出来的几分钟内,如果你有查看助手的话,也许是可以看到的。

    过后就没了。

    ๑

    第二种。

    说了这么多废话,还没提到重点。

    这重点从前说过,今天只是给大家复习一下。

    ๑

    新版APP各种bug,有些至今仍未修复。

    其中最low的就是:区分了段评和章评,却没有字评。

    如果你对着一个字或几个字发本章说,你看到的将会是一条横线,而不是『1条本章说』标识。

    ๑

    这个时候。

    你在文末的段评章评里,看不到自己留的本章说。

    作者也几乎看不到。

    ๑

    但是。它和上面本章说被吞的情况还不一样。

    因为它可能并没有被吞。

    只是大家的起点读书APP不显示而已。

    ๑

    这个时候用旧版是可以看到的。

    就我的情况来说,对比一下就能发现,几乎每一章,新版APP本章说总数都比旧版少。

    举几个例子。

    下面的本章说就是『实际上没有被吞,但新版看不到旧版能看到』的。

    ๑

    『解法是尽量选择规整的句子或段落留本章说。

    所谓规整。

    如果一句话结尾没有标点,那你在这句上留的本章说,大概率看不到(它确实存在,但新版APP不显示)。』

    ๑

    叶辞雪

    我家楼下有家铺子,可怜的很,隔两三个月换一个租户,从罐罐米线,到家常炒菜,再到海鲜炙烤,到酸汤水饺,再到如今的大盆骨捞碗面,没有一个开业超过三个月,最短的一个月,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的原因,因为我每次吃了没多久它就倒闭了……

    (原文)这餐馆,

    傲娇得很。

    隔三岔五就关门歇业。。

    昨天22:46

    ๑

    可怜铺子。。

    我约摸着,这个没显示的原因可能是我句末多加了个句号。

    因为觉得正常的陈述句没办法表达我的感觉。

    多个句号就有点儿“还有话想说但没说”的意思。

    ๑

    橙夏小语

    我也怕这样的谈话。

    因为自己说的话不多,要是被几个人一传,就变了……

    (原文)几乎每次回家,都会听到给七

    昨天22:51

    ๑

    以讹传讹。

    这个看不到的原因就很明显了:非整句留本章说。

    ๑

    叶辞雪

    妈耶!我占了一个版面!以后也可以财大气粗

    地划片圈地了哈哈哈

    9月24日19:49

    ๑

    版主哈哈。想到新闻报纸。

    还想到圈地运动。

    ๑

    荷叶未老

    可能是容易做到视而不见,却做不到听而不闻吧

    (原文)突然想起,我讨厌噪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对声音敏感。.…展开

    16分钟前

    荷叶未老

    可能是容易做到视而不见,却做不到听而不闻吧

    (原文)突然想起,我讨厌噪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对声音敏感。.…展开

    21分钟前

    ๑

    荷叶未老

    一个是听觉,一个是视觉,不一样的感知

    (原文)突然想起,我讨厌噪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对声音敏感。.…展开

    22分钟前

    ๑

    荷叶这个。。

    是以为被吞了所以重发的嘛。

    还是我这里显示bug(有时同一条本章说会显示为两个)。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个。。个人认为是,每个人对听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的敏感度不同。

    ๑

    我家人对光比较敏感,我对声音敏感。

    家人天亮就睡不着了,我睡觉的时候则很容易被家人的聊天吵醒。

    不少时候,家人是故意的。

    因为我的作息和其他人不一样,容易引起不满。

    ๑

    ②

    日常不知所云。

    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要写什么。

    酝酿着酝酿着,天色渐晚。

    ๑

    说存在吧。

    每个存在,都有其特点。

    ๑

    可能比较低级的存在,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外形。

    (例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高级一些的,还表现在其他方面。

    ๑

    『天生』。

    想到一句: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一般来讲,对于个体自身而言。

    天生这玩意儿,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

    比如智商,比如性别,比如外貌,比如身高,比如家庭,比如国家等等。

    是自身无法选择的。

    多数人会顺应自然,极少数会以后天的手段去改造或反抗(想到电影《后天》)。

    ๑

    上面提到的是和这世界有关的。

    还有一些,前几天提过。

    ๑

    生物有天生的特质,

    是生命之初便持有的,

    不是后天学习来的。

    ๑

    与生俱来,和世界、他人无关。

    我总是对这种,持有浓厚的兴趣。

    Intheblood

    ๑

    此刻想到的是《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第七话。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

    真相。

    ๑

    我最常使用的词汇之一是:认识。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事物,如果总是抱着先入为主、想当然的态度的话,那就常常只能看到皮毛。

    表面现象,容易让人误会,进而导致看不清本质。

    ๑

    今天读《简史》,说:

    道家认为,人失去了原有的德,乃是因为欲望太多,知识太多。

    ๑

    说:

    老子蔑视儒家道德所主张的仁义,认为那是由于人对万物的由来和万物的本性疏离而产生的。

    老子强调,人要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我无为,而民自化。”

    ☽˟

    挺有意思的,和主流思想不一样。

    我应该、还比较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