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夜与燕 » ⑧⑧船

⑧⑧船

    ①又有点儿写不动了。

    天气变冷、懒得动弹。

    ॢ

    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梦中度过。

    对生活,实在没什么感触。

    ॢ

    记梦吧,反反复复就那些情节。

    思乡、亲人、学校。。。

    虽然每次的梦境都有所不同,但大都离不开这些主题。

    ॢ

    ②三点。

    凭栏而望。

    ॢ

    天灰蒙蒙的,不见星不见月。

    东方,仿佛若有光。

    ॢ

    沉睡中的小镇。

    ॢ

    突然想起多年以前,考研上自习。

    每天天没亮就出发,直奔图书馆。

    有几次,路上看到一些流浪狗。

    在别处得到的经验是,狗在天黑之时也会害怕。

    而那几只,反而因着黑夜,有些壮胆。

    ॢ

    默不作声、不怀好意的跟着人。

    给我的感觉是,身后的不是狗,而是。。狼。

    (想到“一狼假寐”。)

    和我相熟的流浪狗,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夜里爬山喂了肉,几只一反常态,仿佛红了眼睛一般,拦着路不让走。

    挺吓人的。

    可能是少有的几次被ta们吓到。

    ॢ

    时常觉得,存在『命运』这种东西。

    有些是既定的,比如生长环境。

    有些是自己的观念和性格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结果。

    ॢ

    生命中存在诸多变数,也存在很多定数。

    不去思考吧,不清楚问题怎么来的。

    思考得过于透彻,又容易深陷其中。

    ॢ

    我愿意相信,已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出于偶然。

    同时,坚持的意义,更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

    ③上篇提到了电影。

    从前说过,我不太喜欢看恐怖片。

    最近一口气看完了《生化危机》系列六部电影。

    ॢ

    【网友评论:导演爱老婆也太明显了。剧情也是略为平淡,象征性的加一些游戏角色糊弄一下真的要不是米勒来出演都没多大兴趣看下去的动力。】

    ॢ

    最初吸引我的,大概是贴吧看到了电影片段(好像是生化危机4),其中出现了越狱主角米勒。

    这一系列电影,又不能掐头去尾的只看4。

    所以就从头看到尾了。

    电影如何,这次先不作评论。

    哦,说一句吧。

    感觉,和印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回过头来想想,的确是“生化危机”。

    可又不是那个基于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

    ॢ

    倒是,和拍摄电影相关的背景故事,更让我感兴趣。

    ॢ

    【导演为女主量身打造《生化危机》拍了15年两人也恩爱了15年

    2017-02-2310:54:19杭州网

    ॢ

    为了追老婆,他才开始写《生化危机》这个系列。爱丽丝这个角色,在游戏里并不存在,是原创的。相对的,原本游戏里的主角跑到电影里却都只能打酱油了。】

    ॢ

    【这个扮演童年爱丽丝、红后的小姑娘就是女主角米拉和导演的大女儿艾尔·安德森。】

    ॢ

    丈夫是导演,妻子和孩子是演员。

    好神奇啊。

    自导自演,倒是听过一些。

    ॢ

    瞬间想到从前玩《魔兽世界》。

    存在一种,亲友团。

    玩家升到满级,找高级好友帮忙组团打入门级副本,为了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装备。

    (即便是入门级,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通关的。

    一是需要会打,二是火力要达标。)

    ॢ

    如果没有认识的人,可能就很难度过这个阶段。

    刚升满级的一般被称为“小白”或“蓝绿”。

    打正经的副本,一般没人愿意带。

    输出不够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是新人没经验,一个人的错误可能会直接导致团灭。

    ॢ

    (装备颜色代表品级,一般是:

    灰色、白色◎一般、绿色◎优秀、蓝色◎精良、紫色◎史诗、橙色◎传说。

    满级以后,合格装备一般是紫色、史诗级。)

    ॢ

    总之就是想说。

    一系列的夫妻电影能取得成功,很不容易。

    当然,口碑嘛,肯定是褒贬不一。

    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觉得很棒,有的人觉得很烂。

    一切皆是如此。Thereareprosandcons.

    ॢ

    另外提一下《处刑人》。

    说像昆汀,只是我的一种感觉。

    ॢ

    看完电影去看影评,果真如此。

    【《处刑人》随处可见诸如昆汀·塔伦蒂诺、盖·里奇等怪导演的风格。】

    昆汀什么风格?我真不知道。

    只看过他的两三部电影。

    盖里奇。。难道是传说中的《两杆大烟枪》的导演?

    ॢ

    ④人大失联女毕业生确认离世。

    不太想谈论这些。

    一是过于沉重。

    二是没办法解决问题。

    (ಥ_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

    很难找到通解。

    ॢ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选择离开,很可能是因为:

    没办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

    不太能认同。。【抑郁症是一种病】。

    以我浅显的认知来看,抑郁,有的时候是:

    『文化废墟背景下自我意识的觉醒。』

    ॢ

    常听说,一代不如一代。

    说,新时代的孩子娇生惯养、是温室里的花朵。

    这些,都有道理。

    ॢ

    有这么一个趋势在里面。

    上一代,我老家有不少,十多个孩子的。

    同辈里面,则独生子女居多。

    “万千宠爱于一身。”

    ॢ

    注意力从好多个孩子,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

    Intensecare.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

    就像阳光下用凸透镜聚光一样。

    能把纸点燃的。

    ॢ

    为什么说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呢。

    举个例子。

    我的祖辈,乃至父辈,都盛行包办婚姻。

    ॢ

    不说是提线木偶吧,总有那么点儿意思在里面。

    可以说,我这代人,正好处于这个分界点。

    ॢ

    从长辈那里接过决定自身命运的绳索,定然会经历一个磕磕绊绊的阶段。

    和自身的矛盾,和长辈的矛盾。

    ॢ

    以上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物质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可能有的个体,不愿意或无法融入现有的体系。

    不能与现实接轨。

    ॢ

    我觉得,这两方面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

    这迷茫,这彷徨,恰恰说明我们,在摸索中前行。

    从某个角度来说,抑郁,正是某些人类个体试图取回其人生主导权的必经之路。

    说某些,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

    ॢ

    不能说不顺应潮流就是不正常。

    毕竟,谁规定了“主流即正义”?

    ॢ

    每个人都只是自己人生航船的掌舵人。

    让人帮忙掌舵,也许能安全抵达彼岸,但终归,少了点儿什么。

    ॢ

    如果不想划了,就先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卧在船里打个盹儿,让风与水、决定前行的方向。